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我們一行12人驅車進入直通康定的紅石大道。
在此之前,從來沒見過所謂的紅色石頭。及至在紅石大道沿途的河中看到了那些密密麻麻的紅色石塊,我才不由得驚呼起來:多么漂亮的紅色石頭?。?/p>
原來這里就是雅家埂。
雅家埂地處康定海螺溝的附近,海拔在3500米左右。途經雅家埂的這條紅石大道連接著海螺溝磨西鎮(zhèn)和康定的老榆林村,位于貢嘎山的正北偏東一點的方向。從磨西鎮(zhèn)到康定,沿途要經過燕子溝、偏巖子、兩河口、雪門坎,在康定縣城的康定情歌園區(qū)附近與318國道匯合。雅家埂景區(qū)被很好地封存在海拔3500米至4000米的地區(qū),那里有終年不化的雪山、瀑布、草甸,還有各色各樣的杜鵑花、冷杉林……
離開磨西鎮(zhèn)不遠就是燕子溝,但為了在日落時候趕到高爾寺山口附近的黑石城,我們沒有轉道進入燕子溝,而是繼續(xù)沿著紅石大道向康定方向前進,因為,在通往康定的紅石大道上,我們一樣可以欣賞到那些神奇的紅色石頭。
隨著我們車輪的轉動,路邊河灘上呈現出了紅色的瑰麗景象。一塊塊紅色的石頭,相互依偎著鋪撒在銀色的流水旁邊。雖然石頭大小不一,但它們卻都是那樣的嫣紅,都是那樣的艷麗。那石頭顏色紅得是那樣純,純得沒有一絲絲的反光。河水,是的,當然是雪山之水,從高處流下來,帶著奶白的色彩,那是因為雪山融水中有大量礦物質的緣故,據說,正是由于這種雪山融水,才使這里的石頭變成了紅色,當然,這僅僅是石頭帶有紅色色彩的緣由之一。
在汽車行進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查閱了有關資料。據說,海螺溝紅石灘的紅石表面附著著一種有生命的原始藻類,它就是氣生絲狀綠藻——喬利橘色藻。那鮮艷的血紅色是因為細胞內富含蝦青素的緣故,這種類胡蘿卜素能幫助橘色藻抵抗高海拔地區(qū)強烈的紫外線,使它能夠在這里存活成長。橘色藻的形成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海螺溝紅石灘附近的冰川富含“錳”等礦物元素,所以融化的冰川河流呈乳白色,它營養(yǎng)豐富,俗稱冰川乳,為橘色藻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
二是南方的暖濕氣流遇冰川阻擋極易形成降雨,海螺溝紅石灘每年的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獨特的濕潤氣候滋養(yǎng)著橘色藻的生長。
三是海螺溝紅石灘上方有溫度高達92攝氏度的泉水。溫泉水流下來的時候依然溫暖,而石頭可以導熱。所以,雖然處在冰川下或在冰天雪地里,海螺溝的紅石始終是溫暖的。
這就是橘色藻能夠和冰川、冰雪同時存在存活的原因。
在紅石大道上行車,我們不得不隨時停車,因為那美麗的紅色石頭時時都在吸引著我們。雖然已經是10月的下旬,但除了金黃色的樺樹、楊樹之外,那些常綠的喬木還在用大片的綠色映襯著一片片殷紅色的河灘。激流從遠處的雪山流下來,滋潤著包括紅石在內的萬物。在陽光下,那乳白色的河水,還會呈現出藍色和綠色,這水是那樣的純,以至于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攝影人忍不住要去親近它。我掬起一捧河水,灑在臉上,讓我的肌膚盡情享受那千年冰川之水的潤澤,盡情的體驗這高原凈水的圣潔!
同行的影友說道:
“我們何不每人帶回一塊小的紅石作紀念呢?”
“不要帶了吧!因為紅石上面的橘色藻只在紅石溝這個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下才可以生成生長,離開了這里的特殊地理和氣候條件,橘色藻就會死去,橘色藻不存活了,那紅色自然就沒有了,紅石也就變成了原來石頭的正常色彩?!币晃粌刃姓f。
他的一席話,使大家明白了為什么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橘色藻形成的紅色石頭的緣故,也使大家明白了:海螺溝紅石灘真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奇景??!
在這海拔3500米的川西高原上,在這令人驚嘆的紅石灘旁,我感悟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著高原、冰川、河水帶給萬物的靈氣!我更是在感嘆著那一片片的紅色石頭帶給所有人的震撼!據說,連游歷過全世界的攝影家來到這里,都無一不被震驚!他們給海螺溝紅石灘命名為“世界的紅石公園”。
紅色,代表著吉祥,幸福,愛情,而在紅石灘的一個岔路口,我發(fā)現了一個“雅加情?!钡穆放?,問了當地人,方知那是通往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的道路。在那道路的深處,有三個像明珠一樣璀璨的海子,其中一個就叫雅加情海,海子的四周,全都是絢麗多姿的杜鵑林。在那海拔4000米的湖泊邊,人們不僅僅可以看到一灣碧綠的湖水,而且還可以俯看像紅色巨龍一樣的蜿蜒的紅石灘。
(責編:郭文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