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婷婷, 王 宇, 王 張 , 楊永東, 張 藝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民族醫(yī)藥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1137)
蔓菁為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蕪菁Brassica rapa L. 的干燥塊根,味甘,性溫,能祛風(fēng)、生赤巴、滋補(bǔ)、解毒,治培根病、龍病、身體虛弱、中毒?。?-2]?,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蔓菁提取物具有抗缺氧、提高免疫力、抗輻射等活性[3-8]。多糖是一類免疫活性物質(zhì),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前期藥理實驗證明,蔓菁多糖具有緩解小鼠體力疲勞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9]。因此,本實驗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對蔓菁多糖進(jìn)行單糖組成方面的研究,旨在為蔓菁多糖藥理活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和保健品深度開發(fā)提供可靠依據(jù)。
1.1 儀器 Agilent 1200 型HPLC 色譜儀,Agilent Chemstaiton 工作站(美國Agilent 公司);HK-04B型中藥粉碎機(jī)(廣州華凱機(jī)電設(shè)備有限公司);TDZ5-WS 多管架自動平衡離心機(jī)(湘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Sartorius BP121s 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超純水器(ULUP-1-10T 型,成都超純科技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CQ-250 型,上海必能信公司);Finnpipette 白色微量移液器(熱電上海公司);尼龍有機(jī)濾頭(0.45 μm,津騰公司);Labconco FreeZone冷凍干燥儀(美國LABCONCO 公司)。
1.2 材料 蔓菁藥材來源于四川省白玉縣章都鄉(xiāng)馬拉村,經(jīng)成都中醫(yī)藥大學(xué)民族醫(yī)藥學(xué)院張藝研究員鑒定為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蕪菁Brassica rapa L.的干燥塊根。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對照品純度均在99.0%以上,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檢驗所;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為分析純,購于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苯酚、95%乙醇、濃硫酸為分析純,購自成都市科龍化工儀器廠;水為實驗室自制去離子水;乙腈、磷酸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色譜條件 參照文獻(xiàn)[10-11]的方法,略有改進(jìn)。Kromasil C18色譜柱 (250 mm × 4.6 mm,5 μm);乙腈為A 流動相,0.1 mol/L 磷酸鹽(KH2PO4-NaOH,pH 6.8)緩沖液為B 流動相,梯度洗脫(0 ~10 min,16%A;10 ~30 min,16% ~18%A;30 ~50 min,18% ~19% A);檢測波長250 nm;體積流量1.0 mL/min;進(jìn)樣量10 μL;柱溫30 ℃。
2.2 蔓菁多糖的提取 蔓菁樣品干燥粉碎(過三號篩),取粉末約6 g,精密稱定,加80%乙醇回流提取2 次,濾渣晾干,加30 倍量水,90 ℃水浴回流提取3 次,每次2 h,合并濾液,濃縮至料液比1 ∶1,加乙醇使乙醇體積分?jǐn)?shù)為80%,靜置24 h。離心棄去上層清液,沉淀依次用無水乙醇、丙酮、無水乙醚洗滌至無色,再加水復(fù)溶,復(fù)溶液中加相當(dāng)于其體積1/4 的sevag 試劑,劇烈振搖,離心,取上層清液再加相當(dāng)于其體積1/4 的sevag試劑,重復(fù)以上操作直到無白色絮狀物產(chǎn)生為止;所得上層清液,加3% 的活性炭,60 ℃吸附40 min,濾過,離心,取上層清液,濃縮,真空冷凍干燥,即得蔓菁多糖。
2.3 溶液的制備
2.3.1 供試品溶液 取蔓菁多糖約20 mg,精密稱定,置20 mL 具塞試管中,加2 mol/L 硫酸溶液
2.0 mL,在沸水浴中水解8 h,用8 mol/L NaOH 中和至約pH 7,用水稀釋至5 mL,離心,收集上層清液,即得。
2.3.2 對照品溶液 分別稱取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10 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配制成含半乳糖791 μmol/L、D-甘露糖500 μmol/L、鼠李糖305 μmol/L、阿拉伯糖1 316 μmol/L、D-無水 葡 萄 糖1 124 μmol/L、D-葡 萄 糖 醛 酸 155 μmol/L、D-半乳糖醛酸1 198 μmol/L 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2.4 衍生化產(chǎn)物的制備 參照文獻(xiàn)[12-13]的方法,略有改進(jìn)。將單糖對照品、混合對照品溶液及蔓菁多糖水解樣品溶液各取200 μL 分別置于10 mL離心管中,然后向其依次加0.5 mol/L PMP 甲醇溶液各200 μL 和0.3 mol/LNaOH 溶液200 μL,混勻后置于70 ℃水浴中加熱反應(yīng)30 min,取出放置至室溫;再加0.3 mol/L 鹽酸溶液200 μL 中和,混勻后加1 mL 三氯甲烷渦旋混合,靜置,棄去下層液,重復(fù)3 次,上層液過0.45 μm 微孔濾膜,取10 μL 進(jìn)樣,進(jìn)行HPLC 分析。
2.5 方法學(xué)考察
2.5.1 線性關(guān)系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對照品溶液0.2、0.5、1.0、2.0、4.0、10.0 mL,置10 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系列對照品混合溶液。按“2.4”項下色譜條件進(jìn)樣,記錄色譜圖。以對照品濃度(X)為橫坐標(biāo),色譜峰峰面積(Y)為縱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結(jié)果見表1。
表1 7 種單糖衍生產(chǎn)物的線性關(guān)系Tab.1 Linear relationship for precolumn derivation product of seven monosaccharide
2.5.2 精密度試驗 取對照品混合溶液,按“2.4”項下進(jìn)行衍生化,依照“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jìn)樣6 次,測定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0.5%、0.6%、0.5%、0.4%、0.5%、0.3%和1.1%。
2.5.3 重復(fù)性試驗 取蔓菁多糖6 份,按“2.3”項下操作制備溶液,再按“2.4”項下方法進(jìn)行衍生化處理,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jìn)行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含有量的RSD 分別為1.3%、1.1%、1.7%、1.9%、1.7%、1.2%和0.8%。
2.5.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蔓菁多糖,按“2.3”項下操作制備溶液,再按“2.4”項下方法進(jìn)行衍生化處理,分別于衍生化反應(yīng)結(jié)束后0、2、4、8、16 和24 h 進(jìn)樣,記錄峰面積,結(jié)果表明樣品溶液在24 h 內(nèi)穩(wěn)定,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峰面積的 RSD 分別為1.2%、1.3%、1.4%、1.3%、1.8%、1.7%和1.2%。
2.5.5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含有量的蔓菁多糖約0.01 g,共6 份,精密稱定,置具塞試管中,分別精密加入不同量的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對照品適量,按“2.3.1”項下操作制備溶液,再按“2.4”項下方法進(jìn)行衍生化處理,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jìn)行測定,結(jié)果見表2 ~表8。
表2 半乳糖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galactose
2.6 樣品測定 取蔓菁多糖6 份,按“2.3”項下操作制備溶液,再按“2.4”項下方法進(jìn)行衍生化處理,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jìn)行測定,記錄峰面積。根據(jù)分析和計算,求得蔓菁多糖中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摩爾比為1 ∶0.26 ∶0.54 ∶1.06 ∶0.84 ∶0.05 ∶4.17,色譜圖見圖1。
表3 D-甘露糖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mannose
表4 鼠李糖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rhamnose
表5 阿拉伯糖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5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arabincose
表6 D-無水葡萄糖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6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glucose
表7 D-葡萄糖醛酸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7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glucuronic acid
表8 D-半乳糖醛酸加樣回收試驗結(jié)果Tab.8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for galacturonic acid
圖1 對照品(A)與樣品衍生產(chǎn)物(B)色譜圖Fig.1 Chromatograms of standards (A)and sample precolumn derivation products (B)
3.1 多糖水解時間的選擇 本實驗考察了蔓菁多糖完全水解所需時間及不同水解時間內(nèi)單糖摩爾比的變化趨勢。結(jié)果表明,水解2、4、6、8 h 所得到的7 種單糖摩爾比呈上升趨勢,水解8 h 和10 h所得到的7 種單糖摩爾比是一致的,故選擇水解時間是8 h。
3.2 衍生化條件的影響 從對照品與樣品衍生產(chǎn)物色譜圖可知,衍生化后的雜質(zhì)峰出現(xiàn)在20 min之前,可與各個單糖衍生物的峰很好地分離,不影響單糖組分的測定。由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的空白實驗可知,殘留的PMP 峰出在17.5 min,可與各個單糖很好地分離,其殘留不影響單糖的測定。
3.3 本實驗采用PMP 柱前衍生化HPLC 法分析蔓菁多糖中各單糖組分,結(jié)果表明蔓菁多糖由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無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7 種單糖組成,其摩爾比為1 ∶0.26 ∶0.54 ∶1.06 ∶0.84 ∶0.05 ∶4.17。其中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的摩爾比含有量明顯高于葡萄糖醛酸、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其摩爾比百分比達(dá)到78.7%,說明蔓菁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構(gòu)成,其中半乳糖醛酸的摩爾比最大。由此可見,半乳糖醛酸在蔓菁多糖中含有量最高。
本實驗建立的PMP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單糖的方法準(zhǔn)確可靠,可同時檢測7 個單糖,且分離效果理想,適合于蔓菁多糖樣品的單糖組成測定,所得到的結(jié)果從側(cè)面反映了蔓菁多糖的結(jié)構(gòu)。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藏藥卷[M]. 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327.
[2] 楊競生,初稱江措. 迪慶藏藥[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338-339.
[3] 劉曄峰,龔凌霄,劉連亮,等. 西藏蕪菁營養(yǎng)成分測定及提高缺氧耐受性的動物實驗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9):412-416.
[4] 謝 玥,馬 超,蔣思萍,等. 西藏芫根提取物對小鼠抗缺氧作用的初步研究[J]. 四川動物,2009,28(6):853-855.
[5] 安熙強(qiáng),馬 媛,張 濤,等. 維藥恰瑪古蜜膏和恰瑪古粉藥效學(xué)對比研究[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1):141-143.
[6] 肖春霞,張洪亮. 恰瑪古膏影響中晚期大腸癌化療相關(guān)指標(biāo)的臨床觀察[J].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6(12):30-31.
[7] 孫 艷,安熙強(qiáng),馬 媛,等. 恰瑪古蜜膏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0,7(6):20-22.
[8] 安熙強(qiáng),馬 媛,張 濤,等. 維藥恰瑪古粉和蜜膏對輻射損傷防護(hù)的對比[J]. 科技導(dǎo)報,2010,28 (10):28-31.
[9] 王 張,張 藝,周 林,等. 蔓菁抗疲勞作用的量效關(guān)系初步研究[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 (5):128-130.
[10] 楊興斌,趙 燕,周四元,等.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當(dāng)歸多糖的單糖組成[J]. 分析化學(xué)研究簡報,2005,33(9):1287-1290.
[11] 梁 軍,夏永剛,楊炳友,等. 柱前衍生化-HPLC 法分析麻黃多糖ESP-B1 的單糖組成[J]. 中成藥,2011,42(10):1985-1988.
[12] 韓 晶,陳曉輝,孫立新,等. 柱前衍生HPLC 法分析白土茯苓多糖中單糖的組成[J]. 中藥材,2011,32(6):893-895.
[13] 孫 蓮,馬合木提,曾玲力,等. 柱前衍生化HPLC 測定新疆蕪菁多糖中的單糖[J]. 華西藥學(xué)雜志,2010,25(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