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jīng)濟法概論是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的一門選修課,而案例教學法是法律課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針對該課程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案例,注意把握案例的選取和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經(jīng)濟法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經(jīng)濟法概論;案例教學法
經(jīng)濟法概論是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的一門選修課。其主要包括法學基礎知識、經(jīng)濟主體法,經(jīng)濟主體行為法、經(jīng)濟秩序管理法、宏觀經(jīng)濟調控法、經(jīng)濟仲裁與訴訟法六大塊內容。這些內容大都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就要求該課程的教學應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做到以案論理、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避免空泛說教。由于案例教學能較好地體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能彌補教科書說理抽象的缺陷,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有利于開發(fā)學員的智力,提高學員實踐決斷能力,因此,案例教學法是適合經(jīng)濟法概論教學特點的有效方法。筆者以經(jīng)濟法概論為例,談談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起源和特點
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哈佛大學主要的教學方式,廣泛應用于各種專業(yè)課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指圍繞教學目標,教師將實踐中采集到的真實事例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適合講解和分析法理的案例,供學習者分析、思考、討論并作出各自判斷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啟發(fā)學員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經(jīng)濟法概論的教學亦應結合學科特點正確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應用案例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以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二、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概論》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要求的具體化,是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它規(guī)定著教學活動的發(fā)展方向和運行軌道。因此,要開展輔導教學活動,首先就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有效解決輔導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員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解決什么問題、培養(yǎng)什么能力的目標指向問題,也才能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合理確定教學內容以及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二)設計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準備工作的核心就是設計案例。那么如何設計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案例呢?首先,選用已有的現(xiàn)成案例。包括主教材、輔導書上的案例,其他教科書中的案例,人民法院的典型判例,法制周報、人民法院公報等報紙雜志上登載的案例。第二,自己編寫案例??梢岳枚喾N渠道收集、積累素材,再結合教學目標對素材進行提煉、加工,編寫成文。最后,將選用的案例編制成電子教案。
(三)教師介紹案情
在介紹案情時,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將其案例通過電腦控制的投影儀展示出來。接著,教師用清晰而標準的普通話向學生介紹案例。介紹時,注意運用感情及抑揚頓挫的音調來體現(xiàn)案例中的重點與非重點,并對下一步學員自主學習討論進行提示和引導。
(四)學員自主學習討論案例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師生之間、學員之間自由討論、相互辯論,在民主、活躍、熱烈的合作學習氣氛中,探討、剖析滲透在案例中的問題、根源及隱含的理論。在學習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控制討論的節(jié)奏。如在討論出現(xiàn)冷場時,要及時提出啟發(fā)性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不同意見相持不下時,要善于化解僵局,使討論繼續(xù)下去;當出現(xiàn)背離正題時,要及時把討論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五)教師總結
通過師生的互動和學習討論,最后,由學員總結歸納出案例材料所反映的抽象理論,得出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點評和作結語。
三、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概論》教學過程運用的效果
案例教學實踐證明,把案例教學應用于經(jīng)濟法概論教學改革中,其教學效果和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一)有利于以案論理
案例教學要求教師組織引導學員對每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使學員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這樣即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變得通俗易懂,又可引導學員概括出案例所隱含的理論,強化了經(jīng)濟法概論學以致用的功能。
(二)有利于教學相長
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呈雙向互動關系,學生唱主角,教師唱配角。教師通過案例教學通盤設計,鋪路搭橋,引導學員進行案例討論,形成師生間、學員間、小組間的多向交流與互動,從而促進學員動腦動口,大膽求異,質疑探索,提出新思想、新觀念,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有利于開發(fā)智能
案例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一方面培養(yǎng)學員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評價的能力,開發(fā)學員的辯證邏輯思維能力,使學員的邏輯思維更具嚴密性、清晰性和連貫性;另一方面,學員身臨其境,針對某一情況做出具體的決斷,并將其應用到有關法制實踐中去,鍛煉與培養(yǎng)學員準確果斷的決策能力、巧妙靈活的協(xié)調能力、足智多謀的應變能力及另辟蹊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有利于藝術形象地表現(xiàn)教學內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案例教學能夠將枯燥、深奧、龐雜的教學內容結構化、動態(tài)化、形象化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具有直觀、形象、可操作、刺激信號多樣及易交互等特點,從而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藝術性,也有利于激發(fā)學員學習的興趣。另外,把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入案例教學設計中,促進了教學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最佳組合,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獲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四、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概論》教學過程運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案例教學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更新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改進了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形式,但有時采用案例教學法未必就可以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學中還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一)案例的選擇應具有典型性和相關性
教師對所講述的案例要精心安排,緊扣教材中的知識點。不能主觀臆造脫離實際的教學案例,按照實用性、相關性、典型性的原則進行加工整理。
(二)案例教學法與其它教學法、教學手段相輔相成
案例教學法不是萬能的,應該與實地調查法、實習法等相輔相成,教師應針對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的,選擇不同教學方法。另外,在案例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聲音、動畫、圖像與案例融為一體,增強輔導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率。
(三)案例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案例教學重在學生參與,在授課中,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進行討論。教師是引導者、催化者、傾聽者。學生才是主角,通過案例分析讓學員掌握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并給學生留有一定的余地。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有效地激發(fā)學員的積極性,增強學員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鴻浩.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教學中實施的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8(7).
[2]劉培強.案例教學法在經(jīng)濟法概論課程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7(23).
[3]劉維蓉.胡期麗.案例教學法在貴陽中醫(yī)學院《經(jīng)濟法概論》課程中的運用和探討[J].職業(yè)教育,2012(10).
作者簡介:
李娜(1979—),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講師,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惠向紅(1978—),男,陜西鳳翔人,碩士,講師,西安外事學院人文學院法律系教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