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法官嫖娼#
@王石
“上海法官嫖娼”足見上海風格。欣賞:一,受冤枉不上訪不上吊不去機場不喊炸;二,接受判決賣房還錢尊重法制;第三,膽大心細起疑跟蹤不胡來;四,沒有鐵證不亂告;五,敵情重大順藤摸瓜一網(wǎng)打盡;六,面對組織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假如每個吃冤枉官司的百姓都這樣,中國就是天堂。
@丁來峰
人生四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臟,一起嫖過娼。嫖娼如此私密且違法之事,上海四個法官能一起干,說明他們都認定對方是自己人,毫無保留。這也說明,上海市法院從庭長、副庭長到普通法官,已形成了腐敗共同體,在共同利益驅(qū)使下,他們相互之間會提供種種方便,將各自的職權發(fā)揮到極致。
@吳祚來
因為遭遇司法不公,他就一直盯著相關法官,終于拍到上海五法官搞人體消費,一舉天下驚。每一個受害的個體,不要寄希望于上訪,應該找到違法的當事人,貪官壞官總會壞事不斷,總有狡兔三窟,你總能找到證據(jù)。美國大片中,警力不到的地方,總有個人英雄為自己為家人直接主張正義,這是人類神圣的權利。
02
@五岳散人
看了看南周對于唐慧的“顛覆性報道”,并不出人意料。古語有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重點不在于唐慧本人使用了什么手法,而在于什么才能催生出使用這種手法的“刁民”。唐慧不過是中國式“刁民”的縮影,在司法不獨立、上訪成為最后也是最邪惡的救濟渠道之時,只怕就只能盛產(chǎn)這種案例了。
03
@陳志武
權力帶來的機會差距表現(xiàn)在生活方方面面。比如北京的空調(diào)室內(nèi)網(wǎng)球場可能不低于一百個,而南京大概就一個,合肥則沒有,三線城市就別提了。在行政權力結構中,你生活的地方掌握的權力越多,不僅僅收入更高,而且生活品質(zhì)也更高。
04
@陳里
巴黎、紐約、華盛頓、羅馬,還有東京等大都市,都有小商販。我們的京、津、滬、渝,以及省會城市三五十公里外就是農(nóng)村,市級城市十幾公里外、縣城五里外就是農(nóng)村。怎么能不讓農(nóng)民進城?一個攤販后面大多是一個家庭的依靠,一擔農(nóng)副產(chǎn)品是一季的收成,城市建設一定要給農(nóng)民一點生存空間。
05
@嚴鋒
從前,看梁實秋、林海音等老一輩文人寫北京小吃,真是妙筆生花,鉤人饞蟲。灌腸、老豆腐、豌豆黃、熱蕓豆、艾窩窩、炒肝、爆肚、豆渣糕、杏仁茶……這些光聽聽名字就口水流不完。等到親身品嘗之后,味道實在是……文人誤國啊。
06
@農(nóng)業(yè)博士
濟南城管局為滿足市民需求、方便瓜農(nóng)銷售,從2010年就開始制作西瓜銷售地圖,免收瓜農(nóng)的攤位費和衛(wèi)生費。今年濟南的西瓜銷售點共有427個,427個西瓜銷售點一覽無余——這種引導和人性式規(guī)劃,讓臨時性賣瓜者和瓜農(nóng)可以安心賣瓜,不再擔心西瓜被砸,值得全國學習。
07
@任泉
好想開一家這樣的餐廳,制作各種高貴大食物模型,仿真度達99%,放在店里以出租的形式給顧客,就會出現(xiàn)以下畫面:某小姐進店,給我來一份海鮮酥皮忌廉汁,拍照,發(fā)微博“好開心哦,今天和姐妹吃法國菜”,收費,送客,目送這位小姐拐進了對面的煎餅鋪。
08
@羅昌平
我對唐慧案真相的理解是,維穩(wěn)機器是一臺燒錢機器,書記指使它,警察綁架它,城管糟蹋它……自然,訪民可以利用它。這里頭已非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試圖以道德均衡必然無解,這里最大的傷害者就是埋單者,是納稅的你我,是尚未成年的幼女,所有政治人際的倫理常綱都已不復存在。
09
@歷史迷思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fā)生后,前蘇聯(lián)當局隱瞞實情只說是火災。附近農(nóng)莊的人們歌舞升平,甚至舉行婚禮,輻射最重的前15天過后才得知真相。很多民眾對政府產(chǎn)生了極度不信任感和幻滅感。事故20周年時,戈爾巴喬夫承認切爾諾貝利是壓倒蘇聯(lián)的最后一顆稻草。災難面前,謊言是最大的魔鬼。
10
@杯酒論道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與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價,如果與大閘蟹綁在一起就是大閘蟹的價格,我們與誰捆綁在一起,這很重要! 這故事說明:一個人與不一樣的人在一起也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價值。一個人與不一樣的平臺也會體現(xiàn)不同的價值。請結交有正能量的人,會影響您一生!
11
#連續(xù)高溫#
@張泉靈
上海連續(xù)酷熱,問朋友到底有多熱?答:1.一天洗澡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長。2.上個月K歌搶老板話筒,這個月一直被派外勤。3.路上千萬不要跌跤,否則燙死。4.經(jīng)過烤肉店,聞著味道,常有人下意識檢查自己手腳。5.水蜜桃出去,桃脯回來。
@急診科女超人于鶯
這天出門得帶上椒鹽、孜然、辣椒粉。出門時身高163,回家時身高136。熱的呀,走著走著腳丫子就熟了,停下來,片下一片,撒上調(diào)味品,趁熱吃!最好再來一杯冰水,消一下煙火氣!這是自身燒烤模式!
12
@林萍在日本
給副省長講點常識:1.政府不等于國家,批評政府不是罵祖國;2.愛國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而不是歌頌贊美強權;3.政府是納稅人的血汗錢養(yǎng)活的,做得好是必須的,做不好就該挨罵;4.政府應鼓勵、公民也應積極行使監(jiān)督與批評政府的權利,以使國家變的更美好;5.勇于批評的是才真正的愛國者,國家當珍惜。
13
@中青報曹林
為何同行間不能共生,非得你死我活?百度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已占據(jù)那么大份額,為毛還以流氓手段把同行往死里整?近來聽好幾個網(wǎng)媒朋友說過,百度太流氓,他們都看不下去了,說強迫他們在百度與對手間二選一,否則就全面封殺或降流量,此手段顯屬不正當競爭。市場上只有一個百度,對網(wǎng)絡網(wǎng)民必是壞消息。
14
@徐昕
熱烈慶祝劉鐵男,繼劉志軍之后成為第二個公布財產(chǎn)的高官。
15
@傳媒老王
如果你把微博當成主要的新聞獲悉源,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真假之間的界限很模糊,分不清哪些是自然發(fā)生的真實事件,哪些是策劃事件,甚至連重要事件和雞毛蒜皮的事件都很難分清楚,畢竟,你不是專業(yè)人士。所以傳統(tǒng)媒體,尤其是報紙的公信力再次彰顯。當然,兄弟我并不否認,有很多報紙報道的東西也很不靠譜。
16
@王躍文
看官員下基層,搬小凳坐在群眾中間,說些非常簡單的話。官員每說一句,群眾就歡快地笑一陣。新聞會說領導同群眾拉家常,非常親切,其樂融融。可我怎么看都像一群大人圍著一個幾歲的小孩子。小孩子只要說一句稍稍清白的話,大人們就會非常欣賞,說:這孩子真聰明。難怪官員們也常說:我們是人民的兒子!
17
@吳國輝
我們一直要求記者: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的記者。但進入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都是麥克風。記者未到達或根本不可能到達的地方,都可能有人成為第一發(fā)布者。因此現(xiàn)在不是要求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的記者,而是要求我們的記者能“出現(xiàn)在正確的地點,才華用于報道重要新聞”上。
18
@成龍
我的同事問新浪能不能把我的微博認證信息從“香港知名演員”改為“成龍”兩個字,結果人家回復說不行。那我只好問問大家,你們覺得我的認證信息應該怎么寫?替身、武行、演員、武指、編劇、導演、歌手、制片人、公司老板、大慈善家、國際名人、還是干脆叫世界影視歌唱動作天王巨星?
19
@羅家德
回到臺灣生活,才覺得真正到了“小時代”。這里不但“偉光正”、“高大全”沒有市場,連“高富帥”、“白富美”都被解構了,多數(shù)人,尤其是年輕人,關心著自己的小事情,享受著自己的小時光,過著自己的小生活。唯一的問題是,新聞都是些無聊小事,娛樂化,連個國際新聞都找不到。
20
@這個微博有點賤
“哦”是現(xiàn)代漢語中最該立法廢除的一個字,你要是知道了,就說我知道了,你要是不開心,就說我不開心,你要是不想鳥人,你就直接說我不想鳥你,你如果是在裝酷你就說我很酷,你哦個毛啊你哦。
21
@笑多了會懷孕
總的來說我只喜歡兩類男人,一種是桀驁不馴的獅子,嘶吼一聲平原的空氣都在震顫。不退讓,因為身后有要保護的人。另一種是沒有脾氣的海豚,對世界像大豆腐塊那么溫柔。從不批評別人的夢想,眼睛里總溢著幸福感。能寬容,心中必定已懷有珍寶。
22
#來自“大師”的啟示#
@武大沈陽
大師王林事件告訴我們:1.一個偶像的破滅可能會帶來一群偶像的破滅,馬云等人光環(huán)漸消。2.老一輩跑江湖的已經(jīng)過時,網(wǎng)絡是新的造神機器。3.查他就從實處查,如違建、非法行醫(yī)等。合影什么的也就是一新聞噱頭。4.王林的浮出水面暴露了權貴的私生活圈,這是一個私密的強關系網(wǎng)。
@袁鐘2010
20多年前參加會議,我關于氣功的發(fā)言引起在場氣功師不滿,四個氣功師向我發(fā)難,我不得不說:“你們可馬上向我集體發(fā)功,如果我被你們移位,本人當場認錯”,可他們卻說:“我們的功信則靈,不信則不靈?!蔽夷闷鹨患埌骸拔胰粲邪鲜笏?,信也能毒死你,不信也能毒死你。這就是科學,你那是偽科學”。
@連鵬
王林跑香港了,他自比斯諾登稱無辜受牽連,還發(fā)微博稱愛國愛鄉(xiāng)。王大師現(xiàn)形了,徹底倒塌只是時間問題了。真希望到時有媒體能全方位的“起底‘大師’王林”。王林的背后,肯定存在作為利益交易平臺的問題,也展示了部分官員和精英缺乏信仰,但他是如何騙取那么多“聰明人”信任的,這事真值得玩味。
23
@石康
有中國人認為精神生活不好說,再說他也沒什么精神追求,那物質(zhì)生活中國總能與美國有一比吧——實在對不起,物質(zhì)生活同樣無法追及,美國一個吃國家救濟的失業(yè)者可以自駕一個二手帆船繞美國一圈兒,我倒是想知道大款如何能駕著帆船繞中國半圈兒——承認吧,物質(zhì)與精神息息相關,一個不行,另一個也沒戲。
24
@易中天
漢武帝以后為什么中國再也出不了一個能夠超越諸子的思想家,再也出不了能夠影響世界文化的思想呢?因為獨尊儒術。我這里不評價儒術本身的對錯是非。我的觀點是就算儒家思想百分之百地正確,它也不能獨尊。思想是要思要想,你獨尊一種思想就是不準人家思想,不準人家思想還能有思想嗎?
25
@曉玲有話說
看到網(wǎng)上有一句話很有道理: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一個人為面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一個人為尊嚴犯罪,世人都有罪。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如果一個人絕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遠不要對他人的苦難無動于衷,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不是你我。
26
@馬伯庸
耐克應該請蔡少芬來做代言,每次蔡少芬露出“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皇上就扔一只運動鞋到臉上,然后打出廣告語:Just do it。
27
@楊恒均
日本侵略中國8年,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用抗日劇羞辱了中國人幾十年!那些抗日影視說是在鞭撻日本侵略者,可看看情節(jié)、場景和不靠譜的臺詞,哪一個不是在侮辱中國人?借用日本人奸污中國女人可能會激化今天的仇日情緒,可日本人并不看,中國人一遍遍看自己的女人被奸污,很享受嗎?
28
@雜談五味
經(jīng)??吹絿饪偫磙o職、州長辭職、市長辭職的新聞,其原因大多是與議會意見不合,為某事件承擔責任,也有鬧情緒怒而辭職的。不知何因,在我國卻很少看到官員,哪怕是村鎮(zhèn)長辭職的。就算群眾罵他們的祖宗十八代,詛咒他們?nèi)宜拦?,他們還要恬不知恥地賴在位子上“為人民服務”,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29
@蒲飛
按照目前的態(tài)勢,說日你媽可以算做強奸罪、說日你妹可以算做強奸幼女罪、日你先人算做侮辱尸體罪、說弄死你娃可以算做故意殺人罪。比如有些四川人在街上吵架,張口就是:我日你媽,日你妹、日你先人、老子是弄死你娃全家!基本可以數(shù)罪并罰直接槍斃?
30
@摘星手010
金庸為家鄉(xiāng)的《嘉興日報》題詞:客觀報道,獨立思考,堅持正義,重視公益。想起十幾年前在上海一次古詩文研討會上見到金庸,他上來第一句話就是:大陸記者還拿紅包嗎?又安慰說:香港當年也是這樣,慢慢就好了。
31
@假裝在紐約
四川和東北都是好地方,兩地的人民都有一種對生活的原生態(tài)的熱愛,帶點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式的樂觀,不矯情,沒有刻意的經(jīng)營盤算,卻自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魅力。川菜雄霸天下,四川東北多年來并列兩大選秀重鎮(zhèn),中國好聲音成了東北好聲音,這都不是偶然的,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做出好吃的菜唱出好聽的歌。
32
@琢磨先生
世界上最討厭的領導莫過于一下班就召集員工開會的。這種領導要么時間觀念很差,要么家庭不幸福,要么工作效率太低,要么極度缺乏存在感。
33
@老梁-有話說
駱家輝與馬英九都是以廉潔著稱的政治家,駱清廉到公家的一勺奶油也不沾,馬是臺灣公認的“不粘鍋”,不但一分錢不撈,就是老朋友龍應臺從國外帶給他幾十塊錢的小禮物,也堅決拒收。兩人的干凈是華人世界的驕傲,也活生生證明了:中華子孫完全可以做成不亞于任何民族的廉潔政治家。
34
@胡適研究
工商局該取消。它的幾個職能都沒有必要或者根本做不到:公平交易,管不了壟斷;商標注冊,完全可以民間;打假,就是假打,沒有哪個重大假冒是工商發(fā)現(xiàn)的;工商登記,機器即可;注冊資金,純屬扯淡。
35
@鸚鵡史航
其實,看《青春派》哭,看《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哭,看《小時代》哭,都挺好的???,總是能避免這個世代的鈣化,風化。金庸給林燕妮小說寫的序言說:“拭在瑞士真絲手帕上的眼淚,也依然是眼淚。雖然絹帕輕柔,可能擦不痛眼角。”尊重所有的眼淚吧。
36
@彭三金說
法國最著名的牧師納德蘭.塞姆聆聽過一萬多人的臨終懺悔。他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如果每個人都把反思提前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人。由于缺乏對過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預見,所以很多人不能正確地總結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實現(xiàn)理想!”
37
@煮酒談史
民國初年,北大沒有女學生,都是男學生。蔡元培任校長后,開始錄取女生。有人質(zhì)問蔡元培:錄取女生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向教育部請示?蔡元培答:因為壓根就沒有不得招收女生的禁令,所以就沒必要請示。不被法律禁止的,就是允許的,這是民國時代大師風骨的精神理念,也是社會游戲的基本規(guī)則。
38
@許丹
別以為你是學法律的,中國的“三大法”你知道嗎?即:領導的看法、領導的說法、領導的想法。學會這“三大法”,才是真正中國的法律人。如果是剛學的,別忘了交我學費。
39
@犀利言論
如果你說中國不好,你就是西奴;如果你說美國好,你就是美狗;如果你說不想做中國人,就是十惡不赦的漢奸。但如果你什么都不說,悄悄把中國籍變成美國籍,你就是成功人士;如果你拿綠卡在美國街頭高喊“我愛你中國”,你就是令人敬佩的愛國主義者。
40
@王建國
石頭剪刀布,三個都不是好東西,一旦制衡,三個壞東西就不得不變成好東西。搞行政的,搞司法的,搞立法的,三個都不是好東西,一旦制衡,三個壞東西就不得不變成好東西。 石頭剪刀布,行政司法立法,三個即使都是好東西,一旦不制衡,三個好東西就會變成壞東西。
41
@石述思
夜宴。一官員喝多了說:領導愛提拔三種人:秘書、司機和警衛(wèi)。知根知底,且都比子女還盡心地伺候自己多年,無以為報,只能賜官。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會把大權在握的人當成神,頂禮膜拜——小蜜最不靠譜,她們一般不會恭敬領導,且總是想著轉(zhuǎn)正。
42
@段郎說事
普通公職人員正邪好壞,與上司的素養(yǎng)和培植息息相關:你喜歡批評,他們就會忠告;你喜歡恭維,他們就會獻媚;你喜歡把假話當真話講,他們就會以假亂真;你喜歡數(shù)字,他們就會添數(shù)加零;你喜歡裝腔作勢,他們就會拿大頂唬人。言而總之,你喜歡嫖賭逍遙,他們決不會為你立貞節(jié)牌坊。
43
@宋英杰
親們問,大夏天的,穿西裝做節(jié)目不熱嗎?不熱,因為演播室里20°C左右,為機器設備設置的四季如春的環(huán)境。還有親們猜測,會不會上面是西裝,下面是短褲?不會滴。演播室的溫度,相當于白露節(jié)氣,俺嚴格遵守“白露不露,長衣長褲”的古訓。
@何兵
官方向青少年推薦書目中,有《閃閃的紅星》一書。書中主人翁,九歲的潘冬子,遇上殺母仇人胡漢三,趁其熟睡在床,在床上澆油,點著火,反鎖房門……在和平和法治年代,官方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教他們打110報警,還是自已放火復仇?請大家理性討論。
@馬云
我特討厭認真工作的人,工作不要太認真,工作快樂就行,因為只有快樂讓你創(chuàng)新,認真只會更多的KPI、更多的壓力、更多的埋怨、更多的抱怨,真正把自己變成機器,我們不管多偉大、多了不起、多勤奮、多痛苦,永遠記住做一個實實在在、舒舒服服、快快樂樂的人。
@薛蠻子
一個士兵愛上一個公主,公主告訴他,如果他愿意連續(xù)100個晚上守在她的陽臺下,她就接受他。于是士兵照做了,他等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第九十九天,士兵離開了。為什么士兵不再堅持最后一天?答案很感人——愛情不能只是一個人的付出。士兵用99天證明愛,用第100天證明尊嚴。
@茅于軾
我因年老,行動較慢,在排隊走路、上樓梯的時候,常常有人搶在我的前面。嚴格講這樣不很禮貌,但我總是心平氣和。因為我并不認為他的搶先一步,就意味著人生道路的優(yōu)先和快捷,恰恰相反,人生道路的成功在于判斷的正確,善于學習,勇于糾錯,而不在于和別人爭先恐后,還因而得罪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