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張笑陽
人閱讀·望星空
文 _ 張笑陽
某天,陪幾位客人參觀讀者出版集團的歷史展廳。客人們的腳步放得很慢,我很理解,這幾位客人吃了多年的“雞蛋”,自然對“母雞”還有這個“蛋”是怎么生出來的很感興趣。在他們熱烈討論時,我也四處逛逛,盡管我已看過多次,但難得有今天這般從容。
一張掛在不太起眼位置的海報讓我停了下來。這是一張色彩、設計、行文都很“80年代”的訂閱宣傳海報。兩個雜志封面,兩段說明文字,海報最上方是三個大字:請訂閱。在現(xiàn)在看來,這簡直就是簡單粗暴?。『笞髠确饷嫔系那寮兠琅覀确饷胬镎v空而起的UFO,難道33年前,我們的前輩就預知了千頌伊和都敏俊的故事?好吧,那不是“千頌伊”,她比雜志出生晚了幾個月呢。這是33年前《讀者》和《飛碟探索》兩本雜志剛剛創(chuàng)刊時的訂閱海報。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飛碟探索》,如果不知道,那就再次印證了那句名言——“一個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仰望星空需要腳踏實地,誰也無法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其實,這張海報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兩本雜志幾乎同時出生,共同走過了33年的時光,當許多雜志已經消失的時候,它們還活著。這讓我想起康德的那句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苯洺腥梭@嘆,為什么《飛碟探索》和《讀者》這兩本雜志一直都活著?康德的話或許是最好的回答。今天,它們一本活得很好,一本過得沒那么好,這又證明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能腳踏平凡之路,同時堅持抬頭仰望星空的,永遠是少數(shù)人??吹竭^一句話:“人閱讀、馬奔跑、花開放,都是最美的姿態(tài)。”我想再加三個字:望星空。“馬奔跑”和“花開放”都是生命原初的一種綻放,而“人閱讀”和“望星空”卻是生命升華的體現(xiàn)。只可惜,盡管文化人越來越多地登上富豪榜,可輕賤閱讀與文化的人還是那么多,你我身邊都不少……
我們深知,文化和文明是潛移默化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我們不敢說自己是“造風”的人,但起碼是“吹風”的人,一不留神,已經吹了10年。上一個10年,我們從“讀者”這棵大樹上剪枝栽種,育肥澆灌,努力呈現(xiàn)人生和世界的原創(chuàng)之魅,小苗已成樹,風聲有吹響,山谷有回聲。10年,感謝有你!因為回聲里一定有你的聲音。下一個10年會怎樣?我們從不許愿,只是努力過好每一個當下。訂閱季就要到了,容我簡單粗暴一回:“請訂閱!”當然,今天你還可以用淘寶和微信訂閱,這是我們下一個10年美麗約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