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王莽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蒼天!你已將天命授予我,但為什么不替我消滅反賊!如果是我有大錯,就請用雷電擊死我吧!”
王莽不是篡奪西漢王朝政權的亂臣賊子嗎?他有什么可委屈的?其實,王莽真可以算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好人了,只是這個好人搞砸了事情,親手毀滅了西漢王朝。
王莽早年喪父,好強的母親節(jié)衣縮食,把他送到名儒陳參門下學習。王莽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勤奮鉆研儒學。在圣賢之道的熏陶下,他胸懷大志,要以古人為榜樣,匡時救世,做一個錯誤世界里的正確的人。至于什么是錯誤,什么是正確,以古書為準。
于是,他對母親盡孝,對長兄的遺腹子視如己出;他為人慷慨,經(jīng)常周濟別人;他恪守古禮,路上遇到年紀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躬身等長者走過,才直起身子;每次去見師長,他都鄭重其事地沐浴,然后穿戴整齊,帶上禮品……王莽周圍的人無不夸贊這個懂事的孩子。老師和同學們也一致認為,王莽是“克己復禮”的模范人物。
王莽逐漸聲名鵲起,公元前8年,漢成帝封德高望重的王莽為大司馬,王莽開始獨掌大權。
發(fā)跡后的王莽并沒有顯露出一點驕橫之氣,相反,他更加謙恭謹慎,經(jīng)常把家財拿出來分給下屬和窮人,廣泛聽取意見,招有賢德的人做官。他希望通過以身作則,扭轉(zhuǎn)社會上的奢侈風氣。他上下班乘坐的馬車、穿的衣服,都儉樸得不能再儉樸。
王莽的政策方針完全遵循儒家理論,他不搞裙帶關系,不封王氏子孫,而是尊崇皇族。他平反了一批冤假錯案,解放了一批皇族后裔,此舉一下子贏得了皇族的擁護。
王莽搬出《周禮》記載的方法,在全國建立倉儲制度,儲備谷物,做賑災之用。他按照上古傳說,改革官制,設置“四輔”,加封周公、孔子等圣賢的子孫。王莽還大興教育,擴大太學招生量,太學生數(shù)量很快翻了幾番,突破一萬人。他還在各地廣建學校,征召“異能之士”,拓展了普通知識分子入仕的渠道……
那時人們對腐化墮落的劉姓皇族子孫已經(jīng)失去了信心,于是千方百計表達對王莽的支持。最終,在公元8年的一天,王莽順應“天命”,更重要的是順應“民意”,當上了皇帝。持續(xù)兩百多年的西漢王朝結(jié)束了。
一個叫作“新朝”的政權出現(xiàn)了,王莽要在廣闊的天地里大展宏圖了。
農(nóng)民和農(nóng)業(yè)是國之根本,也是王莽首先要改革的方面。秦漢以來,地方豪強對土地的兼并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王莽認為,上古時代人人富足,是因為土地均等。因此他規(guī)定,人均土地100畝,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要立刻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
實行官府專賣制度,酒專賣,鹽專賣,鐵器專賣,山上、水中的天然資源,也都為國家所有,由政府開采。
由中央政府統(tǒng)一發(fā)行貨幣。建立“國家銀行”,貧苦百姓可以申請國家貸款,年息為貸款額的10%,杜絕高利貸對百姓的盤剝。
實行計劃經(jīng)濟,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以消除貧富不均。糧食布帛之類的日用品,在供過于求時,由政府按照成本價收購;求過于供時,政府立刻賣出,以阻止物價上漲。
從皇帝到百官,全都實行“浮動工資制”。如果天下豐收,皇帝就享有全額的生活費;如果出現(xiàn)天災,或者治理不當,就按比例扣減生活費。百官的工資也根據(jù)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動。百姓豐衣足食,官員工資就高;百姓餓肚子,官員也要跟著挨餓。
這些政令合起來看,就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棋局,王莽像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棋手,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
靠人品行走江湖的王莽絕對是個一等一的好人,但是論他經(jīng)營天下的棋藝,就不那么精妙了。
比如平均分配土地這一條,酷似某些農(nóng)民起義軍喊出的“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目的是為了讓耕者有其田,讓沒有土地的人擁有土地。然而,地主豪強是漢朝統(tǒng)治階層的中堅力量,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讓他們把土地交出來,簡直是與虎謀皮,這讓他們以后還怎么生活?
地主豪強拒絕交出土地,于是王莽下令誰不聽話就抓誰,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名門望族,都到監(jiān)獄里去反省。很快,監(jiān)獄就滿員了,可是監(jiān)獄外的地主豪強還是“要地不給,要命一條”的態(tài)度。
王莽還在很短的時間里五次改革貨幣制度,每改革一次貨幣制度,發(fā)行新貨幣,老百姓的財富就縮水許多。為老百姓服務的政策就這樣把老百姓推向了赤貧的深淵。
地主豪強站到了王莽的對立面,下層百姓因為民不聊生也站到了他的對立面,昔日的“大眾情人”一下子變成了國民公敵。各地豪強紛紛率眾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政。有人統(tǒng)計,在起兵反對王莽的義軍首領中,普通百姓出身的占29%,而豪強地主出身的占71%。
蒼天也沒有因為王莽的眼淚而心生憐憫。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長安城的起義軍殺死。他想要建立一個人人富足的理想社會,可惜到頭來那只是一座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