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視頻播出,普京參加完自己柔道啟蒙教練的葬禮后,拒絕記者、警衛(wèi)的跟隨,一個人行走在圣彼得堡空曠的大街上。他緊貼著臨街的窗戶,走在窄窄的有點老舊的人行道上,一會兒又跨過一條馬路,躍上對面的人行道,偶有行人看他一眼,也各行其道。以我們的習慣思維,這首先有安全問題,其次還有老百姓的圍觀。我老覺得那臨街的窗戶里會隨時伸出一把手槍,或者路邊會有人下跪上訪,給一個難堪。但是沒有,普京只是自顧自地走著,行人也沒有人大驚小怪。官不覺官,民自為民,這是一種多么平靜的政治生態(tài)。微風吹起普京西服的下擺,他揚起林彪式的光頭,甩著一副摔跤手的臂膀,目光向前。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是想安靜一會兒,還是想看看這片他治理下的土地?他難道就不怕安全不保,不怕有人來糾纏?但從畫面看,他一身膽氣,淡定自然。這不只是因為他柔道出身,有一身好武藝,還因別有一種政治上的自信。這場面又令我聯(lián)想起幾個鏡頭。毛澤東當年也常這樣一個人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不時和迎面而來的農(nóng)民打招呼。這有斯諾的《西行漫記》為證,也曾有一張他雙手叉腰與人說話的照片。周恩來喜好話劇,上世紀50年代他常去看“人藝”的戲,夜戲散后就和回家的演員一起,同行在北京后半夜空曠的大街上,熱烈地討論著劇情和演技。德國女總理黙克爾下班后就到超市買菜,還排隊交錢。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是個大個子,也愛一人漫步巴黎街頭。一天他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緊隨其后,便回身問:“是要簽名嗎?”孩子說:“不,不需要簽名。天熱,我走在你的影子里涼快些?!蓖詿o忌,他大慚,人民不看重他的虛名,而是要他給民以實惠。當晚,他寫了一篇《我愿給你們帶來陰涼》的講稿,作為他的施政綱領(lǐng)。
古人言:“居官無官官之事”,就是說不要走路坐臥總把自己當個官。無論是毛澤東在延安的街頭,還是周恩來說戲,希拉克與兒童對話,還是普京逛街,黙克爾買菜,他們都是一個真我,不以官為官;同時,他又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該變臉時就變臉、敢變臉為國家利益勇于擔當,這時又沒有自我,只有官身、官責。
他腳下踩著一片結(jié)實的土地,行走在一條空曠的大街上,任我行,不作秀,不回頭。
(朱克勤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