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實現(xiàn)大學的人性化管理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的推動了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從柔性管理的概述著手,分析了當前柔性管理中的問題,重點探討了合理應用柔性管理,提高大學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目的是為柔性管理在大學管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柔性管理 大學 學校管理 人性 以人為本 問題 積極性
近年來,大學教學管理改變了以剛性為主的管理方式,開始采用以人為的柔性管理策略,真正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校教師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為學校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柔性管理的概述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柔性管理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校工作開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該管理方式是以人們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規(guī)律的研究為基礎,使被管理者在心中形成潛在的說服力,并運用組織意志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柔性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強調人性化,可見在柔性管理中,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同時是管理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依據(jù)人的心理需要和行為特征進行的管理,具有內在的驅動性、影響的持久性以及激勵的有效性。就大學生而言,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采用剛性化的管理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和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這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柔性化管理,尊重了學生的情感和內心感受,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大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教學管理對學生的發(fā)展和學校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平臺,但是在實際的大學教學管理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缺乏人本性和情感性
大學管理是一個嚴密的組織結構,采用嚴厲的管理制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這就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處于完全的被管理地位,難以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制約了學校先進管理理念的形成。
(二)缺乏靈活性和個性化
在大學的教學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管理過程繁瑣復雜,不僅增加了教師教學管理的負擔,也對其創(chuàng)造性產生了一定的束縛。此外,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將許多不宜量化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如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這就使學校的教學管理缺乏靈活性,導致學校教育工作失去活力。
同時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渴望尊重與理解,因此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難以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起到了阻礙作用。
(三)使學校教學管理出現(xiàn)功利性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要求戒躁戒躁,遠離功利,但是在實際的學校教育管理中,教師為了符合評選的條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付各種考核,出現(xiàn)急功近利和心態(tài)浮躁的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惡性競爭的現(xiàn)象,對學校的建設和教師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三、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需要在大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其中柔性管理就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突出重視學生的個性需要,追求尊重人、理解人和培養(yǎng)人的目標,將人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主體。首先要堅持教師的主體地位,做到以教師為根本,通過激勵手段調動教師開展教學和進行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實現(xiàn)大學的教學目標和科研目標貢獻力量。因此要重視教師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進而不斷完善自我,為教師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管理平臺。其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調動學生學習和管理的積極性,為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可見,在學校教學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真正的尊重每一位教師和每一個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符合柔性管理的基本要求,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發(fā)揚民主精神
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不單單是學校相應部門的工作,更是每一位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的共同責任,因此在柔性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要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民主意識,激發(fā)起主人翁和責任感,引導其自己的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其次要加強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化,使學生和教師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有明確的認識,形成一定的學校歸屬感。此外,搭建師生共同決策平臺,建立和完善保證師生充分參與學校管理的各種決策和咨詢機構,從制度上保證師生對學校管理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是當前大學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
(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柔性管理的基本方法是非強制性的,即引導學生用公共意識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是一種自覺的管理方式,因此為了提高柔性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中,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工作的核心,對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在日常的學校教學管理中,突出校園的人文內涵,創(chuàng)設和諧的人文理念,為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優(yōu)良的文化土壤。
結束語:總之,柔性管理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柔性管理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柔性管理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校的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陸永明.高校教師管理中的柔性管理[J].高教論壇,2011(12)
[2]阮文杰.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探討與實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05)
[3]李超.淺議柔性管理在普通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