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上級領導說,魚骨天線上天,五星紅旗落地,要求拆除魚骨天線。不止佛山地區(qū),全省都一樣,若不拆除,相關領導都要受紀律處分
1982年,黎子流與南下視察的胡耀邦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胡耀邦:你對香港電視怎么看?
黎子流:總書記是想聽真話還是聽假話?
胡耀邦:那還用說,當然想聽真話。
黎子流:第一,香港電視沒有反黨反社會主義,也不宣傳社會主義;第二,香港電視節(jié)目也不黃色,最多穿穿泳衣;第三,香港電視的市場信息來得快,看了對抓經濟有好處,就是廣告太多,商業(yè)味太濃。
胡耀邦:我在深圳也看過,確實沒有啥。
迎著初夏的陽光,81歲的黎子流靠在沙發(fā)上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了上述對話。時隔30多年,這位當時的順德縣委書記、廣州的老市長,對魚骨天線拆除風波涉及的人和事都記憶猶新。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那個時期,從中央到地方都三令五申抵制魚骨天線、香港電視。緊鄰廣州的順德,卻在縣委內部通過了“關于可以收看香港電視的決議”,并進行口頭傳達。
提及當年,黎子流指出,“魚骨天線的拆或留,關乎‘半開放’還是‘真開放’的問題”。
今天看來,香港電視已經從各個層面深刻地影響著廣東。雖曾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但這一放,卻再也沒有回頭路。
“群眾手中掌握真理”
黎子流在順德當公務員的時間長達33年。在他眼中,這個地方有點特別——鄰近港澳,背靠省會城市廣州,經濟發(fā)展特別快,想搞什么名堂總能做成,但卻不怎么聽話,一直是讓領導操心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末,電視機開始進入少數人的家庭,有港澳同胞從外面把電視機帶進順德。這些電視機能接收香港的翡翠臺和亞視臺,只需要一根帶有放大器的魚骨形天線就行。很快,順德到處都是魚骨天線,連農村都有。
對此,上級在嚴厲批評的同時,要求拆除魚骨天線,若不拆除,相關領導都要受紀律處分。
1978年某天,佛山地委召集區(qū)域內各縣的“一把手”開了長達四小時的會議,要求大家表決心拆“魚骨”。
黎子流在會上發(fā)言說,對上級拆除“魚骨”的指示,順德也向群眾傳達了,但講來講去,還是講不通。為什么群眾不愿意拆呢?“我自己連看了三個晚上的香港電視,覺得沒問題啊。香港節(jié)目及時傳播了科技、金融信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廣告太多”。
黎子流的家人也是魚骨天線的使用者。當時正值中國女子排球隊與美國隊比賽,他的兩個兒子說:“爸爸,你今晚下樓去睡吧,我們撐起魚骨天線,看中國隊打美國隊。”
那時,國內的電視起碼隔兩三天才能看到國際排球比賽,香港電視卻是現場直播。
黎子流覺得,看女排比賽沒什么好指責的。但回頭想想,身為領導,連自己的兒子也搞不定,又怎么去說服群眾呢?“群眾是強迫不了的,事實上,他們手中往往掌握真理”。
黎子流說:“群眾想干的事你制止,要每家每戶派一個警察才能夠做到。問題是連警察都想看,你該怎么辦?所以,我只能堅守一條,順德縣委機關辦公的地方不豎魚骨天線。至于群眾,我無法保證,要怎么處分就怎么處分?!?/p>
“內地不是天堂,
香港也不是地獄”
1980年,黎子流帶著縣長、副縣長、重點部門的黨委書記等十人,經過層層申報,獲得了到香港考察的機會。
當時有一種聲音稱,香港是資本主義,香港是地獄。黎子流帶隊在香港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市容、環(huán)境、交通、市民生活。“那里的有錢人,可以住在半山,占據一大片山頭,窮人住在遷徙區(qū),房子擠不進兩個人。但總體觀感是,香港的建設很偉大”。
香港的海底隧道給黎子流留下了很深印象。他說:“香港這么小的地方能建設得這么好,規(guī)劃科學合理。我們更加堅信,內地不是天堂,香港也不是地獄?!?/p>
香港行一下子開闊了黎子流等人的眼界,哪些東西值得學習,哪些不應該學,都有了個譜?!叭绻炊疾粶士矗撬闶裁??就是愚昧!”
于是,順德縣委內部通過了“關于可以收看香港電視的決議”,并且口頭進行傳達。
不過,有時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也會實施信號干擾。所以,當順德老百姓晚上突然看到香港電視節(jié)目“飄雪花”時就知道,肯定又有大領導來了。
“一機兩看”
1982年,胡耀邦到順德視察工作,對香港電視留下了“沒有啥”的三字評價。他的意見雖然無法公開傳達,但這無疑堅定了黎子流的信心。
黎子流直接找上級領導匯報,但領導對他說:“喂,子流,胡總書記‘沒有啥’這三個字不能講?!崩枳恿骰貞洠骸斑@就說明了,當年的思想束縛還是很嚴重。改革開放剛起步,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
當時廣東的主政官是任仲夷,他曾經到順德視察,專門找到黎子流,談及改革開放和香港電視。任仲夷問了他一個問題:假如大家都收看香港電視,那內地的國家新聞、國家大事不就沒有人知道了?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黎子流問倒了。他對任仲夷說:“這點沒錯,不過香港電視確實有它的優(yōu)點?!?/p>
此次對話后,黎子流想,如果能架設公共天線,由有關部門來控制哪些重要時刻應該收看內地電視,哪些時間可以收看香港電視,這不就解決問題了?他得出的結論是:“一機兩看”,有所借鑒、有所抵制。
這個方案得到任仲夷的贊同。黎子流說:“如今想起來,真的很感謝任老!在他主政期間,廣東對自上而下的拆除魚骨天線指令,采取了‘只眼開、只眼閉’的態(tài)度?!?/p>
“不相信群眾是不行的”
1983年4月,黎子流被調往江門任市委書記。與順德的政治氛圍不同,江門真是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指示,警察親自動手去拆魚骨天線。
江門人知道黎子流來當書記,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豎起魚骨天線,迎接新市委?!崩枳恿髡f:“這是民心所向,但讓初來乍到的我感覺很難做?!?/p>
那個時候,江門的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黎子流認為,江門應該大力發(fā)展經濟。黎子流選擇了刻意回避關于魚骨天線拆還是留的問題,集中精力促發(fā)展。然而,他也沒有說禁止豎“魚骨”。
1990年5月,黎子流被任命為廣州市副市長、代市長。沒過兩年,香港的幾個電視頻道通過有線網絡,在廣東“受管制”地落地。廣東一帶,成為全國唯一能收看境外電視的地方。不過至今,整個廣東仍然沒有大張旗鼓地說,可以收看香港電視。
在廣州看香港電視,時不時會出現“迎客松”的畫面。這個問題,黎子流自然知道。
1998年卸任廣州市長后,黎子流有一次去爬越秀山,一些群眾圍著他,跟他討論這個問題。黎子流說:“這種做法說穿了還是不相信群眾,認為群眾不懂得分清是非。我們的思想還解放得不夠?,F在是寧愿錯過一些事,也不愿意犯一點錯誤。這種心態(tài)是不行的?,F在信息發(fā)達,哪里有消息能蓋得住呢?當然,網上說的也不全是對的,網絡上也有很多假信息。”
(金衛(wèi)東、陳昌喜、劉誼人、高良槐、張源薦自2013年8月21日《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