趙靜麗
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
趙靜麗
目的探討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方法及護理心得。方法對臨床400例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者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總結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方法。結果本組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400例, 其中成功留置的患者有380例, 成功率達95%, 留置針最長留置時間達9 d。結論靜脈留置針以其諸多的優(yōu)點, 可作為臨床輸液工具進行全面的推廣使用。
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與護理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 靜脈留置針被越來越多的醫(yī)院應用到臨床輸液, 其優(yōu)點如下:可最大限度使血管穿刺次數減少, 使其對靜脈血管的刺激也隨之減少;可隨時對患者進行輸液補液, 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大大減少, 也使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不斷的減少, 效率逐步提高, 更有利于及時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治療。因此, 靜脈留置針輸液已經成為本院主要的臨床輸液工具, 廣泛的應用到臨床護理, 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一直認可。本院所使用的靜脈留置針均來自美國BD公司生產制造, 在對廣大患者推廣使用靜脈留置針期間, 我們總結了一整套關于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和護理方法,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取2009年1月~2013年7月期間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者400例, 其中男260例, 女140例, 年齡在50~80歲之間, 留置針最長留置時間達9 d。
1.2方法
1.2.1留置前的護理 在做靜脈留置針留置操作之前, 醫(yī)護人員應與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充分的溝通, 悉心對留置針的優(yōu)點、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介紹和宣教, 目的是消除患者對靜脈留置針這種新型的輸液方法和工具的恐懼心理,使其正確認識其優(yōu)點及先進性, 在留置針留置期間注意自我防護, 以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
1.2.2物品準備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與之對應的靜脈留置針型號, 并檢查其外包裝是否規(guī)范、完整、無損;檢查其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內, 以及檢查針芯和套管之間是否存在粘連的情況;檢查留置針導管等是否制造粗糙, 是否有斷裂的情況, 以上檢查的目的是確保留置針無質量問題。
1.2.3血管的選擇 穿刺前對患者穿刺血管的選擇很關鍵,可遵循以下原則:①患者患皮膚病的皮表或感染處的皮表禁止穿刺操作。②應優(yōu)先選取上肢淺表靜脈等彈性好、粗直及長度適合的血管。如前臂貴要靜脈足背靜脈網、頸外淺靜脈。③應選擇容易固定的血管, 避免距離關節(jié)過近, 如手背靜脈等影響日?;顒?。
1.2.4穿刺方法選擇好穿刺的部位后, 應在穿刺部位上方扎止血帶, 位置為距穿刺部位10 cm, 并進行穿刺前的常規(guī)皮膚消毒, 消毒液待干后開始穿刺操作。放松留置針的外套管, 針尖部位的斜面方向朝上, 與皮膚表面成15°~30°進行穿刺進針, 看見回血后, 將穿刺角度調整為5°~10°左右, 并沿靜脈走向將留置針緩慢推進, 約0.5~1 cm后抽出少量針芯,并在抽針芯的同時將外套管慢慢放入血管。如果針頭沒有回血, 應將留置針拔出, 檢查留置針是否有堵塞的情況。避免將凝固的血栓推進血管, 造成栓塞[1,2]。
1.2.5固定 穿刺成功后, 對靜脈留置針的固定很重要, 應使用與留置針相匹配的套管和透明膠進行固定, 用于固定三叉接口的膠布上應注明留置日期。
1.2.6封管 留置針留置的成功與否, 取決于封管操作流程是否規(guī)范、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封管液的濃度是否合理,正確的方法可以延長留置針的使用時間,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 總結其具體的方法如下:①配置封管液:可選擇使用生理鹽水或肝素鈉鹽水兩種封管液, 肝素鈉鹽水的具體配比:為0.9%生理鹽水250 ml聯(lián)合肝素鈉1.25×104 U[3]。②封管:患者輸液結束后, 進行封管操作, 常規(guī)消毒后使用注射器抽取3 ml肝素鈉鹽水緩慢注入血管進行封管, 注入時推進速度不宜過快, 避免因血管內壓力突然升高引起腫脹、外滲等情況的出現。
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400例, 其中成功留置的患者有380例, 成功率達95%, 留置針最長留置時間達9 d。因護士穿刺原因造成留置失敗的有5例, 因患者血管原因造成失敗的共有10例, 因患者自身配合不好導致失敗的共有5例。
3.1在為患者做靜脈留置針留置之前應充分了解患者是否有合并癥的情況或出血性疾病, 并提前采取相應的措施。
3.2護理人員要有過硬的業(yè)務技能, 熟練掌握穿刺的方法,減少失誤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防止針芯觸血管壁, 使其順利經過皮膚,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2]。
3.3護理人員要有耐心和責任心,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標準, 以及正確的封管方法執(zhí)行, 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
3.4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 以便及早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重點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現局部炎癥反應, 如有應立即拔管給予及時處理;定時對輸液情況進行觀察, 確保輸液通暢。
綜上所述, 臨床應用靜脈留置針, 可滿足不同患者的多次輸液的需求, 不僅能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及快速補液,更能減少患者的穿刺次數, 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在臨床操作過程中, 只要醫(yī)護人員能認真執(zhí)行穿刺的操作規(guī)范, 掌握動作要領, 調整好進針的角度, 便可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時正確的掌握封管的方法和護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可使套管針的使用時間得到延長, 減輕患者的病痛。因此靜脈留置針以其諸多的優(yōu)點, 可作為臨床輸液工具進行全面的推廣使用。
[1] 涂麗芳.靜脈留置針的使用和護理體會.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09, 6(14):113-114.
[2] 廖曉梅.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5, 2(12):70.
[3] 梁燕.生理鹽水用于靜脈留置針封管液的臨床觀察.山西護理雜志, 1988, 12(2):80.
472000 三門峽第三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