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慶#
@大仙
在中國,長假千萬別出門旅游——沒看到九寨溝,自己先掉溝;沒看到張家界,自己成糾結;沒看到麗江,跟媳婦鬧僵;沒看到西湖,打麻將從此不和;沒看到香格里拉,被管片兒臭罵;沒看到烏鎮(zhèn),看到的是擁擠的戰(zhàn)陣;沒看到三亞,看到的是你丫;沒看到八達嶺,看到的是各種衣領;沒看到故宮,被騙到了舊宮。
@王旭明
2013年國慶,雖然情緒化、行政化,雖然醋意朦朧、有點火藥味,雖然也許不那么邏輯、冷靜和智慧,我仍然給我的祖國獻上呼吁: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為什么我如此聲嘶力竭的高喊,只因為我對這漢語和國學愛得深沉。
02
@老徐時評
普京在APEC上風光無限,過了一個全世界最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生日趴。同時俄羅斯又宣布將保證公民永久享受免費醫(yī)療。國家富強了,普京沒讓官員先富,不僅率先公布財產(chǎn),而且時時處處還利給老百姓。這樣的國家領導人,老百姓能不愛戴嗎?
03
@王志安
給夏俊峰的孩子捐款,是好事。畢竟這是個不幸的家庭。但如果同時也捐款給另外兩位死亡城管的孩子,就更好。案件判決后,就應該盡量選擇寬恕,和解。就應該更多地看到當下的不幸,對于孩子們來講,夏的孩子,兩位城管的孩子,都失去了父親,他們都需要幫助。
04
@長安賣炭翁
我對不起浙江同胞!我沒有轉發(fā)一條水災的帖子。很多災民發(fā)帖求助,但權威媒體卻說水已退,余姚還抓了兩個造謠的網(wǎng)友!如果說南京彭宇案鎖住了公民的良心,兩高解釋則在每個人脖子上亮了一把劍……浙江遭遇了天災,但浙江更遭遇了人禍!或者說,不僅僅是浙江。
05
@王維嘉
關于天安門的垃圾的聯(lián)想:初到美國想不通為什么提倡個人主義的國家民眾很有公德心,而灌輸集體主義的國家的民眾反而冷漠自私?后恍然大悟:尊重個體才能得到個體的尊重。個體對國家社會越有發(fā)言權他們就越會自發(fā)愛護這個國家和社會。沒有個體的尊嚴就不會有自發(fā)的公德,沒有個人的權利就不會有真正的愛國。
06
@老林微評
網(wǎng)友憤慨,中國大部分人不讀書,每天只看娛樂新聞和肥皂長劇。幾億網(wǎng)民中,青少年玩游戲、偷菜、追星;中年人玩QQ聊天、視頻、找艷遇。他們不關心國家、政治和自己的權利,對別人的遭遇無動于衷。明星主持人的一句廢話、生個娃、拍張照轉發(fā)成千上萬,民族,何日方醒?
07
@雷軍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企業(yè)家。我覺得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既要有適應社會和環(huán)境的能力,也要有改變一些東西的決心,是個綜合體。如果一天到晚想著顛覆世界改變?nèi)祟愃欢〞^破血流,他跟這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有入世的東西,還要有出世的東西,要達到一種均衡。
08
@笑多了會懷孕
究竟為什么李琦會獲得今年好聲音的冠軍,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多年,當我一次次地在腦海里翻騰,加多寶、涼茶、好聲音、李琦,他們究竟有著什么樣千絲萬縷的關系,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今天我終于豁然開朗,原來,加多寶、涼茶、李琦都是19畫!
09
@和菜頭
我們離別了故土,在他鄉(xiāng)卻多了重逢的機會。倫敦、紐約、渥太華、布魯塞爾、約翰內(nèi)斯堡……我們在異鄉(xiāng)的街道上興高采烈地說著中文,仿佛昨天才在北京、上海、廣州分別一樣。只是聊到酣處,扭頭用中文請侍者加水的那一刻,才發(fā)現(xiàn)黃昏悄然降臨,自己和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10
@曉玲有話說
當脾氣來的時候,福氣就走了。人的優(yōu)雅關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一個能控制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強大。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shù)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可見:很多時候,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11
@周立波
往往當一個人說“不是我吹牛”這句話的時候,他就開始要吹牛了。往往當一個人說“不是我打擊你”這句話的時候,他就開始要打擊你了。往往當一個人說“不是我批評你”這句話的時候,他就要開始批評你了。往往賣東西的人說“不是我騙你”這句話時,他就要開始騙你了。
12
#幾米指責夏健強抄襲#
@不加V
剛才看了幾十張和幾米的畫幾乎一樣的強強的作品。其中有2幅畫還是張晶上電視節(jié)目里介紹的:一副是夢中相見,說是想爸爸畫的; 另一幅完全是照搬幾米的可不可以不勇敢,當時記者問這都是你想象畫出來的?小孩兒說:嗯。我覺得大人真的教偏了,侵權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樣對孩子好嗎?
@鳳凰網(wǎng)
藝術界人士表示,藝術創(chuàng)造不一定全是原創(chuàng),也可以是在前人基礎上的革新、改良、改造,這也是“對大師的致敬”。如果夏健強的臨摹幾米的畫作算抄襲,那天安門前掛的那幅按照毛主席生前的照片去畫的肖像畫還算不算創(chuàng)作?問題關鍵在于平衡臨摹者和原作者的利益。
13
@中青報曹林
2014年APEC將在北京雁棲湖舉辦,北京市府外事辦主任趙會民說,將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機動車等八項措施。他說:中國人習慣的烹飪,對PM2.5貢獻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潔空氣的工作。昨天說高速發(fā)微信刷微博是擁堵的重要原因,今天說“市民烹飪對PM2.5貢獻不小”,好吧,別放屁了,那東西是重要污染源。
14
@許紀霖
一場百年未遇的大暴雨,雖然沒有給上海帶來可怕的損失,但給照常上學上班的學生和市民帶來諸多不便。學生穿潮濕的衣褲上課,家長送孩子途中的辛苦,不應忽略不計。在人性化、規(guī)范化管理城市方面,上海還應該向香港取經(jīng)。香港一掛8號以上風球,學生市民就不用上學上班。不必等行政部門通知,看電視就行了。
15
@_-冰翼-_
在地鐵里看到幾版勸誡人不要貪腐的公益廣告,無一不創(chuàng)意十足很正能量。很可惜,我只在地鐵里見過類似的廣告,我不禁要問廣告投放者,難道你認為貪腐或正在考慮貪腐的人,都是平時靠擠地鐵代步的屌絲嗎?
16
@戴小京
米國兩黨吵架關了政府的門,河南兩口子吵架摔死了自己的孩子。相同之處是都吵架又都沒能適時妥協(xié),不同之處在于老米仍在法律范圍內(nèi),而同胞卻一怒之下超越了法律底線。前者還能繼續(xù)尋找合適的妥協(xié)點,后者卻已痛失至為寶貴的共同價值。既然沖突和爭吵成為常態(tài),學會尊重規(guī)則、適時妥協(xié)就變得格外重要。
17
@陳淮
房地產(chǎn)長效機制難在哪?難在四個認識上。一是想找到一個政府說了算、指哪打哪的機制;二是想找到一個以調(diào)房價為目標、人為決定房價的機制;三是想找到一個剝奪富人,實現(xiàn)均貧富的機制;四是想找到一個不觸動特權壟斷等既得利益集團、讓百姓承擔代價的機制。啊哈,此情只應天上有吧?這樣的機制哪找去?
18
@東方衛(wèi)視馬波
“房姐”受審不提房,這是說“房姐”的房子沒有一點問題,還是對“房姐”的房子不屑一顧?對于“房姐”來說,房子是無法回避的話題?,F(xiàn)在公眾只是懷疑,并沒有肯定一定有問題;但是否有問題,需要證據(jù)說話。誰也無權讓“房姐”自證房子清白,可若對房子與其持多個證件的關聯(lián)不去探尋,那必然是個問題。
19
@王朔有話說
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己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jīng)常改變信仰。
20
@木子老龍
深夜路過一條巷子,突見路邊自動售賣機前,有人在焚香叩拜,嘴里念念有詞。我上前詢問,他說感謝售賣機送他面包和可樂,養(yǎng)活了他。我驚問:那不是因為你先喂他硬幣嗎?他望著我,說:是啊。我們四目相對,各自驚疑不定,四周的空氣充滿尷尬的味道。我終于忍住了想說的話,離去時輕聲祝福他:國慶快樂。
21
@瘦馬
一位相貌不俗的中國女子到30歲還沒遇見心儀的男子。有一天,一位法國男人見到她,對她說:我想請你劃船。她覺得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他們騎著自行車來到一處水岸,法國男人指著岸邊的一艘游艇說:就是它。婚后她問他:明明是你的游艇,干嘛要說劃船呢?他說:我想找到最樸素的愛情。
22
@老聶說事
山上廟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鋪在山路上的石階開始抱怨:“大家同是石頭,憑什么我被人蹬來踩去,你卻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當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階,而我經(jīng)歷了千刀萬鑿之后,才有了現(xiàn)在的形狀!” 今天的坎坷,是為自己塑造未來。
23
@長沙羅剛
諾貝爾獎將陸續(xù)揭曉,村上春樹又成熱門人物。即便大熱易死,即便村上春樹今年再次沒有獲獎,他寫的書不少人還是非常癡愛。我們還是少看一些殘酷少看一些愚蠢事件,多接觸點積極樂觀又充滿細膩情懷的都市情緒吧,這就是其書的意義。
24
@溫儒敏
現(xiàn)在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很普遍,小學低年級的課都提前學了,到了小學又要從頭學一遍,或層層加碼,孩子們自然會厭倦學習。從發(fā)展心理學來看,這是典型的拔苗助長,會干擾正常發(fā)育。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或總把自己孩子想象成天才,而不會想到“提前競爭”可能傷害孩子。
25
@撒韜
把手機拿開兩三個小時不刷微博朋友圈打游戲,這是檢驗友情愛情的當代標準。
26
@華生2010
胡潤財富榜上最大六位女富豪有五位是地產(chǎn)商。所以上次我說地方政府與地產(chǎn)商成了房地產(chǎn)盛宴的主賓,不用說主人當然更難辭其咎。現(xiàn)在的新潮流又是名企都搶著辦銀行了。問題是如果我們的利益導向不是激勵勤勞智慧創(chuàng)新致富,而是尋租總能發(fā)大財,麻煩恐就不遠了。
27
@霧滿攔江
這個,最近公知陣營一敗涂地呀,抓的抓跑的跑,還有的轉型小清新,左派人士喜大普奔。有人擔憂這樣下去會不會走回頭路,這個可能性太小。須知權力的天敵有兩個,財富與智慧。權力若不能徹底摧毀此二者,勢必淪為二者的附庸,知道這個規(guī)律,就知道時代在向哪個方向行進,此時的耐心靜守,相信不會失望。
28
@盛大林
看到新聞——“網(wǎng)傳白巖松等被杜撰語錄”?!熬痈呗曌赃h,非是藉秋風”——自己“居”的不高,就想傍高人;不是“藉秋風”,但想“借名氣”!為了傳播效果,犧牲著作權——原創(chuàng)者的用心不可謂不苦。
29
@余世存
作家張宇光先生在鄉(xiāng)村做了大量調(diào)查后說,我們的開發(fā)熱跟歷史上“改土歸流”一類的運動相類似,都是對資源的超經(jīng)濟控制和盤剝。找到當代社會跟歷史的結構性聯(lián)系也是知識人的責任,唯有作此揭示,我們才知道自己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充當?shù)慕巧?,歷史也才有真正的進步契機。
30
@糗事百科
對于跟女友逛街的男人們,所有的店鋪在他們眼里只分兩種:一種是有凳子的,一種是沒有凳子的。
31
@司令本
這個國家最讓我心悸的,不是國家機器任意妄為,而是占據(jù)主流力量的普通人紛紛告訴你:這個國家就是這樣的,你改變不了的,習慣了就行。他們可能是你的同學,同事,朋友,親人,愛人。只要自己不被傷害,他們可以容忍任何人被傷害。
32
@奮壹
張愛玲有一次問她的朋友如何翻譯“ I love you”,有人翻譯成“我愛你”。張愛玲說,文人怎么可能講這樣的話?“原來你也在這里”,就足夠了。劉心武有一次問他的學生如何翻譯“I love you”,有人翻譯成“我愛你”。劉心武說:研究紅學的人怎么可能講這樣的話?“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就足夠了。
33
@椿樺
毆打記者的帽峰山“皇宮”違建者,一人擁有三個身份證。這社會,同時有多個戶口者,大概不在少數(shù)。這些人為中國人口的被增長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究竟是他們太牛,還是有關部門太熊,抑或是其中存在某種交易?身份造假亂象,怎一個亂字了得?
34
@仝宗錦
國際教育機構巴樂基GEMS財團10月5日發(fā)布了“教師地位指數(shù)”報告書,中國教師總分100分居榜首。這個研究至少不符合我的生活經(jīng)驗,例如我回老家說起自己在學校教書,經(jīng)常會聽到人們惋惜為啥沒去當公務員;而我在美國的時候,聽到人們說起教授這職業(yè),幾乎沒有不表現(xiàn)出敬意的。
35
@曾宗圣
銀行家的兒子問爸爸:“爸爸,銀行里的錢都是客戶和儲戶的。那你是怎樣賺來房子、奔馳車和游艇的呢?”銀行家:“兒子,冰箱里有一塊肥肉,你把它拿來?!眱鹤幽脕砹?。“再放回去吧。”兒子問:“什么意思?”銀行家說:“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
36
@刑法韓友誼
據(jù)稱遺產(chǎn)稅要出臺,本意為平抑貧富,不使階級固化。但是80萬的起征點對應今天的房價,讓人懷疑這對有避稅門路的富豪無影響,而只成為對中產(chǎn)的盤剝。最終不是平抑貧富,而是讓絕大多數(shù)人回歸貧困。其次,平抑貧富不應是向下的平等,更應是提升每個人的福利,稅收上去,會落下來嗎?
37
@信???/p>
愛麗絲·門羅說:我趁孩子們午睡時寫作。孩子們還小時,我的寫作時間是在她們上學后。后來我們開了間小書店,我在家里呆到中午,本應做家務,可我用來寫作。后來不用每天都去書店,我就寫到家里人回家吃午飯,他他們吃完午飯離開后。然后開始做家務,爭取在晚飯前把事情做完——真是家庭主婦界的楷模!
38
@風月蘭臺令史
美國記者弗里德曼說:發(fā)明了造紙術、火藥、煙火和指南針的民族,怎么突然變得只會組裝iPad了呢?中國缺失的不是創(chuàng)新文化,而是信任。當社會存在信任時,就會出現(xiàn)持續(xù)創(chuàng)新,因為人們有安全感,敢于進行冒險,做出創(chuàng)新所需的長期承諾。有了信任,人們就不會害怕自己的創(chuàng)意被盜取,愿意分享,愿意合作。
39
@灰鴿子銀水
并不是說女人的智能低于男人:由于文化的結果,很多女人在成長中就被鼓勵遠離包括科學和政治在內(nèi)所有有關權力的活動,她們養(yǎng)成了旁觀的習慣:對細節(jié)的敏感(熱愛八卦和推理)。她們比男人更善于發(fā)現(xiàn)說謊者。但是,當一個場合全是說謊者,政客工作的實質(zhì)是不說謊的情況下騙人,這個能力就出現(xiàn)了問題:她們無法判斷自己在何方投入感情,但是政治又或多或少的逼迫人們選擇情感立場:因為政治就是日常生活的未來。她們中間很多人,只好憤怒地、情不自禁地、選擇了臺面上表現(xiàn)得最帥的那個。
40
@張泉靈
有好古者,家資巨萬,置名器數(shù)件,求博學者鑒之。但疑為贗品,好古者勃然拂袖而去,斥之偽學者。久之,言路閉塞,奉為上賓者無不贊其目光銳利、出手豪闊。一時,方圓百里制假者晝夜開工,謝天賜冤大頭。天下真沒有比閉眼睛夸人更簡單的事了,可大都聽著四周千篇一律都是贊聲時并不覺得危險,受用得很。
41
@口袋野史
胡雪巖因不會說官話,于是娶了會官話的羅四太太做賢內(nèi)助;李鴻章聽因不懂孫中山的廣東話而不理他,于是孫中山走上革命之路;光緒皇帝召見梁啟超,因聽不懂他的廣東話而對他大失所望,于是只賞他小小的六品銜;毛澤東去北京做圖書管理員時因一口湖南話而自信受挫,于是回家創(chuàng)業(yè)參加革命。歷史告訴我們:一定要學好普通話呀!
42
@里八神
開始想很酷,后來想很酷地掙錢,再后來就只想掙錢,這是必經(jīng)的三步。
43
@思想史略
杜魯門的外孫一直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才從課本上知道外祖父曾經(jīng)是美國總統(tǒng)。他回家質(zhì)問他的媽媽,你怎么從來沒跟我講過外祖父是總統(tǒng)?媽媽跟他解釋,沒什么可講的,每個美國人,只要他對美國有份責任感都可以去競選總統(tǒng).——權力的本質(zhì)是責任,這是我們最缺乏的人文意識的解讀。
44
@講句良心話
大學心理課上,白發(fā)蒼蒼的老教授問:“哪位同學能解釋什么是良心?” 一同學答:“良心是我心里一個三角形的東西。我沒有做壞事,它便靜靜不動;如果我干了壞事,它便轉動起來,每個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壞事,每一個角都磨平了,也就不覺得痛了。
45
@信海光
人一生每七年要換個圈子,就像蟬蛻皮,隨著進步與變化人人都要新生。我覺這很順應自然。但社交媒體出現(xiàn)打亂自然規(guī)律,把一生各圈子重串一起,本相忘于江湖的人又重聚,同學會老友會多起來,舊情重燃同時,羨慕嫉妒恨也多了,調(diào)查說三成人在使用社交媒體后對生活更不滿,那些只潛水者受負面影響最深。我信。
46
@周國平
看見一個人,你是不是喜歡,遇見一件事,你是不是贊成,一開始你是會有一個直覺的,你要相信這個最初的直覺,它往往是正確的。你要記住,直覺是你的天性和全部經(jīng)驗在瞬間發(fā)出的聲音,而觀念多半是接受社會成見和他人意見的結果。所以,理應直覺優(yōu)先,盡量不從觀念出發(fā)看人處事。
@熊培云
比壞包括兩方面,一是別人壞,你更壞。別人打你一巴掌,你踹他一腳;別人打你一拳,你就捅他一刀。另一種是本來自己有良知美善,看別人不用它,你也不用;看別人逃避,你也逃避。一說到不扶老人,就不扶了,這非常糟糕。書店里教人怎樣世故圓滑、心狠手辣的書,卻偏偏是許多人心中的小憲法。
@易中天
你問當下中國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線。這很可怕。比方說,腐敗變質(zhì)的食品,也敢賣;還沒咽氣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車也敢開;明明里面住著人,那房也敢拆。還有“共和國脊梁”這樣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獎多么野雞,多么山寨。
@王利芬
到現(xiàn)在為止,我發(fā)現(xiàn)只有三件事情是做了極少有人后悔的:第一,鍛煉了身體。第二,創(chuàng)業(yè)了,無論成敗。第三,孩子生下來了。第一件事情是為你的人生打基礎,第二件事情是讓你認知真識的世界和人生,第三件事情是給你生活的想像和希望。
@茅于軾
我認為保護富人窮人才能致富。反對的人認為打倒富人窮人才能致富。困難在于打倒富人后致富的窮人要不要保護起來。對某個人而言最理想的是先打倒富人,等自己變富以后再來保護富人。但是各人致富的時候不同,到底應該哪一天開始保護富人就是一個難題。所以只能是現(xiàn)在就保護每一個富人,并幫助窮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