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合棟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教學資源中心 重慶 400065)
簡筆畫是指用簡單的直線、曲線和點迅速勾畫出物體,它較之文字符號更形象,它比掛圖更直觀,是現(xiàn)實生活的再現(xiàn)[1](P23-24)。兒童簡筆畫符合兒童心理思維方式和心理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特征和藝術審美價值。專業(yè)簡筆畫是指用簡單的筆墨和線條塑造可視的形象,用特殊的筆墨來表情達意。教學簡筆畫是用來表達教學思想的形象符號,是教學語言的輔助和補充,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體,是形象化教學的一種產(chǎn)物,它在教學運用過程中具有較大的示意性[2](P256-257)。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多采用文字板書和語言問答的方式,隨著多媒體技術迅速發(fā)展,演示型課件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成為年輕小學語文教師青睞的教學方式。雖然這種方式的確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師生互動、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不足,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在演示型課件下養(yǎng)成不愛思考、依賴性強的不良習慣。
簡筆畫課是小學教師應掌握的繪畫基礎課,它在師范教學內(nèi)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雖然簡筆畫是中小學教師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但不少教師認為簡筆畫的應用會增加教學負擔,在語文教學中不愿意去嘗試和思考如何更有效運用簡筆畫輔助教學。雖然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也嘗試將簡筆畫運用于語文教學中,但他們對簡筆畫與語文教學的具體結合方式并沒有進行較系統(tǒng)的設計,從而導致簡筆畫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小學生學習風格,對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新字詞、古詩及說明文的重難點把握不準,尤其是運用簡筆畫輔助語文教學的過程設計更是漏洞百出。簡筆畫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特點的,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本文運用教育學及心理學理論知識,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小學語文教學的幾個重難點內(nèi)容,討論如何運用簡筆畫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設計,進一步豐富語文教學的形式,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視覺類信息包括真實的視覺符號(實物或真實圖片)、模擬的視覺符號(圖形或簡筆畫)、組織性視覺符號(流程圖、圖表、地圖、示意圖或分類圖),這三種視覺信息反映了從具體到抽象的不同層次。美國學者杜威指出:視覺符號的真實性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的是與否的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正態(tài)頒布的曲線關系,在接近現(xiàn)實或者抽象的極端時,視覺表現(xiàn)能力都會降低,太真實或太不真實都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大量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過分真實的圖片可能干擾教學的傳播和學習[3](P141-142)。在小學語文中常常用到實物、掛圖、動畫和錄像等輔助教學媒體,這些視覺類信息通常以一種非語言的交流形式呈現(xiàn),實物和掛圖由于太過真實往往在教學中干擾教學的效果。雖然動畫和錄像可以創(chuàng)設更真實的教學情境,但動畫和錄像帶有
很多冗余信息,加之小學生學習自控能力不強,往往會被這些過于豐富的媒體吸引而分散學習注意力。如果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控制得不好,對學生缺乏有效課堂教學引導的話,那么教學效果可能會不盡人意。而簡筆畫不像實物、動畫和錄像素材是課前準備好的,它可在教學過程中邊講邊畫,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雖然簡筆畫不是繪畫藝術,但它卻是對生活中各種事物所具有特征的提煉和高度概括,它更能激發(fā)小學生對事物的想象力,調(diào)動小學生對學習語文課的熱情。
小學低、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一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從學齡前的聽、說過渡到小學低年級(1-2年級)的讀、寫,這個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拼音、識字、聽說和閱讀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4]。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識字是手段,閱讀才是目的,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語言文字的能力,誰丟失了漢字基礎,誰就輸?shù)袅苏麄€語文[5]。小學中年級(3-4年級)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由段的理解到篇的訓練,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逐漸由形象到抽象過渡。小學高年級(5-6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則是引導學生對文章結構、層次的劃分和課文所表達思想的理解,這個階段的學生主要以抽象思維為主。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借助圖書閱讀的能力,能用口頭和圖畫表達觀察所得,它強調(diào)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拼音和漢字的學習,也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閱讀、寫話能力,并且對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兩方面能力都有進一步的具體要求。此外,小學語文教學還要培養(yǎng)學生提問、思考和討論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熱愛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不同的方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在識字和拼音教學中運用簡筆畫邊畫邊講、師生共畫的方式,將字、詞和拼音的學習化抽象為具體,并通過建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提高學習的效率。當然,運用簡筆畫對語文進行輔助教學不能本末倒置,也就是說不能只用簡筆畫而忽視了語文教學的主體內(nèi)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教學過程的合作者和主體;教師不僅僅是簡筆畫的設計作者,還是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簡筆畫只是教學過程的一種輔助手段。
小學語文的教學應該在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摒棄“滿堂灌”的、死記硬背的、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掌握知識及各種技能。小學語文教學應回歸語文教學本身,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感知語文學習的想象美和情感美。小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從表象開始,由具體到抽象,學習主要是靠形象思維記憶。將簡筆畫融入課堂教學可以使知識傳授變得更為形象、直觀,也不易使學生產(chǎn)生語言感知疲勞和注意力分散,這種教學方式將視、聽相結合,形成一種講、寫、繪的復合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拓寬教師課堂知識傳授的途徑。要將簡筆畫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在教學前進行分析和推衍,要理解、提煉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時間和空間用簡筆畫來表達。
簡筆畫可以應用到小學漢語拼音及識字教學中,這可在原形中將字母用簡筆畫提煉出來,還可以將形象與發(fā)音用簡筆畫對應表現(xiàn)。雖然寓言童話是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nèi)容,但由于小學生的知識積累有限,對這些題材的教學難點理解存在一定困難。運用簡筆畫要將文章的脈絡理清,使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詩歌是小學教學的難點,對詩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無法想象,運用簡筆畫可以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情意,這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輕松地理解詩歌所展現(xiàn)的一些情境。簡筆畫在教學中的運用形式很豐富,既可以采用邊講邊畫的方式,還可以采用師生合作繪畫的方式,既可以通過掛圖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簡筆畫補充教學,還可以通過電子白板教學資源庫提取簡筆畫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以更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使學生在一個快樂、注意力集中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語文的學習。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如圖1所示。
1.拼音發(fā)音與簡筆畫。小學生心理認知發(fā)展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對新事物的理解與記憶習慣于從直接經(jīng)驗中獲取,他們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進行漢語拼音及字詞學習時,要充分利用形象記憶,運用各種方式交替調(diào)動他們的無意識注意,避免記憶和理解的重復教學活動帶來的乏味。對漢語拼音的學習,通常采用跟讀和書寫的方式掌握其音及其形,其實也可以在原形中把提煉出的字母用筆加粗描出,形象與發(fā)音對應表現(xiàn),字母“a、o、e、u”可從它們的發(fā)音過程中提煉出來。例如在學習撥蘿卜的“撥”這個字時,也可以通過簡筆畫將“撥”這個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圖1 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結合象形文字識字。語文識字是小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而很多教師常常讓學生重復抄寫來記憶其形,學生往往知其形而不知其意,教師忽視了漢字形象性強的表意特點。從古代造字法可知,漢字起源于圖畫,象形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特點。漢字是聯(lián)想的產(chǎn)物,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簡筆畫與漢字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腦子里形成相應的形象,學生對漢字意思的理解和字型記憶更加深刻。在教學詞語時,也可以繪畫出對應的簡筆畫,讓學生將新詞與物體對應記憶,加深其對事物的理解記憶而非死記硬背。例如在學習“山、雨”這兩個字時,可以結合象形文字加深學生對它們的理解和記憶。
3.用簡筆畫識詞辨義。在城市長大的小學生估計都沒見過“打腳碓”,所以在學習這個詞語時,可以用簡筆畫把它畫出來,小朋友看到后一定會印象深刻。簡筆畫的運用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改變思維形式的條件,特別是在教學中可以把由教師作畫逐步發(fā)展到學生自己畫?!柏堫^鷹”,小學生可能見得并不多,通過邊畫邊講的方式,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和記憶,并且也可以讓小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按步驟畫出貓頭鷹的簡筆畫,這不僅能讓學生在圖像直覺中學習新詞、認識事物,而且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再造想象加深對詞語的理解。這種方式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在學習“圍繞、纏繞和縈繞”這三個詞時,也可以借助簡筆畫將三者的本質(zhì)特征畫出來,學生看到圖畫就很容易理解這三個近義詞的區(qū)別了。教師運用簡筆畫進行漢字教學時,要求教師本身熟練掌握造字結構的方法,并且要有嫻熟的簡筆畫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漢語拼音與字詞的簡筆畫如圖2所示。
1.情境、意境與背誦。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力活動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個人成長的起點,是學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內(nèi)在動力。”[6](P145-146)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他們?nèi)菀妆簧磉叺囊恍┦滤?,一堂課很難持續(xù)集中注意力。小學語文的古詩難懂,小學生對此可能并不感興趣,所以在古詩教學中可以運用簡筆畫。簡筆畫把語言文字轉化為視覺形象,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景物的形象美,既分辨了事物和聯(lián)想,又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中國的古代詩歌代表了中國的藝術精神和藝術成就,古代教育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保?](P228-229)學習古詩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培養(yǎng)古文化素養(yǎng)。小學生對古詩并非都感興趣,主要原因在于古詩難懂,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易理解?!霸娭杏挟?,畫中有詩”,好的古詩猶如一幅絕妙的圖畫?!锻扉T山》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七言絕句,詩中展現(xiàn)了天門山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這首詩的一個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水的感情。在講授這首詩的過程中,能畫出如圖3所示的《望天門山》簡筆畫,相信學生對“那時”、“那景”一定有更直觀的感受,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作者對祖國山河如此熱愛了。學生通過簡筆畫直觀地感受到意境的美,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畫解詩的方法,既可以豐富教學方式,又可以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直觀性,提高古詩教學的審美趣味性,學生背誦也就更容易。
圖2 漢語拼音與字詞的簡筆畫
圖3 古詩與說明文的簡筆畫
2.說明文難點的理解。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從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在小學課文里占有一定的比重。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認知由形象到抽象,對于這類實用性很強的說明文用簡筆畫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文章中的一些難點化解。例如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五冊中《趙州橋》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趙州橋的獨創(chuàng)性,教學重點是掌握趙州橋雄偉、堅固和美觀的特點以及其設計的合理性。而對于從未去過趙州橋的學生而言,光看教材里的插圖和靠老師的理論講解是很難理解它的獨創(chuàng)性的,對于“并列式拱券和縱連式拱券”更是難以想象。如果結合圖3中趙州橋的簡筆畫,讓學生在簡筆畫中去發(fā)現(xiàn)橋的特點,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趙州橋的美,就很容易理解它的獨創(chuàng)、堅固與美觀了,教學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人教版語文課文《矛和盾的集和》,坦克的發(fā)明過程是教學難點。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用四幅簡筆畫突破這個教學難點。第一步,畫出矛和盾,并說明“矛可攻,盾可守”的特點。第二步,引導學生想象如果在搏斗時,盾大得像個鐵屋,人就可以躲在里面就能保護自己了,這時畫出第二幅簡筆畫,有窗戶的鐵屋。第三步,人躲在鐵屋里要想進攻,還得通過窗戶伸出矛、炮等,這樣畫出第三幅簡筆畫。第四步,再在鐵屋下面畫上輪子和履帶,使其可防可攻,結合了矛和盾的優(yōu)點。用四幅簡筆畫(見表3)就很容易講清坦克的發(fā)明過程,本文的難點也就很容易化解了。
1.復述故事與段落劃分。寓言和童話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一定的比重,簡筆畫在這類課文中的運用可以更好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小貓種魚》這篇課文,在講到“小貓把魚種在地里,想著到了秋天,一定會收到很多”時,在黑板上畫出如圖4小貓種魚的簡筆畫,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土里有魚嗎?土里真的能長出魚嗎?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思考魚對生長的環(huán)境有什么要求。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煅煉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懂得動物不像植物那樣從土中吸收營養(yǎng)、生長繁殖的道理。簡筆畫的板書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如小學語文課文《小貓釣魚》這課,主要講的是貓媽媽在教小貓釣魚,可小貓貪玩,三心二意,最后經(jīng)過貓媽媽的身教和誘導后,集中注意力釣到了一條大魚。這個童話故事分為四個部分:學釣魚、愛貪玩、用心學、釣到魚,所以可以采用邊講邊畫的方式,每一個簡筆畫就是一個故事情節(jié),用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培養(yǎng)學生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劃分文章段落層次的能力。由于簡筆畫形象直觀,符合兒童的認知思維特點,學生很快就記住故事情節(jié),通過看這幾幅簡筆畫不僅能讓學生更容易復述課文內(nèi)容,而且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較好訓練。
2.內(nèi)容難點與故事內(nèi)涵的理解。簡筆畫比語言文字更具有真實性、形象性和穩(wěn)定性特點,它能通過簡練的線條傳遞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語言
圖4 童話與寓言簡筆畫
教學的不足。課文中有些難以講清楚的問題,在黑板上簡單的幾筆便能化難為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切文學藝術都來源于生活,語文教學就是要把來源于生活的文學藝術回歸到生活實踐中去理解、去分析、去欣賞。由于課堂教學的限制,不可能每堂課都到生活中去,而簡筆畫可以成為溝通課文與實物的重要渠道。教育家艾米爾曾經(jīng)說過:“教授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保?](P345-346)如在學習小學寓言故事《刻舟求劍》,用簡筆畫如圖4所示標出劍掉落的位置,畫出船前進的方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無法找到掉落河底寶劍?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這個故事的深刻道理:要用變化的眼光看待發(fā)展的事物。
如今的小學語文課本里自帶有很多插圖,將簡筆畫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并不是將課本里的插圖照搬到黑板上,而是將課文內(nèi)容的某方面用簡筆畫來表現(xiàn),用這種方式來分解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靈活運用簡筆畫,并且還要做到“造型準確、創(chuàng)造迅速、表意明了、不拘一格”?!霸煨蜏蚀_”要求教師能去粗取精、舍形取神,根據(jù)教學目標,針對學習內(nèi)容,抓住關鍵,畫龍點睛,提取客觀事物最典型、最突出的特點,以平面化和簡潔的筆法來表現(xiàn)可識性和示意性的對象。“創(chuàng)造迅速”要求一揮而就,一氣呵成,要求教師能深入細致地研究生活,切實有效地研究教學,選擇恰當?shù)谋憩F(xiàn)角度,抓住事物重要的個性特點,提煉基本符號語言,運用簡潔的運筆方法,要做到筆不離手地練就嫻熟的表現(xiàn)技能?!氨硪饷髁恕币蠼處熢O計的簡筆畫具有突出重點、化解疑難問題的作用,所創(chuàng)作的簡筆畫要形神兼?zhèn)?,能將符號語言與操作程序科學合理地結合,設計過程中講究具體性與條理性,注重大眾性與通俗性?!安痪幸桓瘛本褪窃诮虒W過程中能靈活、適時地選擇使用簡筆畫,將簡筆畫與具體的教學結合起來,起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作用,必要時可以與其他媒體工具一起使用,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
簡筆畫直觀形象,能刺激多種感官,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寓教于樂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最佳狀態(tài)。簡筆畫夸張性的特點,能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簡筆畫,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簡筆畫能為兒童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架設橋梁,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簡筆畫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遠遠不止文章所提及的那幾點,它還可以運用到學生的評價和師生的互動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雖然簡筆畫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也應靈活多變,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簡筆畫要以實際為前提,一切與教學目標相悖的簡筆畫都應舍棄,不能為了用簡筆畫而用簡筆畫。
[1]王紅云,馮 錦,李 欣.簡筆畫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李 宏.教師能力素養(yǎng)導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
[3]杜 威.藝術即經(jīng)驗[M].高建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蔣成榮.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重點應在哪里[J].教學與管理,2003,(6):49-51.
[5]王慶祥.小學語文教學根本在哪里[N].中國教育報,2011-05-06,(7).
[6]皮亞杰.智慧心理學[M].姜志輝,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8]鄢月鈿.教師的語言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