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的問題上,我絕對是一個懶人。不愿意動腦子想新花樣,越省事越好,越簡單越好。最好餐餐一個樣,吃飽就好。
去湖北菜館,我每次都是點(diǎn)熱干面加白菜豆腐粉絲湯,每次點(diǎn)完同事都要好心地提醒服務(wù)員,熱干面不要放蔥,湯里不要放蔥(因?yàn)槲也怀允[姜蒜),以至于后來我們再去,還沒開口,服務(wù)員就說,知道了,熱干面,不放蔥。
去湘菜館,無一例外就是大碗菜花加米飯,外加一份特價的排骨湯。記不清在那里和多少位作者吃過飯了,但凡有人說要來出版社找我,問我在什么地方吃飯合適,我想都不想就回答,湘菜王。
在海底撈,次次都涮滑牛肉加年糕片,次次都是在一樓等座位,捧著一大盆免費(fèi)蝦片埋頭苦吃。邊吃邊聊一個小時后,被帶到三樓,點(diǎn)一大堆同樣的菜,受到同樣熱情的招待,第一百次說謝謝不用,然后吃到飽脹,心滿意足地離開。
到單位附近的三蘇更是可觀,不僅點(diǎn)的菜是一樣的:肉絲炒面加西瓜汁,而且每次去,我和同事都坐同一個座位,換了會不舒服,而每次的話題都只有一個:煩惱萬分的工作。
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活得很沒有創(chuàng)意。重復(fù)帶來至高無上的安全感,令生活變得可靠,可信,可預(yù)期。
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作息,做固定的事情,見固定的一群人,說固定的話,有固定的驚喜和悲傷,一切均在意料之中。
我不介意單調(diào)枯燥的家庭生活,天天名正言順地懶在家里,上點(diǎn)心下夜宵,有一搭無一搭地做事。窗外單調(diào)的一片草地與兩棵樹,春去秋來,四季不變。天天打理家務(wù),喝自制米酒解悶,然后在有空的時候?qū)懶沤o朋友。當(dāng)然,最好有家咖啡館可供白天消磨時間,坐在沙發(fā)上看幾頁書,發(fā)發(fā)呆,很快,夜幕就降臨了。
我并不想住到黃金海岸天天駕帆船出海作樂。豪華刺激的生活,令人不安。
南方有種小菜叫馬蘭頭,新鮮青綠,拌豆腐干再加麻油,非常美味。我喜歡它的原因是它的名字,有個很美麗的說法。它原來喚作馬攔頭,馬走過,被香味吸引,攔阻在路頭,馬大口吃草,不管人如何鞭策都不肯走。
這是多么自得而超脫的境界呀,不像我們這群苦哈哈的職場中人,工作越來越具自虐性質(zhì),所有包袱都是人為的,你若樂意扛,一輩子有你扛的,分量越添越重,活該九死一生。
在百萬莊園,我終于沒有點(diǎn)日式肥牛飯,而是試了一下土耳其手抓飯,味道居然也很不錯,頗有異域風(fēng)情。
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都會重復(fù)這道菜了。
有什么不好呢?
(李芳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