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在顏面胸背等處發(fā)生炎癥性丘疹,擠之有碎米粒樣白色粉質(zhì),中醫(yī)稱之為“粉刺”,俗稱“青春痘”。
◆方一
組成:生大黃(后下)、白芥子各10克,石榴皮、側(cè)柏葉、丹參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甘草5克。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痤瘡(粉刺,又名青春痘)。
功能:本方具有通便泄熱、祛脂化痰之功。
注:本病皆由胃腸積熱日久,痰瘀積聚所致。本方治療痤瘡大約服藥10~20劑,可獲良效。
◆方二
春天泡桐樹開花時,采摘一把鮮桐花,晚上睡覺前,先以溫水洗臉,取桐花數(shù)朵,雙手揉搓至出水,在患部反復(fù)涂擦,擦到無水時為止。然后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洗臉。同法連用3天,1周后“青春痘”便會自然消失。
注:治療期和病愈前,臉上不可涂搽任何化妝品。
◆方三
把臉洗凈,將番茄切開擦臉,在黑頭粉刺部位多擦幾次,然后用清水洗凈。
◆方四
番茄1個,搗爛,加檸檬汁數(shù)滴,酸牛奶30毫升,混勻后涂在臉上,20~30分鐘后洗去。
◆方五
包心菜葉五片擠出汁,用棉簽蘸汁涂在臉上,再擠壓黑頭粉刺。
◆方六
枇杷葉、桑白皮、梔子、野菊花各10克,黃芩12克,黃連6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