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改革后提倡的學習方式,在講課時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提供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也能發(fā)展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是當今課程改革所需要的。
一、小組合作的本質
1.如何進行小組學習的任務分配
在實施這種方法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向學生表明:合作型學習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內容,它有什么重要性以及我們要怎么完成這些任務。在完成任務后,作為老師要怎么評價學生的成果。當然,老師要適當地改變方法,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去解決現(xiàn)在碰到的問題,以促進問題解決的速度。
2.如何進行合作的探究
給每個學習的小組規(guī)定了學習的任務和目的后,各個小組就進入了合作探究的階段。小組中的成員都要各抒己見,把自己的看法對其他成員明白講出,共同交流,大家的看法集中在一起便形成了小組的研究成果。作為老師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評比指導,對于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要及時地進行解答,并且對于學生在合作中表現(xiàn)出的人際關系交往的缺陷,更要及時提出。
二、如何組建學習小組
1.同桌之間的合作
同桌兩人組成學習小組,很易于操作,當然作為同桌,彼此都很熟悉,合作起來更容易些,而且這種合作更加及時,隨時可以互相檢查彼此的預習,占用的時間也不會太長,范圍不廣,效率卻很高。
2.大范圍的小組的合作
最常見的分組是一般鄰座4至8人組成的學習小組,這樣的分組,班級里大概可以分到5至10組。在進行這種組合時,老師要注意到成員之間性格差異和水平差異,小組成員之間的水平不能相差太多,才有利于各個成員的進步。
三、如何發(fā)揮老師的作用
1.進行成員的分工
老師可以實行組長輪換制,每個成員在一個階段內都輪換做組長,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組長要做好管理工作,而記錄員要負責整個過程中的記錄工作,當然還有資料員,資料員的任務就是負責查找資料和資料收集,報告員要善于寫學習總結,把學習后的成果匯報給老師。
2.進行教學設計
老師在準備講課之前要好好把握教材,要明確教材所要求的理念。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設計的題目要有難度,要讓學生經過苦苦的鉆研能夠找到答案。當然,難度也不能太大,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我們要不斷地探究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尋找讓學生學習更輕松的方法,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砂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