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設計的中國郵政第一套猴票,現在的價格已經翻了2萬倍;
他畫的《阿詩瑪》和毛主席紀念堂山水畫名揚天下;
他的文學作品《這些憂郁的碎屑》等名列暢銷書排行榜;
他是一位全能藝術家。
當他追求心愛的姑娘時,連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但這并不影響他與愛妻幸福地度過一生……
木刻才華初露頭角
黃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城沱江鎮(zhèn)。童年的黃永玉很調皮。那時,外婆家門外有一個荷塘。黃永玉調皮搗蛋時,外婆就抄起雞毛撣子要找他算賬。他就把一個高大的腳盆滾到荷塘里,自己躲在里面。因為小時候個兒不高,黃永玉坐在腳盆里看到的荷花像房頂那么高。后來,他開始畫荷花。他畫的荷花大部分都是從根底向上望去的角度,就是當年外婆家池塘里的荷花帶給他的那種感覺。
1936年,黃永玉正沉湎于繪畫的時候,曾在鳳凰城顯赫一時的黃家家道中落,幾代相傳的“古椿書屋”不再有往日的歡歌笑語。黃永玉跟著他的一位親戚去了當時福建廈門的集美中學,從此遠離故鄉(xiāng),獨自一人開始新的生活。
由于不安心學習,黃永玉留了5次級,成了集美中學里同學最多的學生。但是,黃永玉的文藝細胞特別發(fā)達,他很快就在木刻、繪畫等方面嶄露頭角。
1939年,黃永玉的木刻《下場》發(fā)表在福建永安《大眾木刻》月刊上,他因此得到有生以來的第一筆稿費。拿著匯票,他心想:“真給錢嗎?”為了壯膽,他拉了兩位同學跟他一起到郵局去取款。他對同學說:“別跑!你們在門口等著,有什么事要跑,我們一起跑?!边M去后,他真的取到了錢。拿著錢,他的手都在發(fā)抖。5塊錢對于那時的他來說,實在是太多了,請同學吃完飯,還有結余。黃永玉以出色的木刻作品在地方叫響,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都稱他為“神童”。
沖破阻礙贏得愛情
為了謀生,黃永玉來到德化縣一家瓷場做小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那些還沒有燒制的陶胚上畫上一些花草。這對于黃永玉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后來,為躲避戰(zhàn)亂,他去了江西省信豐縣民眾教育館做與美術相關的工作。在那里,他認識了一位美麗大方的廣東姑娘張梅溪。姑娘的天真純樸以及聰明伶俐,深深地吸引了他。
張梅溪的父親是一位很有錢的將軍。在家庭的熏陶下,張梅溪從小酷愛藝術和文學。當時,有好多人都在追求張梅溪。其中,有一位在航空站工作的青年,人長得很瀟灑,他知道張梅溪喜歡騎馬,每次找她時,他都要牽一匹馬邀請她到樹林里游玩。那時,黃永玉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但他沒有放棄對女孩的追求。通過側面打聽,黃永玉了解到這位年輕人愛表現、夸耀自己,為了打敗競爭對手,進而贏得張梅溪的芳心,黃永玉選擇吹奏小號,向姑娘展開了猛烈攻勢。當他遠遠地看見張梅溪走近,就在樓上的窗口吹號歡迎她。
那時,黃永玉的興趣在刻畫方面。有一天,他看中了一塊梨木板,很想買,可他兜里只有8毛錢。當時,他的頭發(fā)很長,在心愛的姑娘面前不免顯得有些羞澀,他想理發(fā),但選擇理發(fā)就買不成梨木板了。張梅溪明白他的心思后,爽快地說:“你去理發(fā)吧!”他直率地說:“理發(fā),木板可就沒有了。”
正當他愁眉苦臉之時,張梅溪給他送來一塊他想得到的木板。從那以后,他們成了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侶。
不久,他們倆相愛的事傳到了張梅溪的父親那里。父親將女兒狠狠地教訓了一番,她的家人非但沒有支持這門婚事,反而都苦口婆心地勸她不能跟一個流浪漢結婚。父親把張梅溪關在家里,也不讓她給黃永玉回信。
黃永玉感到很沮喪,傷心地離開了張梅溪,只身一人來到了江西贛州。在那里,他很快找到了一份報館的工作。有一天,正當他難過之時,忽然接到張梅溪的電話,她說她從家里跑出來了。黃永玉聽了驚喜萬分,可轉念一想,她沒有錢怎么跑出來的呢?原來,有一支演出隊正在韶關演出,張梅溪以出去看戲為由從家里跑了出來。她把帶出來的金鏈子賣了,然后坐了一輛運貨的車來到了贛州。
黃永玉半開玩笑地問:“如果有一個人愛你,你怎么辦?”張梅溪故意說:“要看是誰了?!秉S永玉說:“那就是我了?!睆埫废卮鹫f:“好吧?!眱扇讼嗉s從此永不分離。
歲月沉浮牽手應對
1948年,黃永玉和張梅溪來到香港,在九華經一幢小樓上筑起了愛巢。1953年2月,黃永玉聽從表叔沈從文的勸告,與張梅溪一起,抱著7個月大的兒子從香港來到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科任教。黃永玉有一股我行我素的風格,他總是想著法子從生活中找樂趣:偶爾會跳窗子進教室給學生上課,美術課上給學生放西洋音樂,養(yǎng)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在家里,張梅溪幫他一起悉心飼養(yǎng)了一大群動物,不僅有狗,還有貓頭鷹、火雞,甚至還有猴子、狗熊、小梅花鹿……
這段日子里,由于生活安定,且有夫人的悉心照料,黃永玉創(chuàng)作的木刻《春潮》、《阿詩瑪》轟動了中國畫壇。而后,他又開始學習國畫,他喜歡上了梅與荷花。他筆下的荷花,在形態(tài)、色彩、風韻上獨具一格,令人大開眼界。
1968年,聽到有人說“北京現在批黑畫了,有個人畫了個貓頭鷹,結果出大事了”。他不以為然地說:“畫個貓頭鷹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也畫過?!焙髞?,他自己跑去看展覽,想看看到底是怎樣一幅畫讓大家反應這么強烈。沒想到他畫的貓頭鷹掛在正中間,被批得最厲害的就是他。很快,他就被關進了“牛棚”。在中央美術學院被關進“牛棚”的眾多教授中,最讓造反派們傷透腦筋的就是黃永玉。造反派們拿皮帶一下一下地抽他,他就一下一下地數數,站著一動不動地讓他們打。打到最后,他還說:“一共被打了224下?!?/p>
當時,黃永玉沒辦法抗拒。但是,他有權利不哭不喊。在他看來,不能還手的時候,就讓別人看看他挨打的派頭和風度。他從不向打他的人求饒,從不寫別人的揭發(fā)材料來減輕對自己的處罰。于是,他受到更加猛烈的批斗。
在那些風雨飄搖的歲月里,黃永玉一家人被趕進一間狹小的房子里,屋里光線很差。張梅溪的身體本來就虛弱,加上這一打擊,就病倒了。黃永玉心急如焚,請醫(yī)生為張梅溪治了也不見好。他靈機一動,在墻上畫了一個2米多寬的大窗子,窗外是絢麗的花草,還有明亮的太陽,頓時滿屋生輝。后來。黃永玉被下放到農場勞動了3年。在這段時間里,張梅溪一直默默地承受著一切打擊。
耄耋之年童心未泯
歷經磨難的兩個人,在動蕩的年代里,育有一子一女。黃永玉給一對兒女分別起名為黃黑蠻、黃黑妮。同為畫家的黃黑蠻說,自己之所以有這么一個特別的名字,是因為父親希望他“黑一點兒、蠻一點兒”;女兒黃黑妮是一位雕塑家,她說父親是“一個有趣的老頭兒”。
在家里,黃永玉是位好父親、好丈夫,張梅溪是位好母親、好妻子,黑蠻、黑妮是他們的好孩子?,F在的黃永玉,在中國的北京、香港以及意大利都有家。舞文弄墨、刻木鑄銅仍覺不過癮,黃永玉又在京郊矗立一件巨型藝術作品——占地6畝的“萬荷堂”。每年8月,紅花綠葉,是黃永玉最流連荷塘的日子。
現年89歲高齡的黃永玉依然童心未泯,活脫脫一個老頑童。他熱愛孩子、喜歡養(yǎng)狗、喜歡音樂,喜歡一切新鮮的事物。有時,他會買一個假面具或者假手槍,拿出來嚇唬一下別人。他把自己比作跑馬拉松的運動員,并非要跑第一,但是一定要跑到終點。
婚后半個多世紀,張梅溪默默地伴隨著黃永玉,漂泊中有她的身影,成就中有她的祈福,患難中有她的分擔。而在張梅溪女士眼里,夫君黃永玉是一只“小黃?!保粋€“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戀愛的時候,黃永玉的那把小號丟失了。2013年年初,黃永玉在香港九龍曾福琴行花1萬元港幣買回一把小號。回到家,他問張梅溪說:“老婆,想聽什么曲子?我吹給你聽?!?/p>
在黃永玉眼里,此時的張梅溪依然是53年前那位妙齡女子;在張梅溪眼里,此時的黃永玉依然是當年窗口里那個吹號的小伙子。愛情,在他們的人生里,依然年輕。年輕的愛情,讓黃永玉這位歷經艱辛的藝術家的人生故事充滿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