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出鏡
石薇 華西婦女兒童醫(yī)院婦產康復科,診療范圍:產后盆底康復、腹直肌分離、子宮收縮不良、乳腺炎、產后關節(jié)肌肉疼痛、輕中度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各種尿失禁、盆腔炎。
產褥期是指產婦自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至全身各器官(乳腺除外)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tài)所需的一段時期,一般為6 周。在此期間.母體各系統(tǒng)變化很大,子宮內有較大的創(chuàng)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產褥期這段時間,在我國民間俗稱“坐月子”。
產褥期的飲食誤區(qū)
產褥期是女人一生中較為特殊的階段,合理的飲食、心理、行為對產婦的身體各方面的恢復及嬰兒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在產褥期內,婦女吃的食品過分單一,易造成營養(yǎng)結構的紊亂及營養(yǎng)成分的缺乏。大部分產婦禁食硬、冷、酸食物,有的家屬及產婦認為蛋白質的攝入越多越好,有些產婦每天的飲食幾乎全是雞肉和雞蛋,個別產婦一頓能吃十幾個雞蛋。甚至有家屬及產婦認為水果蔬菜是生冷食物,不宜攝入。有些認為產褥期攝入魚類,易導致感染,不利于切口愈合,這些觀念及行為過多地限制了產婦的飲食,易造成母嬰營養(yǎng)缺乏,甚至可造成產婦營養(yǎng)性貧血等。
秋季來臨,氣溫逐漸降低,根據(jù)中醫(yī)天人合一的理論,人機體此時的氣血各方面也處于一種血燥氣虛狀態(tài),那么處于產褥期的婦女經過生產后,氣血非常虛弱,普遍存在貧血的問題,加之受秋季干燥氣候的影響,因此產后飲食應如何圍繞補血思想來搭配,顯得非常重要。
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四川大學華西附二院婦科康復石薇主治醫(yī)生這樣講道:產后補血主要思想以食補為主,適當藥補。動物類補血為主,葷素結合,食物應多樣化。懷孕期應開始補充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動物類:如肝、腎、血、心、肚等動物內臟,含鐵特別豐富,而且吸收率高。其次為瘦肉、蛋黃、河海產品,如魚子、蝦子等動物性食物。植物類:植物性食物中,以紫菜、海帶、黃豆、黑豆、豆腐、紅棗、黑木耳等含鐵高,但吸收率沒有上述動物性食物高。協(xié)同補充:植物性食物,如能同肉類或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共同進食,可大大促進鐵的吸收。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如瘦肉、蛋等,可促進鐵的吸收。
此外,適當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如韭菜、芹菜葉、柑桔、獼猴桃、番茄、大棗、柑以及其他各種新鮮蔬菜等。維生素C可大大促進鐵的吸收。還可以食用“鐵”強化食品,例如“鐵”醬油,強化“鐵”的豆?jié){、奶粉、米粉等。
在烹調方法上需注意的問題,葷素、果蔬搭配,能提高植物性食物內鐵的吸收率,而且新鮮水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C,也可以增加鐵的吸收。如黑木耳炒肉末,可提高黑木耳的鐵吸收率;將豬血與豆腐加醋做成酸味湯,血和醋均使豆腐中的鐵吸收率增加。應注意的是,食用含鐵多的食物時最好不要同時食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菠菜、莧菜、鮮筍及濃茶,以免結合成不溶解的鹽類,妨礙鐵的吸收。
從思想上重視貧血
純母乳喂養(yǎng)也是導致產褥期貧血的主要影響因素,由于每日自乳汁排出的鐵約為15 -110 m g, 如果產婦攝入鐵量不足, 就會導致貧血不易恢復。因此,每日保證產婦足夠的攝入鐵量,才能有效減少貧血的發(fā)生。
石薇老師講,婦女在孕期及哺乳期每日需要鐵18毫克。一般膳食每日含鐵15毫克左右,但只能吸收其中的十分之一,其余來自對破壞后紅細胞中的鐵的再利用。妊娠婦女由于擴充血容量及胎兒需要,約半數(shù)孕婦患缺鐵性貧血,分娩時又因失血丟失約100-200毫克鐵,哺乳時從人乳中又要失去一些。
部分孕產婦認為妊娠及哺乳期間用藥對胎兒及嬰兒有害并能影響乳汁分泌等, 也有部分因為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較大而停用, 導致孕產期貧血的用藥率不高,尤其是輕度貧血患者藥物依從性更差。那么,產褥期如何合理選擇補鐵的藥物呢?
石薇老師說,通常醫(yī)院處方的藥中,有針對貧血的力蜚能(多糖鐵復合膠囊),輕度貧血一次150mg,每天一次;中重度貧血一次150mg,每天兩次。力蜚能副作用很小,胃腸反應幾率低,患者依從性好,經過臨床的大樣本和長期的使用反應很好。
在這一階段,鐵的補充對人體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廣大產婦忽視,我們應該從思想引起上重視,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貧血的發(fā)生。
秋季補血藥膳
補血藥膳在藥膳搭配上,還需要注意行氣活血,祛痰化濕,才能補而不滯。還要兼顧寧心安神、補益肝腎。為此,推薦幾款適合產褥期婦女在秋季補益氣血的藥膳。
養(yǎng)顏補血阿膠雞湯
【功效】健脾、去水腫、養(yǎng)血,適合貧血、水腫、痰多、臉色蒼白的產婦。
【材料】帶皮冬瓜750克、阿膠5克、黃芪5克、雞1只、豬瘦肉200克、香菇(冬菇)10個、紅棗15枚、生姜2片、鹽適量。
【作法】
1.雞、豬瘦肉洗干凈后切片,飛水。
2.香菇去蒂、泡水三小時或一個晚上(香菇水千萬不要倒掉)。
3.紅棗去核備用。
4.冬瓜連皮切塊。
5.把水煮滾,加入雞、瘦肉、紅棗、香菇、阿膠、黃芪連同香菇水、姜,用大火煮十分鐘,再轉文火煮二個小時,然后再加入冬瓜連皮塊煮三十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紫菜排骨湯:
【功效】明目養(yǎng)血、養(yǎng)心安神。
【材料】紫菜五錢、紅蘿卜1個、枸杞10克、桂圓肉10克、排骨500克。
【作法】
1.排骨洗干凈,飛水。
2.紫菜用清水洗干凈,紅蘿卜切粒、桂圓肉洗凈。
3.水煮滾,放入全部材料,大火煮十分鐘,轉文火煮二個半小時,加入少量鹽及枸杞調味即可食用。
三、鯽魚補血湯
【適用】身體虛弱、浮腫、眼花、臉色蒼白、精神不振的產婦應該喝此湯。
【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補血生乳。
【材料】黑豆200克、生姜兩片、紅棗10粒、鯽魚1條、陳皮1小塊、鹽適量。
【作法】
1.鯽魚去鱗、鰓、鰭、內臟清洗干凈,加少許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豆去瓤粒并清洗干凈,放入鍋中不必放油,炒至豆衣裂,再用清水洗干凈,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干凈,備用。
4.水沸后,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十分鐘,再轉至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后放入鯽魚,煮三十分鐘后加入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