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目前新課程最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那么,怎樣才能加強物理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呢?
關鍵詞:加強師生互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一、研究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課堂互動
一個教師對知識、對學習的看法,必然會影響他對教學的看法以及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最后通過教學實踐與行為來獲取。另外,知識扎根于觀念,認知的方式就是價值選擇的方式。以前老師經(jīng)常大搞題海戰(zhàn)術;認為老師為主學生為輔,可以不尊重學生的個性,不講教學藝術;認為多一分時間就多一分收獲,完全忽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習慣于指望老師“滿堂灌”,對老師產(chǎn)生依賴心理,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
二、提高課堂教學氛圍,構建多方教學互動
什么是多方教學呢?多方教學是在教學中不是老師單方面的教,學生單方面的學,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交流,互動學習。也就是課堂教學要強調學生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而教師要在學生建構知識時,扮演好學生建構知識的支持者的角色,課堂教學圍繞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開展,在這樣的交流中構建“師生互動”的有機協(xié)作機制。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一定由老師給出答案,而應該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啟發(fā),或學生之間的討論得出最后結論。在交流中,讓每個人都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角。
三、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師生互動
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入實驗教學,能夠給學生學物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由于中學生對新奇現(xiàn)象有濃厚興趣,教師把實驗引入課堂,能使他們積極去看、去想、去做。通過實驗事實,建立起概念,從而理解知識,并掌握一定的實驗基本知識和技能。所以說,實驗本身的特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而實驗的趣味性是我們引入課堂教學的原因之一。
四、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多鼓勵學生,增進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以促進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
物理課堂教學的對象是中學生,從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皮亞杰寫的《發(fā)生認識論原理》里知道,初中生正處于由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的時期,其心理特征勢必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具體性和模仿性;好動和好奇;批判性和情緒性。對于初中生,在剛開始時學物理熱情很高,隨著需要抽象思維內(nèi)容的增多,漸漸感到困難,于是“物理難學”使一部分人對學物理喪失了信心。
總的來說,加強物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除以上采用的教學方式外,還有許許多多,在這里就不一一指出。
參考文獻:
[1]許國梁.中學物理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學福.科學探究與探究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2-12.
(作者單位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