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夢倩
《百姓留言版》是衢州電視生活娛樂頻道2010年推出的一檔每期5分鐘的民生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像熱心的鄰家女孩一樣,幫助觀眾解決生活困難,富有真情和溫暖。2012年1月份,《百姓留言板》升級改版,單獨成為一檔每晚8點30分播出的時長為15分鐘的民生新聞。筆者以 《百姓留言板》為例,談談民生新聞中傳遞溫暖的重要性。
一、讓老百姓到鏡頭前說心里話,使民生新聞更有人情味。2013年3月,一個與尿毒癥抗爭了9年的患者臉色蠟黃、身軀瘦弱地來到 《百姓留言板》錄制現(xiàn)場留言求助。面對鏡頭,這位名叫秦霞仙的患者哽咽著說,為了保住生命,她每星期要做三次血透,每個月需要5000多元的醫(yī)藥費,原本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家庭,如今已經(jīng)再無能力醫(yī)治。她唯一的心愿是,為家中的一萬多斤柑橘找到出路,有了錢才能繼續(xù)治病,讓年輕的生命重新起航。于是,欄目連續(xù)報道了 《愛心接力助秦霞仙重新起航》,用鏡頭記錄了社會愛心人士買完秦霞仙所有柑橘的過程。
民生新聞的線索大多靠新聞熱線來索取,而 《百姓留言版》70%的新聞線索是老百姓的現(xiàn)場留言,30%才是24小時運轉的熱線電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百姓留言板》每天平均接待的現(xiàn)場留言三至四個,一年有1000多例留言。節(jié)目開播兩年多來,共為老百姓解決各種大事小事1000多件。
二、記者走進基層,使民生新聞更接地氣。自全國新聞戰(zhàn)線組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以來,各地新聞單位迅速行動,涌現(xiàn)出一批來自基層、清新樸實、生動鮮活的報道?!栋傩樟粞园濉芬嗍侨绱?。
2013年3月,《百姓留言板》推出了“千朵鮮花送給身邊的雷鋒”主題報道,通過走進基層,與基層老百姓零距離的交流,呈現(xiàn)給觀眾的是人們身邊平凡而美麗的人,他們的小小舉動常常讓人動容。自這一系列以走基層為主線的主題報道推出以來,節(jié)目變得更加生動實在,更有生命力,比如《“紅歌大爺”自掏腰包買設備 市民免費唱紅歌》等,使人溫暖,給人力量。
三、采用多種形式,使民生新聞更有生命力。《百姓留言版》在衢州本地首推室外播出形式,并且以說新聞的方式進行播報,這是節(jié)目親和力、生命力所在。
由于民生新聞反映的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件,像誰家漏水了、誰的工資拿不到手等,這些家長里短、鄰里糾紛常常讓人感覺到“精神疲勞”。但是,如果記者多一點思考,換一個角度,挖掘真情,體現(xiàn)深度,節(jié)目就會好看很多。比如,《百姓留言版》對居民家漏水半年多亟待維修的采訪報道,記者以幫助居民尋找精兵強將查找漏水根源為切入口,通過全程采訪,剝開居民家漏水的層層疑團。這樣不僅現(xiàn)場感極強,而且還很有看頭。
在民生新聞的報道中,現(xiàn)場溝通環(huán)節(jié)往往是節(jié)目收視的亮點,比正式的采訪更自然。如《百姓留言版》曾經(jīng)報道了《家長懷疑老師體罰孩子 記者調查真相》,記者在調查中,多次大膽使用一分多鐘甚至兩分鐘的現(xiàn)場溝通畫面,用多方語言還原事件的本真。最后再加以記者的點評,使報道得到升華。報道播出后,觀眾反響熱烈。
一直以來,民生新聞欄目大多報道的是鄰里糾紛、婆媳關系等瑣事,這樣的節(jié)目觀眾看多了,產生了收視疲勞,有時甚至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社會究竟怎么了?當民生新聞著力反映社會上美麗的事情時,可以讓觀眾感覺到社會的溫暖,可以與負面題材的事件形成強烈的對比,起到強烈的反差效果。這也正是民生新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