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阿拉亞城仍然燈火通明,而市中心的“一醉休”酒館更是熱鬧非凡,許多客人悠閑地喝著香檳。中間的一張桌子上,三個男子正在談笑風生。正在大家暢飲香檳的時候,突然,酒館內(nèi)燈滅了,原來是停電了,酒館老板急忙叫人點燃了蠟燭??恐t燭飲酒,別有一番風味,停電并沒有影響人們的情緒,人們繼續(xù)喝酒、交談。忽然,中間那張桌上的一位男子慘叫一聲,倒在地上,氣絕身亡了。
酒館里出現(xiàn)如此重大的案件,這可不得了!酒館老板急忙叫人報了警,并很快維持住秩序,不讓人們走動,更不讓人們離開。
很快,著名的大偵探可南趕來了,他仔細檢查了死者的酒杯,發(fā)現(xiàn)酒里有一種烈性的液體毒藥。可南知道,這種毒藥一經(jīng)接觸人的食道,可以馬上致人于死地。
可南問酒店老板:“今晚停電你們事先知道嗎?”
“知道,前兩天就在酒店門前貼了通知,我早有準備,所以很快點著了許多蠟燭?!?/p>
如此看來,兇手殺人是早有預謀的,他知道今晚要停電,便準備了毒藥,在停電的瞬間把毒放進了死者的杯子,而死者并不知道,喝了杯中的酒,從而致死。
可南問清了案發(fā)的時間,又察看了這張桌子與其他桌子的距離,斷定兇手是同桌的人,否則不可能在一瞬間投毒。那么,兇手一定要用什么東西把毒液帶來的,而盛毒的容器不可能很快被扔掉。如此看來,只要查看一下同桌的另外兩人所帶的物品,便可知道誰是兇手了。
于是,可南要求同桌甲和乙掏出他們所有的物品。甲掏出的物品有:手表、手帕、香煙、火柴、現(xiàn)金;乙掏出的物品有:手表、手帕、口香糖、金筆、日記本和現(xiàn)金。人們心想,這能看出什么呢?可是,可南卻指著乙說:“是你害死了他!”
親愛小讀者,你知道可南為什么認為乙是投毒者呢?有什么依據(j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