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來源于生活,讓學生作文融入真情,提高作文水平,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從身邊的人、物、事情出發(fā),轉(zhuǎn)換“我”的角色;讓學生明白生活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的差異;強化細節(jié),以小見大;以意旨為導向,引導學生將真情訴諸筆端。
關(guān)鍵詞:真情;作文;生活真實;藝術(shù)真實
生活或平淡或跌宕地延續(xù)著,點點滴滴都蘊含著人們真實的情感??蛇@生活中處處可見、點點顯現(xiàn)的真情實感在學生的作文中卻往往甚少顯露,甚至全然不見。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語文教師,我在如何讓學生在文中表露真情,做了一些思考與探索,采用了一些措施、辦法,經(jīng)過實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思考與做法。
一、從身邊的人、物、事、情出發(fā),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真情實意
寫作需要生活,越是親身經(jīng)歷、體驗過的生活,特別是獨特的生活體驗,寫在文中就越真實,越感人。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就讓學生從身邊的人、物、事、情出發(fā),以自己的感情為圓心,把自己最熟悉、最親近以及那些在內(nèi)心激起種種最強烈感情的人、物、事、情為弧畫圓,并一一列舉出來;然后不限定題目意旨,讓學生寫自己的切身體驗。
這時候,學生便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學生會從身邊的一草一木、一蟲一物著手,如,家中的盆花、缸魚、掛飾、禮品等,身邊日常使用的物品等。把它們詳細描寫清楚,把自己對于這些物件的真實情感的點點滴滴寫出來。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通的,只要真切地把自己的真情實意融入筆端,文章自然就會讓人感覺真切。
二、從轉(zhuǎn)換“我”的角色入手,讓學生明白虛構(gòu)的人、物、事與流露真情并不矛盾
當學生對真情有切實的體會,對身邊獨特人物的情感寫作到一定程度,學生就覺得沒有東西可寫了再加上受到小學時候?qū)憽罢嫒苏媸隆庇绊?,他們覺得很多事情自己沒有親身經(jīng)歷,不能“瞎寫”。如果寫自己沒有經(jīng)歷的事情,感情就肯定是“假”的。這時候,教師就要進行拓展訓練了。
把真實的“我”進行拓展,讓自己變換角色,把“我”無限延伸為一切的人、物。引導學生可以從簡單的開始,先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熟悉的人、物。
經(jīng)過幾次訓練,學生便明白,人物事件可以想象虛構(gòu),但蘊含在人物身上的情感完全可以看成是真情。這就像電影演員演出各種角色,如果表演出色,其賦予的情感就是真實的。這就可以印證,有一些演員之所以電影電視劇演完了,還難以走出角色,深陷其情感泥潭一樣。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情感遷移能力和角色轉(zhuǎn)換能力,也可以讓他們體會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人群所具備的情感差異。
三、從寫作現(xiàn)狀引發(fā),讓學生明白生活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的差異
隨著寫作的進展,在作文中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寫作的明明是真人、真事、真情,可是,在別人看來卻是“假的”。有些學生覺得很委屈:老師叫寫真情,我寫的確實是真事情,別人為什么會認為不真實呢?
這里就涉及了生活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的差異。其實,是學生不明白:作文藝術(shù)的真實不僅僅是生活的真實。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此身在山中?!本褪侨绱恕N覀兠總€人所經(jīng)歷的,是個人的局部空間范圍,往往是狹窄的;個人所見到的,往往是片面的、偶然的。有時候,自己真實的生活,如果直接放入作文,反而揭示不出生活的真諦,情感可能被別人認為是虛假;如果死板地拘泥于個人生活經(jīng)歷、真實情感,則會出現(xiàn)類似盲人摸象的情況,其實盲人說的都很真實,情感是真實的,但他們說的是局部的真實,其結(jié)果把大象的整體形象搞失真了。
于是,我會選用一些具體的文章讓學生鑒賞比較,從比較中明白如何提高作文的藝術(shù)性。因具體事例瑣碎,就不作列舉。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一點:寫真實的事情并不一定充滿真情實感,說真話的不一定就是好作文。“真實的作文”不一定是“真情的作文”。“有真情的作文”,其事件人物完全可以是想象虛構(gòu),而且作文來自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四、從小處著筆,強化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在具體事件中顯現(xiàn)真情
那如何來體現(xiàn)真情呢?讓學生從小處著筆,專注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就是一個好辦法??梢粤信e古代詩詞與現(xiàn)今學生作文中,細節(jié)描寫成功的例子讓學生來學習。
如,朱慶馀的小詩《近試上張水部》中“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句細節(jié)描寫,就把新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舅姑賞識的那種既擔憂又盼望的忐忑心理,寫得惟妙惟肖。
總之,作文時,要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能體現(xiàn)人物真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上;放在能打動讀者心扉的小事情上。讓學生知道:越具生活意味的細節(jié),越能深深地震撼讀者的心靈。
五、以意旨為導向,讓學生把心中真情落到實處、落到筆端
要讓學生完成一篇有真情實感又能動人心扉的文章,還要注意文章意旨的歸向,要想辦法讓真情緊扣主旨,讓事、情能凸顯主旨。因此,我在作文寫作中也給學生歸納了一些寫作的大抵思路。
比如,寫思念人物時,我給學生就選用了這種基本結(jié)構(gòu):觸景睹物—生情思人—往事依依—情歸生活。學生采用第一人稱寫“我”的真情,就比較容易掌握,也容易把真情融入筆端。
當然,文無定法,我?guī)蛯W生設定基本結(jié)構(gòu)不過是讓學生容易“上路”,容易寫出真情而作的簡便方法罷了。學生作文水平,情況不一,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下手,因勢利導。
生活每天都在行進,生活中處處流淌真情。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敢直面困難,不斷地想方法解決學生的困惑與疑難,不斷地引導學生練習鞏固,學生們的作文會越來越真情流露,越來越打動人心。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陽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