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經過一大片干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所謂“青春多幸?!钡恼f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而青年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全是從外部灌輸到他們頭腦里去的,每當他們同實際接觸時,他們總是碰得頭破血流??磥恚麄兯坪醭闪艘粓龉仓\的犧牲品,因為他們所讀過的書籍(由于經過必然的淘汰,留存下來的都是盡善盡美的),還有長輩之間的交談(他們是通過健忘的玫瑰色煙霧來回首往事的),都為他們開拓了一個虛假的生活前景。年輕人得靠自己去發(fā)現:過去念到過的書,過去聽到過的話,全是謊言,謊言,謊言;而且每一次的發(fā)現,又無疑是往那具已被釘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軀再打入一顆釘子。不可思議的是,大凡每個經歷過痛苦幻滅的人,由于受到內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強烈力量的驅使,又總是有意無意地再給現實生活添上一層虛幻的色彩。
(方大正摘自上海譯文出版社《人性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