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荊棘鳥》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作品,被譽為澳大利亞的《飄》。這部長篇小說巧妙了運用了象征手法,以主人公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雖然小說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與荊棘鳥沒有任何聯(lián)系,但我們從人物的人生經歷與情感歷程中,能發(fā)現(xiàn)隱藏在背后的深刻意義。本文在細讀《荊棘鳥》文本的基礎上,通過小說主要人物來分析其象征意義。
關鍵詞:《荊棘鳥》 象征意義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作品,屬于家世小說,被譽為澳大利亞的《飄》。這篇小說開篇引用荊棘鳥的故事,從帕迪攜妻子菲奧娜和七個子女從新西蘭遷居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牧羊場開始,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孫女賈斯汀在倫敦確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愛情歸宿結束,講述了克利里家整整三代人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歷程。作者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看起來與荊棘鳥沒有任何聯(lián)系,但是當我們回過頭來深入思考時,就會發(fā)現(xiàn)其背后蘊含的深刻含義。荊棘鳥象征著人類的一種追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
一、《荊棘鳥》的象征意義分析
荊棘鳥從離開巢穴開始,就致力于尋找一根最長最尖的荊棘,找到后以生命為代價唱出最動聽的歌,即用最慘重的代價換取最美好的東西,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作者借用“荊棘鳥”矢志不移的追求精神與忍受苦難的毅力,象征人類為了實現(xiàn)美好和幸福而付出的巨大犧牲和 經歷的極度痛苦。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一棵荊棘樹,他們一生為了尋找這棵樹,像荊棘鳥一樣堅持不懈、義無反顧。梅吉的荊棘樹是拉爾夫,拉爾夫的荊棘樹是上帝,帕迪的荊棘樹是菲奧娜,而菲奧娜的荊棘樹是帕吉漢,朱絲婷的荊棘樹是演員事業(yè)及大城市的奢華生活還有戴恩,而戴恩的荊棘樹卻又是上帝。
1.梅吉是一只荊棘鳥
對梅吉來說,她胸中的荊棘就是她對真愛的追求。她是一位美麗單純的姑娘,從小就向往婚姻、孩子,希望長大能擁有這些。梅吉雖然知道教士是不能結婚的,但她還是用自己巨大的勇氣挑戰(zhàn)命運的安排,她把拉爾夫看作是生命的全部,在她看來,為了這份愛她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拉爾夫為了自己的野心,為了上帝拋棄了梅吉。梅吉后來嫁給了盧克,產下女兒朱絲婷后心灰意冷,到人丁稀少的島上修養(yǎng),拉爾夫的情欲戰(zhàn)勝了理智,在這里他與梅吉完全融合了。這一刻梅吉戰(zhàn)勝了拉爾夫的上帝,雖然是短暫的,但她得到了她與拉爾夫的兒子——戴恩。梅吉很明白自己追求幸福的障礙所在,拉爾夫神父曾說:梅吉有完美而純潔的女性角色,她將服從她女性的命運。但梅吉為了追求幸福違背了大眾的愛情觀,雖然她的結局是悲慘的,但她從開始就堅持不懈與自己的命運做斗爭,艱難的生活歷程磨煉了她,她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轉變了她對生命與死亡的看法與態(tài)度。梅吉四歲時,玩具被哥哥搶走,她只能放聲大哭;當她面對弟弟的死亡時,她能做的只有流眼淚。這時的她,情感是很脆弱的,但經歷了生活的艱辛后,面對兒子戴恩的去世,她能堅定的面對死亡,表現(xiàn)出超乎尋常的平靜。梅吉是一只真正的荊棘鳥,她用鮮血澆灌著愛情,當她意識到對拉爾夫的愛情,就義無反顧的去爭取、抗爭,這是她不屈的性格和自我獨立精神的體現(xiàn)。
2.拉爾夫是一只荊棘鳥
拉爾夫外貌出眾、氣質非凡、博學多才、機智靈活,他是近乎完美的男性化身,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對拉爾夫來說,他的荊棘是上帝,在尋找的過程中充滿著艱辛。拉爾夫神父是教士與男人的矛盾結合體,他致力于追求完美無暇的上帝,為此要拋棄所有的世俗欲望,雖然他對上帝也存有疑慮,但還是依然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他成為一名虔誠的神職人員,一生為了上帝而獻身。但就在他要無限接近上帝的時候,他遇到了愛情,美麗的梅吉喚醒了他的人性,情欲開始蘇醒,可是拉爾夫明白,他是教士,是世人與上帝之間的橋梁,他必須忠誠于上帝,不能跨越這條鴻溝。他游走于神性與人性之間,在權力與愛情之間徘徊,任何一方他都難以割舍,既不能成為一個純潔完整的教士,又不能做一個真正的愛人。他一次次與幸福擦肩而過,親手鑄就了自己的悲劇,成為悲劇的犧牲品。最后他終于明白他對梅吉的愛是那樣的深,是超越了自己的想象的,明白了愛上帝和愛梅吉是不相沖突的,但這個過程卻充滿著艱辛。
3.帕迪是一只荊棘鳥
帕迪誠摯地愛著自己的妻子,即便她在入嫁之前就已經有了孩子。對他來說,菲奧娜毫無疑問是他的荊棘。也許他不懂愛情,他只是覺得這么漂亮的女人嫁給自己,是幾世修來的福氣!他愛他的妻子,看到妻子開心便感到幸福,盡管他對弗蘭克沒有父親的感覺和愛護,但當他知道菲最愛的孩子是弗蘭克的時候他他寧可每日和弗蘭克吵架也不愿趕他走,直到弗蘭克真的在一次和他吵架而離家出走后,他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如果菲奧娜知道了,該是多么的絕望!然而,就是這么一個深深愛著妻子的人過早離世了,而他最終也得到了菲奧娜的愛。
4.菲奧娜是一只荊棘鳥
菲奧娜是梅吉的母親,是小說中最具個性沖突的人物。她出身名門,漂亮端莊、孤傲神秘,沒有人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少女時期她迷上了有婦之夫帕吉漢,并生下了私生子弗蘭克,但帕吉漢為了向上爬拋棄了她。這對菲奧娜的家族來說,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情,為了維護家庭聲譽,她被逼嫁給了一個沒有見過面的木工帕迪?;楹蠓茒W娜過著冷漠的生活,她對帕迪除了感激之外什么也沒有,對帕迪和她與帕迪的孩子都是冷漠的。拉爾夫想讓她多關注梅吉,但她無動于衷,她知道梅吉的命運會怎樣。菲奧娜用冷漠與現(xiàn)實對抗,她的痛苦來自于無法改變命運,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使她生活在壓抑之中。對菲奧娜來說,帕吉漢就是那根荊棘,深深刺進了她的心。
5.朱絲婷是一只荊棘鳥
朱絲婷是梅吉的女兒,她與菲奧娜、梅吉不同,她不像上輩致力于追逐得不到的愛情,而是認為根本不需要愛情。她從母親、外祖母身上看到了愛情帶來的累累傷痕,她作為梅吉愛情的犧牲品,是梅吉痛苦的見證。她對擇業(yè)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竭力抗拒愛情和婚姻。朱絲婷生活在女權主義運動背景下,她選擇走出家鄉(xiāng)的大牧場,到大城市當一名演員。朱絲婷挑戰(zhàn)傳統(tǒng),淋漓盡致的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她把自己全部的愛都投入到弟弟戴恩身上,這體現(xiàn)了她性格的叛逆,她把戴恩看作是她的一切。但上帝把戴恩帶回了他的身邊,這給朱絲婷帶來了沉重打擊,也引導她從情感的陰影中走出來,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對朱絲婷來說,大城市的奢華、演員事業(yè)、戴恩都是她的荊棘樹,她為了他們不懈的追求,經歷了種種磨難。
6.戴恩是一只荊棘鳥
戴恩是梅吉和拉爾夫愛的結晶,是整本書中最能表現(xiàn)荊棘鳥精神的。他胸中的荊棘是上帝,他準備隨時跟隨上帝。他18歲意識到不可能得到愛情,決定做一個牧師投身于上帝。對戴恩來說,除了想做一名牧師,他沒有其他的愿望。他深愛著上帝,覺得上帝是他的一切,只有上帝才能占據(jù)他的整個心,只有為上帝獻身,才能獲得更美好的生活??梢哉f,戴恩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他的悲劇命運。他本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的,他是一名天主教神父的私生子,是不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所認可的。所以為了保護戴恩,梅吉竭力掩飾他的真實身份。童年時由于自己英俊的外表,他吸引了大眾的目光,但他把此看作是一種苦惱,他覺得沒有人理解他。后來戴恩在拯救他人時溺水身亡。戴恩的死是命中注定的,他是梅吉從上帝那偷來的,遲早都要回到上帝那里去。
二、《荊棘鳥》的啟示
《荊棘鳥》巧妙的運用了象征手法,構造了永恒的創(chuàng)作母題——期望與追求,小說中主要人物的命運都如同荊棘鳥般充滿著痛苦而又無怨無悔的把荊棘刺入自己的胸膛。女主人公梅吉處在社會底層,與上帝的抗爭尤為艱難,她明知道行不通,還要去抗爭,她為愛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然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充滿了艱辛,承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但她一直勇敢的面對生活,面對周圍的一切。小說中的拉爾夫、菲奧娜、朱絲婷、梅吉、帕迪、戴恩等都是荊棘鳥,他們?yōu)榱藢崿F(xiàn)美好的事情,頑強的與不可抗拒的命運相抗爭,把又長又尖的荊棘刺入胸膛吟唱著美妙的樂章。小說的終極意義在于,現(xiàn)實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只荊棘鳥,都在不停的尋找著自己的荊棘樹,所有的快樂都是建立在忍受了極大痛苦的基礎之上的,那就是說一切有深度的體驗都是以痛苦和堅韌為代價的,付出的代價越高,體驗的越強烈,正是在這種極度的痛楚中實現(xiàn)精神世界的升華。
參考文獻:
[1]李慧.《荊棘鳥》的象征手法所體現(xiàn)的生命美學[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6)
[2]李敏.《荊棘鳥》的象征意義剖析[J].文教資料,2012(2)
作者簡介:楊燁(1983.06-),男,漢族,安徽青陽人,安慶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