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ja
使我著迷的是人類的皮膚,處于身體內(nèi)里和外在的中間那一層。在我們的皮膚之上,可以找到第二層皮膚。這一層皮膚是起著交換作用的薄膜,充滿生機。我們通過顯微鏡進入到這一看不見的微觀層面,并通過藝術的方式加以擴展。
“Invisible”在我的作品中所指的就是包裹著我們身體的那層看不見的薄膜。例如,在我的項目《特大號皮氏培養(yǎng)皿》(2009)中,我意圖展現(xiàn)肉眼看不見的細菌膜的局部。我觀察微生物胞體生長,見證看不見的皮膚細菌在一個外存儲中如何轉(zhuǎn)變?yōu)橐粋€活著的看得見的有機組織,屬于我身體某一部分的東西由于皮氏培養(yǎng)皿具有的更為有利的環(huán)境而變?yōu)樽园l(fā)的、可見的。我們的身體并不以皮膚為終端,而是通過細菌無形地延伸到空間之中。傳統(tǒng)上,皮膚被視為人類身體的邊界(《杜登辭典》,1987),模糊不清并且呈現(xiàn)出新的視野。科學的數(shù)據(jù)傳送與個人皮膚細菌的清楚呈現(xiàn)試圖使人們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是個混合生物,一個超個體,明顯地只能憑借在身體里面或者表面的不同生命形式互相合作而存活下來。
Bio:Fiction是一次科學、藝術與電影節(jié)的主題。2011年5月在奧地利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我憑借著影像作品(In)visible獲得了虛構類作品的獎項。
在我的作品中,虛構位于現(xiàn)實之前。創(chuàng)作之初,我的頭腦中首先有一個影像。實際上,作品需要想象和虛構的自由來質(zhì)疑現(xiàn)存的定義,給予想象的空間。
影像作品(In)visible展現(xiàn)了我對隱匿著的薄膜的幻想,這部影片借助虛構的情節(jié),使人們更好地理解當前,并就人們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種種未來展開討論。這些問題以及影片中的畫面旨在開啟思辨和討論的空間,也由此,具有不可避免的刺激性、有意的簡化性以及虛構性。它們虛構的天性需要觀看者擱下懷疑,允許想象自由漫步,在某個頃刻之間忘記事物的現(xiàn)在,而去探知事物將會如何。
Synthetic biology 合成生物學
我認為這個新的研究領域?qū)趯ふ疑鐣碌挠欣h(huán)境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合成生物學將會為改變世界做出怎樣的貢獻?我并不知道。我希望生物-藝術——在科學和藝術之間的探討,將會作為質(zhì)疑合成生物學領域發(fā)展的必需而持續(xù)下去。藝術與科學之間一步一步的合作將會允許幻想、交流和技術、方法結(jié)合在一起,積極創(chuàng)造社會進步。我堅信,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大眾需要投入到關于合成生物學的對話中??茖W的語言只有一小部分科學界的人才能理解,這也正是為什么把科學問題闡述給大眾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藝術實踐。
同樣是“科學、藝術與電影節(jié)”Bio:Fictio展覽的組織者之一卡米洛·梅因哈特說:“合成生物學需要整個社會集體的參與對話?!蔽蚁雽υ捴羞€未被考慮的行動領域的新貢獻,將會促進這一新的合作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