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雄
驟雨打新荷
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瓊珠亂糝,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尊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元曲與先秦散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一樣,是中華文學中最具時代特色的文化瑰寶。中華民族由秦朝而進入大一統(tǒng),思想上一直沿襲由春秋而來的儒、道。魏晉時期佛教盛行。至忽必烈建元,漢人的統(tǒng)治覆滅,元的統(tǒng)治對漢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思想沖擊是顛覆性的。此時,知識分子在思想上的唯一出路就是逃避現實、娛情山水和麻醉性靈,所以這些人就很自然地表現為“醉酒”狀態(tài),一直留存在他們心靈深處的思想酒糟即道家的無為清靜,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不斷被發(fā)酵,元曲就成了他們發(fā)泄情感、排遣抑郁的“流行歌曲”。
“驟雨打新荷”是曲子名。作者元好問,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著作有《中州集》《南冠錄》《壬辰雜編》等,是我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
此曲上片寫景,呈現出三個特色:色彩鮮艷,聲響動人,動靜相和。詞人先大筆著色,濃墨重彩,“綠葉陰濃”,鋪寫出池塘水閣一片濃綠的景色;隨之在萬綠叢中點染朵朵鮮紅的石榴花,色彩對比強烈,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完全是一幅色彩濃艷的驟雨新荷圖,這是色彩美。再聽聲響:有檐前樹上乳燕、雛鶯對老鳥的呼喚,有高樓柳樹上鳴蟬無憂的和歌,又有雨點沙沙與擊打新探出水面圓圓荷葉的柔響……大自然的聲響從這鮮活的圖景中溢出,富有音樂美。加之靜景中突來的一陣驟雨,點點滴滴,這哪里只是滴落在新荷上,更是敲打在讀者的心上,這首曲就更加靈動起來,給畫面增添了動態(tài)美。
上片中的幾個詞語很值得玩味?!捌脹龆唷钡摹俺谩保憩F出詞人在百無聊賴中對大自然一見鐘情,是在令人窒息的氛圍中對恬淡、自由生活的孜孜追求。“朵朵簇紅羅”中的“簇”字,賦予海榴以生命,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海榴爭奇斗艷、競相開放的景色,我們仿佛看到這大自然的精靈簇擁著、吶喊著盛開的情景?!叭檠嚯r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中的“弄語”“相和”,鳥兒、蟬兒成了自然界的琴瑟歌手,奏響大自然自由、美妙的樂音。“瓊珠亂糝,打遍新荷”,一個“亂”字,雖雜亂無章,卻更為自然,表現出作者對自由的渴望;一個“遍”字,淋漓盡致,表現的是作者受“驟雨”洗禮的愉悅心情。
下片是對自然美景把玩后的深思與感悟?!傲汲矫谰啊背猩?,“休放虛過”啟下。那些令人沉醉的良辰美景有多少能被人記住,一切的喧囂終將歸于寧靜。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逆天而為,苦苦掙扎,去追逐那世俗的名利與身外的錢財?曲中雖用了及時行樂的消極語,我們卻可以從中辯證地理解詞人寫作此曲的真意:既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就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順應自然,享受平和的生活,在飛逝的時光中獲得心靈的永恒與愉悅。
這首小令,景色清麗動人,感情凄苦矛盾,情景交融,作者的心跡蘊含其中,值得我們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