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建筑工程中廣泛應用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這就促使鋼筋的應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該文以某學生公寓樓工程為例,詳細介紹了鋼筋工程施工方法與技術要求。
關鍵詞:鋼筋工程 施工方法 鋼筋綁扎
中圖分類號:TU75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a)-0119-01
本工程為2棟學生公寓樓,總建筑面積58253 m2,位于某校園內(nèi),西臨西三環(huán)路,南側為在建的大學生公寓2#樓。地上14層(5#樓局部16層、6#樓局部15層),地下2層。鋼筋工程每層施工工期控制在5.5天以內(nèi)。本工程所包括的鋼筋規(guī)格如下:HPB235:φ6、φ8、φ10;HRB335:12、14;HRB400:14、16、18、20、22、25、28;CRB550級:фR5、фR6、фR8、фR9、фR11。對所有進場及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鋼筋要分類型,分規(guī)格碼放。
1 鋼筋成型
直螺紋連接接頭鋼筋下料用無齒鋸按尺寸切割,不得采用切斷機、氣割下料,鋼筋下料切斷面要垂直于鋼筋軸線,端頭整齊,保證滾軋直螺紋接頭質量。其余鋼筋端頭必須齊整,不能有翹曲、小馬蹄,長度誤差小于5 mm。
箍筋端頭應平直,不能有彎曲。因此用切斷機下料時,根數(shù)不能多于5根,長度應統(tǒng)一,端頭平整,發(fā)現(xiàn)端頭不直或不平時調整切斷機刀頭。彎鉤角度,所有箍筋均制作135 °彎鉤,平直段長度10 d。箍筋加工,每制作一批時應先預制一構件,核對尺寸準確后,方可成批制作,所做成品必須方正,彎鉤平直部分必須平行。
梯子筋主筋要比墻筋主筋直徑大一規(guī)格,可以代替主筋綁扎,根據(jù)翻樣尺寸焊接,梯子筋立筋之間的寬度和墻體立筋的的寬度相同,上中下至少設3道墻體頂模筋,頂模筋長度小于墻厚2 mm,兩端均分,端頭用無齒鋸切齊,頂模筋端頭涂刷防銹漆。其余鋼筋長度小于墻厚2 mm。豎向梯子筋的作用是控制墻厚、控制鋼筋的排距、控制水平筋的間距、控制墻體的保護層厚度。水平梯子筋的作用主要控制豎向鋼筋的間距,根據(jù)墻體的厚度不同,可以周轉使用。
地下室底板板底選用60 mm×60 mm ×40 mm厚水泥砂漿墊塊,樓板、墻、柱、梁選用同鋼筋保護層厚度相同的塑料墊塊,外墻采用水泥砂漿墊塊。綁扎大于直徑12的鋼筋采用20#火燒絲,小于12的鋼筋采用22#火燒絲,火燒絲預先用無齒鋸斷好。加工完畢的鋼筋要按鋼筋的使用部位、規(guī)格、尺寸、數(shù)量進行分類標識,做到一目了然。
2 鋼筋的滾軋直螺紋連接
鋼筋要調直后下料,下料采用無齒鋸,不得采用切割機、氣割下料,切口斷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端頭不得出現(xiàn)翹曲或馬蹄形。加工滾軋直螺紋時,要用水溶性潤滑液,不得不加潤滑液直接套絲或使用機油做潤滑液。加工滾軋直螺紋鋼筋絲頭的牙形、螺距等必須與連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并經(jīng)配套的量規(guī)檢測合格,要求牙形飽滿,無斷牙、禿牙等缺陷,牙齒表面光潔,自檢合格后的絲頭要帶上保護帽加以保護。質檢人員要用牙形規(guī)、環(huán)規(guī)按規(guī)范規(guī)定數(shù)量抽查鋼筋絲頭的加工數(shù)量抽查鋼筋絲頭的加工質量,并填寫鋼筋直螺紋加工檢驗記錄?,F(xiàn)場截取抽樣試件后,原接頭位置的鋼筋采用同等規(guī)格的鋼筋進行搭接連接,應滿足搭接倍數(shù)。
3 鋼筋綁扎
3.1 底板鋼筋綁扎
底板鋼筋綁扎時,先綁扎集水坑、電梯基坑的下部鋼筋,然后綁扎其它部位的底板鋼筋,在防水保護層上彈出鋼筋的位置線,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基礎底板的下鐵先鋪短向,后鋪長向。擺放底板下部鋼筋時,第一根鋼筋應距離防水保護墻邊50 mm,擺完第一根鋼筋后再按照底板鋼筋的間距擺放其它鋼筋,排到最后不夠一個鋼筋間距時要另加一根鋼筋,且要與最后一根鋼筋把間距均分?;A底板的彎鉤,下鐵伸至外墻邊留出保護層,做40 cm長直角鉤,上鐵伸至外墻邊留出保護層,不做直角彎鉤。底板鋼筋綁扎時,鋼筋接頭采用滾軋直螺紋套筒連接,接頭按50%錯開連接。下鐵的接頭位置在跨中1/3范圍內(nèi)連接,上鐵在支座處連接。綁完基礎底板下層鋼筋后,綁扎門洞口處暗梁,暗梁箍筋的轉角與受力鋼筋交叉點均應綁扎,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型。擺放鋼筋馬凳,馬凳放在下層鋼筋上方,采用22或25規(guī)格的鋼筋焊接,每1.2 m放一排。綁扎底板上層鋼筋及拉鉤,受力鋼筋所有交叉點均應綁扎。鋼筋綁扎時,雙向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用兜扣倒八字全部綁扎,不得跳扣綁扎,底板砼保護層用60 mm×60 mm×40 mm厚水泥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鋼筋保護層厚度40 mm,按每0.6 m距離梅花型擺放。
3.2 剪力墻、暗柱插筋及二次結構預留鋼筋
剪力墻、暗柱插筋要帶20 cm長直角彎鉤,放置在底筋上方。根據(jù)彈好的墻柱位置線,將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其上端綁扎定位筋以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移位。第一根墻筋距離柱或暗柱邊5 cm,在澆筑砼時及時調整鋼筋使之垂直度及位置符合要求。砌體墻除圖紙注明外,凡長度超過4米、高度大于3.6 m時在其中部要設置一根構造柱,構造柱的插筋(Φ14)在施工中要結合建筑圖中砌筑墻體的位置預留。
3.3 墻體鋼筋綁扎
在樓地面上彈出墻身及門窗洞口位置線,校正墻柱鋼筋,若鋼筋出現(xiàn)位移按1∶6比例調整,但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工長的同意。先綁扎墻體暗柱鋼筋,再綁扎墻體鋼筋,暗柱綁扎時先在距地50 mm開始在柱四角劃點綁扎箍筋,箍筋四角要綁扎到位,綁扎完畢后按照位置線用線墜吊垂直,綁扎完后校正再綁連梁鋼筋。墻體分布筋綁扎時,先綁梯子筋,間距1.5~2 m,距暗柱50 mm綁第一根立筋,距地50 mm綁第一根水平筋。墻體鋼筋所有交叉點應逐點綁扎,綁扣朝里。其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豎筋搭接長度范圍內(nèi)不少于3道水平筋,墻內(nèi)掛鉤勾住水平筋,梅花形布置。墻筋綁扎時要橫平豎直,不得出現(xiàn)丟扣松扣現(xiàn)象,墻筋應逐點綁扎呈“八字”扣。鋼筋搭接部位先綁扎三扣后再和其他鋼筋連接。為保證門窗洞口標高位置正確,在洞口豎筋上劃出標高線,按要求綁扎連梁鋼筋,樓層連梁及底板內(nèi)暗梁的箍筋兩端進暗柱或墻內(nèi)50 mm各綁一道箍筋,到屋面連梁的箍筋要通長布置。連梁主筋錨入墻內(nèi)長度要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的要求。
3.4 樓板與樓梯鋼筋綁扎
樓板鋼筋綁扎時,板筋依照先鋪短跨后鋪長跨的原則,根據(jù)頂板模板的彈線間距,先鋪受力筋后放分布筋,要求板下層鋼筋進入支座≥10 d(例:Φ12為12 cm),通長上鐵在跨中1/3范圍內(nèi)搭接。冷軋帶肋相交點全部采用綁扎牢,必須保證受力鋼筋部移位;冷軋帶肋鋼筋的連接禁止采用焊接接頭。
進行樓梯鋼筋綁扎時,為保證墻、板混凝土的質量,采用墻一次支模,樓梯平臺留插鐵,插鐵應滿足鋼筋搭接接頭相互錯開的要求,在支完墻模后,還要在插鐵位置預留5 cm深、同板厚的平直凹槽,使?jié)仓昊炷恋钠脚_板臥進槽內(nèi),避免在板邊留施工縫,由鋼筋單獨承受剪切力。樓梯梁要按照預留洞口的要求預先留置出來。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及分布筋的位置線。根據(jù)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綁扎樓梯梁后綁扎板筋,先綁扎主筋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底板筋綁扎完,待踏步模板吊幫支好后,再綁扎上層鋼筋。
參考文獻
[1]肖艷立,于曉麗.鋼筋施工的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22).
[2]吳磊.淺議鋼筋工程中的一些問題[J].科技風,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