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斌 郭吉原 安 沙 王正國 孫春華 呂尊周 王金生 燕 磊
(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061)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飼料及飼料原料中,是霉菌生長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毒性次生代謝產(chǎn)物,其對畜牧業(yè)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霉菌毒素對動物的危害不僅表現(xiàn)在對生長性能的影響,還會影響機體免疫和抗氧化功能[1,3]。目前,對霉菌毒素脫毒處理主要有機械脫毒、生物脫毒、化學脫毒及物理脫毒等方法。而在飼料中添加吸附劑來降低胃腸道對霉菌毒素的吸收,是解決霉菌毒素污染最簡單經(jīng)濟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有天然硅鋁酸鹽類無機吸附劑(如蒙脫石、膨潤土等)、酵母細胞提取物類有機吸附劑(如葡甘露聚糖、酵母細胞壁)以及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2]。其中,天然硅鋁酸鹽類吸附劑對黃曲霉毒素具有較好的吸附功能。Devegowda等[3]研究表明,在日糧中添加0.5%天然硅鋁酸鹽(HSCAS)可減輕黃曲霉毒素B1(日糧中為7.5 mg/kg)對來航蛋雞及肉仔雞的毒害作用。何萬領(lǐng)等[4]將膨潤土和有機酸配合使用,可對正常水分條件下的原料具有較好的防霉效果。而葡甘露聚糖對多種霉菌毒素具有吸附作用,還可增進肉雞的采食量,減輕腹瀉癥狀。Raju等[5]研究表明,酯化甘露聚糖吸附劑對霉菌毒素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可緩解霉菌毒素對肉雞的毒害作用。無論是哪種霉菌毒素吸附劑,其吸附原理及針對霉菌毒素種類卻不盡一致。且單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在吸附飼料中存在的多種毒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試驗通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發(fā)霉玉米,添加不同種類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天然硅鋁酸鹽類、酵母細胞提取物類、復合霉菌毒素吸附劑),研究其對肉雞生長性能、消化器官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評估不同種類霉菌毒素吸附劑的作用效果,為實際生產(chǎn)提供參考。
1.1.1 發(fā)霉玉米
混合均勻后取樣測定毒素含量,經(jīng)檢測,玉米赤霉烯酮(F-2):27 544.7 μg/kg、嘔吐毒素(DON):86.1 mg/kg、黃曲霉毒素B1(AFB1):5.7 μg/kg。
1.1.2 霉菌毒素吸附劑
天然硅鋁酸鹽類(HSCAS)(HS1、HS2)、酵母細胞提取物類(JM1、JM2)、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類(FH1、FH2、FH3),均為市場所售產(chǎn)品。
選取2 400只1日齡羅斯308商品肉仔雞公雛,隨機分為16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每個重復30只。試驗期為42 d。處理1為對照組,飼喂普通玉米-豆粕型飼糧;處理2為發(fā)霉玉米組,飼喂發(fā)霉玉米飼糧,經(jīng)檢測10%發(fā)霉玉米飼糧中,玉米赤霉烯酮(F-2)含量為2 357.7 μg/kg,嘔吐毒素(DON)含量為8.6 mg/kg,黃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為0.6 μg/kg;20%發(fā)霉玉米飼糧中,玉米赤霉烯酮(F-2)含量為 3 225.4 μg/kg,嘔吐毒素(DON)含量為11.4 mg/kg,黃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為3.7 μg/kg;處理3~16為試驗組,在處理2的基礎(chǔ)上,添加不同劑量的7種霉菌毒素吸附劑產(chǎn)品,發(fā)霉玉米飼糧中霉菌毒素含量同處理2?;A(chǔ)飼料參照育種公司推薦標準及NRC標準(1994)配制,試驗設(shè)計見表1,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2。
表1 試驗設(shè)計與分組
表2 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chǔ))
試驗雞采用網(wǎng)上小欄飼養(yǎng),自由采食和飲水。采用整舍育雛,暖風爐控溫,最初進雛時舍溫為34℃,以后每周降低2℃,直到26℃為止。肉雞按雞場常規(guī)免疫程序免疫,每日觀察雞群健康情況與精神狀況。
1.3.1 生長性能指標
分別在肉雞14、28、35和42日齡時,對整欄試驗雞進行空腹稱重并統(tǒng)計采食量,以計算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CR)和體重(BW)等指標。
1.3.2 器官相對重量和血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
43 d時,每個處理隨機選擇10只接近平均體重的雞,稱重后翅靜脈取血,并分離血清,采用試劑盒法測定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處死后屠宰分割胴體,取脾臟和法氏囊,計算各器官相對重量。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中GLM模型以ANOVA方法進行分析,所有指標以每個重復為試驗單位。若各處理間差異顯著,則用Duncan’s法多重比較進行檢驗。結(jié)果用最小二乘法的均值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從表3可知,與正常飼料組(1組)相比,霉變飼料(2組)使28 d和42 d肉雞體重略有降低,F(xiàn)CR略有升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
2.1.1 對體重的影響
添加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對14 d肉雞體重影響較為明顯,其中添加1 kg/t FH3處理組體重最高(552 g),顯著高于添加1 kg/t FH2處理組(524 g)(P<0.05)。其他日齡階段各處理肉雞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42 d時,以添加1 kg/t JM2組肉雞平均體重最高(3 086 g)。
主效應(yīng)分析: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與劑量對肉雞各階段體重影響不顯著(P>0.05)。42 d,JM2組體重最好(3 043 g),2 kg/t添加量略好于1 kg/t(3 022 g vs 3 013 g)。交互作用: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與劑量對14 d肉雞體重影響的交互作用顯著(P=0.01)。
2.1.2 對日增重和日均采食量的影響
各處理對1~14 d平均日增重有明顯的影響,其中添加1 kg/t FH3處理組平均日增重最高(36.3 g/d),顯著高于添加1 kg/t FH2處理組(34.3 g/d)(P<0.05)。各處理對每個日齡階段平均日采食量的影響不顯著(P>0.05)。
主效應(yīng)分析: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與劑量對肉雞各階段平均日增重和日均采食量影響不顯著(P>0.05)。交互作用: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與劑量對肉雞1~14 d平均日增重影響的交互作用顯著(P=0.01)。
2.1.3 對料重比的影響
各處理1~14 d肉雞FCR有一定的差異,其中添加1 kg/t FH1處理組FCR最低(1.226)。各處理其他日齡階段FCR差異均不顯著(P>0.05)。1~42 d,以添加1 kg/t FH2處理組FCR最低(1.730)。
主效應(yīng)分析: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對肉雞1~14 d FCR影響極顯著(P<0.01),添加FH1組肉雞FCR最低(1.242)。交互作用: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與劑量對肉雞1~14 d FCR影響的交互作用極顯著(P<0.01)。霉菌毒素吸附劑添加類型和添加劑量對肉雞1~42 d FCR影響均不顯著(P>0.05)。
從表4可知,不同添加劑量對胴體出成率和腿肌率的影響顯著,添加2 kg/t霉菌毒素吸附劑可顯著提高胴體出成率和腿肌率(P<0.05)。霉菌毒素及各種吸附劑對免疫器官(即脾臟和法式囊)相對重和血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不顯著,其中JM1添加組肉雞脾臟和法氏囊相對重量均為最高。霉菌毒素吸附劑種類和添加劑量對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交互作用顯著(P=0.02),其中以添加2 kg/t FH2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最高(3 935 vs 3 086 U/ml)。
表3 霉菌毒素吸附劑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4 霉菌毒素吸附劑對肉雞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響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飼料及飼料原料中,不僅影響禽畜的生長繁殖性能,還對動物健康造成威脅。據(jù)研究報道,哺乳動物特別是豬對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比較敏感,中毒后癥狀比較明顯。而高濃度的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對蛋雞、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幾乎沒有影響,故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對雞的毒性反應(yīng)較低。但雞對黃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反應(yīng)較為敏感,二者同時存在時,毒性累加[6,10]。本試驗通過對發(fā)霉玉米飼料的檢測結(jié)果得知,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檢出的水平較高,而黃曲霉毒素B1的檢出量為 0.6 μg/kg,遠低于肉雞安全限量 10 μg/kg[7]。故本次試驗雖發(fā)霉玉米發(fā)霉狀況比較嚴重,但其產(chǎn)生的毒素(主要是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對肉雞生長性能未產(chǎn)生顯著影響,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
市場上霉菌毒素吸附劑的種類繁多,按照產(chǎn)品的有效成分,可將霉菌毒素吸附劑分為三大類。一是硅鋁酸鹽類吸附劑產(chǎn)品,如沸石、蒙脫石、硅藻土、高嶺土等,因為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和離子吸附能力,對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選擇性吸附能力,特別是對黃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但對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的吸附效果不佳[8]。Davidson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含黃曲霉毒素分別為20 μg/kg和80 μg/kg的飼料中添加0.5%HSCAS,可有效緩解黃曲霉毒素在肉仔雞肝和血液中的生物毒性。日糧中黃曲霉毒素含量為5 mg/kg時,添加0.5%HSCAS對肉雞肝、腎、腺胃等相對重量無顯著影響。同時,HSCAS能夠維持血清白蛋白和總蛋白濃度,對機體起保護作用。本試驗中兩種硅鋁酸鹽類吸附劑產(chǎn)品對發(fā)霉飼料的吸附效果不顯著,可能與該類吸附劑的特異性吸附某種霉菌毒素的特點有關(guān),由于不同霉菌毒素其理化性質(zhì)不同,其對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單端孢類毒素等吸附能力遠低于對黃曲霉毒素的吸附效果。
二是酵母細胞提取物類吸附劑產(chǎn)品。酯化的葡甘露聚糖(EGM)是一種新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其表面富含不同孔徑的孔穴,可去除多種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等),對黃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尤為顯著[10]。朱金林等[11]研究表明,添加酵母細胞產(chǎn)品的霉變飼料組相對于霉變飼料組日增重可提高5.05%,并能提高飼料轉(zhuǎn)化率。何學軍等[12]研究表明,肉雞霉變飼料中添加0.05%的葡甘露聚糖顯著地提高了肉雞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但低于正常飼料組。本試驗中,其中一種酵母細胞類(JM2)產(chǎn)品對肉雞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該產(chǎn)品在推薦添加劑量即可發(fā)揮有效作用,在肉雞上應(yīng)用效果較好。這可能與功能性細胞壁的空間結(jié)構(gòu)特異性結(jié)合玉米赤霉烯酮,使毒素作用大大減弱,從而保證肉雞腸道健康發(fā)育。此外,有研究報道,酵母細胞壁提取物中特有的β-1,3葡聚糖可促進免疫器官發(fā)育,強化免疫系統(tǒng)功能,消除霉菌毒素對免疫系統(tǒng)抑制作用[10]。
三是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產(chǎn)品。無論是硅鋁酸鹽類還是酵母細胞提取物,單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在吸附飼料中存在的多種毒素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開發(fā)復合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劑。這類吸附劑吸附能力強,作用廣泛,適應(yīng)范圍廣,對多種霉菌毒素均有吸附作用[13]。王慧榮[14]研究表明,在發(fā)霉飼料中添加酯化葡甘露聚糖、水合硅鋁酸鹽和復合霉菌毒素吸附劑三種霉菌毒素吸附劑,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現(xiàn)象,其中復合吸附劑組的效果最好。本試驗所用三種霉菌毒素吸附劑復合物的結(jié)果表明,添加FH2對肉雞生長性能有提高作用,同時對血清抗氧化功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效果好于其他兩種復合吸附劑組及單一吸附劑組。說明不同的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作用效果有一定差異,具體使用效果與其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特異性吸附有關(guān)[15]。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yīng)根據(jù)霉菌毒素種類,特異性的選擇吸附劑種類,才能更低成本、更高效地達到理想吸附效果。
此外,本試驗研究表明,添加2 kg/t和1 kg/t霉菌毒素吸附劑對霉菌毒素吸附效果不會產(chǎn)生顯著影響,因此霉菌毒素添加劑量并非越多越好。實際使用按產(chǎn)品推薦劑量添加即可,有些吸附劑如天然硅鋁酸鹽類,如過量添加,不僅影響適口性,而且對維生素及礦物鹽具有非選擇性吸附的特點,既影響吸附效果,又增加養(yǎng)殖成本。
本試驗條件下,飼喂肉雞發(fā)霉玉米有降低體重和升高料重比的趨勢,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毒素對肉雞生長的毒害作用。發(fā)霉玉米飼料中使用1 kg/t FH2(復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劑),肉雞1~42 d FCR最好;使用1 kg/t JM2(酵母細胞提取物吸附劑),肉雞42 d增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