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過中秋,有家的回家,沒家和回不了家的就看月亮。而賞月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我國“最早的女航天員”嫦娥。嫦娥奔月的故事,使她和后羿的形象都受到了影響。嫦娥在傳說中先是成了癩蛤蟆,受到譴責;后來又受到同情,成了女神;后羿則“躺著也中槍”,被猜測“養(yǎng)小三”。
奔月后變成癩蛤蟆
其實,遠古時代不僅沒把美女嫦娥當成航天英雄看,甚至還視她為棄夫的竊賊。東漢張衡在《靈憲》里記述: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竊王母不死藥服下,誰知到了月亮上卻變成了蟾蜍(即癩蛤?。?!有人認為,憑什么說古人也認為癩蛤蟆丑陋?
我想,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雖然在遠古時代,蛙類屬于神物,受到先民的頂禮膜拜,但先民不至于將形體疙疙瘩瘩、頭小眼突肚大的癩蛤蟆視為美的參照物吧。再說,古人敬虎、敬蛇等其他野生動物是敬而遠之的“敬”,是恐懼其害、其毒的一種無奈之策。所以,稱因?qū)徝烙^有別而認為古人視癩蛤蟆為美是站不住腳的。
“棄夫的竊賊”遭譴責
那么,為什么古代人要把大美女變成癩蛤蟆呢?推想起來,必定含有譴責的意思。
有民間傳說言,受玉帝委派來到人間的后羿本是天神,完成任務后卻因一事得罪了玉帝,于是天庭不讓其返回。在這種情況下,后羿退而求其次,就向王母娘娘要了不死之藥,決定與妻子嫦娥做一對長生不老的凡間夫妻??涉隙鸩桓?,所以就單獨行動了。狡猾的張衡在《靈憲》中還補充了一段話:“……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币粋€“歸”字透露出嫦娥也是神仙,奔月只是“回家”。張衡的這個“歸”是從戰(zhàn)國初年最早記載嫦娥奔月的《歸藏》中考證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币矐恕胺蚱薇臼峭著B,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古話。所以,即便是神仙,在危難時刻拋棄丈夫單飛,同樣也會遭到譴責。所以,在六朝以前,嫦娥的形象一直屬于“棄夫的竊賊”,人們將她視為蟾蜍毫不奇怪。
孤寂清冷受到同情
然而,月亮上的嫦娥很快寂寞起來,逐漸引起凡間文人騷客的同情。
唐代大詩人李白首先“把酒問月”:“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杜甫跟著哀嘆:“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李商隱接過話茬:“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唐朝文人揭開為嫦娥翻案的序幕后,人們對嫦娥的態(tài)度也漸漸發(fā)生了變化。
特別是隨著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千古絕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流傳,嫦娥就徹底由癩蛤蟆變成人人羨慕的女神了。
后羿也跟著倒了霉
不過,若翻檢嫦娥由“黑”到“白”、由癩蛤蟆到女神的過程,也蠻有趣的。因為看上去,古往今來樂于替嫦娥開脫和翻案的人都懂法,且擅長搞“有罪推定”:嫦娥不會無緣無故獨吞不死之藥私奔月球,那只有夫妻感情出現(xiàn)嚴重危機這一種可能。于是,原罪就定在后羿身上了。像《淮南子·本經(jīng)訓》《酉陽雜俎》及明代小說《有夏志傳》等古籍和諸多民間傳說里就把養(yǎng)“小三”、愛斗狠、不顧家等屎盆子扣到后羿頭上,現(xiàn)代的影視劇基本都是按這個套路創(chuàng)作的。這樣一來,還有誰去譴責嫦娥?其實,嫦娥奔月,本身就是傳說,她由癩蛤蟆變成女神,更是與她本身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完全是由后人態(tài)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