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利敏,吳學煒,趙雪杰,方先珍,楊曉瑞,王慶端,常俊標,鄭立運#
1)鄭州大學醫(yī)藥科學研究院藥化室 鄭州 450052 2)鄭州安圖綠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鄭州 450016 3)河南省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測報科 鄭州 45000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當今人們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全球約有4億人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1]。HBV宿主范圍狹窄,建立理想的HBV動物模型是有效篩選抗病毒藥物、研究HBV感染機制和發(fā)病過程的基礎(chǔ)[2]。鴨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是一種禽類嗜肝DNA病毒,其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基因組特征、生命周期、生物學特性等與HBV非常相似[3]。目前, DHBV模型已成為國內(nèi)外認可的抗HBV藥物體內(nèi)活性篩選和評價的動物模型。國內(nèi)已見報道的DHBV模型鴨主要有北京鴨、重慶麻鴨、廣州櫻桃谷鴨、湖北麻鴨等。通過雛鴨后天感染DHBV是建立模型的一個主要途徑,但是鴨體內(nèi)病毒血癥持續(xù)的時間及水平受鴨種、毒種、產(chǎn)地、感染途徑、感染劑量等多種因素影響,研究結(jié)果間存在一定差異。前期作者從河南本地櫻桃谷鴨血清中分離并克隆了一株DHBV標準毒株。該研究中,作者采用DHBV陽性血清人工感染3日齡河南櫻桃谷鴨,建立標準的人工感染河南櫻桃谷鴨乙型肝炎動物疾病模型,探討DHBV DNA在動物外周血和肝臟中的增殖規(guī)律,并觀察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3TC)鴨體內(nèi)的抗病毒效用,驗證該模型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1.1動物與試劑1日齡河南省櫻桃谷鴨120只,雌雄不拘,體質(zhì)量(50±5) g,購買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宏達鴨業(yè)孵化公司;DHBV-WS病毒株(GenBank No:HM590411.1)由河南省醫(yī)藥科學研究院藥化室分離和保存;DHBV標準質(zhì)粒由河南省醫(yī)藥科學研究院藥化室構(gòu)建和保存;3TC為葛蘭素史克蘇州有限公司產(chǎn)品;SYBR Green Ⅰ染料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Viral DNA提取試劑盒和Tissue DNA提取試劑盒購自O(shè)mega Bio-Tek(美國)公司。
1.2引物的設(shè)計根據(jù)GenBank收錄的DHBV S區(qū)核苷酸的保守序列設(shè)計引物,由北京博尚生物公司合成。上游序列:5’-CGGACAACGGGTCTACTAT-3’,下游序列:5’-GGTGGCAGAGGAGGAAGT-3’。
1.3DHBV陰性鴨的篩選1日齡河南櫻桃谷鴨120只,經(jīng)頸靜脈無菌采血400 μL, 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酚/氯仿法提取DNA。PCR反應(yīng)體系:10×Buffer 5 μL,10 μmol/L dNTP 4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Taq酶0.5 μL、模板0.5 μL;反應(yīng)條件:94 ℃ 5 min;94 ℃ 1 min,60 ℃ 1 min,72 ℃ 3 min,35個循環(huán);72 ℃10 min。取PCR擴增產(chǎn)物在10 g/L 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電泳,155 bp處無條帶判定為DHBV陰性鴨。
1.4DHBV模型鴨的建立1日齡DHBV陰性鴨48只,在3日齡時經(jīng)脛靜脈注射采用文獻[3]方法得到的拷貝數(shù)為1.6×106mL-1的DHBV陽性血清0.20 mL,于第0、2、4、6、8、10、12、14、21、28、35、42天隨機抽取,每次剖殺4只,分別按照Viral DNA提取試劑盒、Tissue 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血清及肝臟DNA。
1.5熒光定量PCR檢測采用鄭州大學醫(yī)藥科學研究院藥化室已建立的DHBV熒光定量PCR方法[4]檢測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水平。 反應(yīng)體系為20 μL: SYBR Premix Ex TaqTM10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H2O 7.2 μL;反應(yīng)條件:95 ℃預(yù)變性1 min;95 ℃變性5 s,56 ℃退火5 s,72 ℃延伸25 s,共40 個循環(huán);40 ℃冷卻10 s。每個待測樣本同時檢測3管,取平均值。
1.6實驗分組與處理另取1日齡DHBV陰性鴨48只,設(shè)正常組、模型組與3TC組各16只。模型組與3TC組鴨在3日齡時經(jīng)脛靜脈注射拷貝數(shù)為1.6×106mL-1的DHBV陽性血清0.20 mL。7 d后,正常組與模型組灌服生理鹽水2 mL/(kg·d),3TC組灌服3TC 20 mg/(kg·d),共給藥10 d。分別在給藥5、10 d后及停藥3 d后隨機抽取,每次每組剖殺4只,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血清及肝臟DNA,采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水平。根據(jù)公式計算DHBV DNA抑制率,抑制率(%)=(模型組拷貝數(shù)-3TC組拷貝數(shù))/模型組拷貝數(shù)×100%。
1.7肝臟病理學檢查用藥前、用藥10 d后處死正常組、模型組和3TC組實驗動物,后取肝左葉中部1.0 cm×1.0 cm大小肝組織固定于甲醛溶液,石蠟包埋、切片后HE染色,切片厚度為5 μm,光學顯微鏡下(×400)觀察肝組織病變。
1.8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處理,不同組別不同時間點鴨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拷貝數(shù)的比較采用2×3析因設(shè)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DHBVDNA在模型鴨血清和肝臟中的增殖情況3日齡櫻桃谷鴨經(jīng)脛靜脈接種DHBV陽性血清后,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水平的變化見圖1。感染2 d后,48只雛鴨血清均可檢測出DHBV DNA;在第2至14天,病毒量隨著時間呈上升趨勢,并于感染后第14天達到高峰,拷貝數(shù)達到7.7×109mL-1;第14至42天,血清DHBV DNA水平呈緩慢下降趨勢;第6至42天,血清DHBV DNA拷貝數(shù)均維持在較高水平。肝組織中DHBV DNA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趨勢與血清中基本一致。
圖1 模型鴨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水平動態(tài)變化圖
2.2模型組和3TC組鴨血清和肝臟DHBVDNA的水平模型組和3TC組鴨用藥后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拷貝數(shù)比較結(jié)果見表1、2。3TC組在用藥第10天,血清和肝臟DHBV DNA抑制率分別達到86.5%和84.9%;停藥3 d后,DHBV DNA抑制率分別為79.7%和73.4%,即出現(xiàn)輕度的“反彈”現(xiàn)象。
表1 不同組別不同時間點鴨血清中DHBV DNA拷貝數(shù)(n=4)(×108 mL-1)
F組間=17.625,F(xiàn)時間=68.141,F(xiàn)交互=134.517,P<0.001。
表2 不同組別、不同時間點鴨肝臟中DHBV DNA拷貝數(shù)(n=4)(×108 mL-1)
F組間=69.430,F(xiàn)時間=35.330,F(xiàn)交互=75.770,P<0.001。
2.3各組鴨肝組織病理學觀察結(jié)果見圖2。正常組鴨肝細胞呈梭狀,結(jié)構(gòu)完整,輪廓清晰。用藥前,模型組與3TC組肝組織部分細胞腫脹和出現(xiàn)空泡,匯管區(qū)可見炎細胞浸潤及灶性壞死。模型組鴨肝臟在用藥10 d后出現(xiàn)胞質(zhì)疏松化、大量空泡、重度脂肪變性、水樣變性和灶狀壞死。與模型組相比,3TC組在用藥10 d后病變細胞明顯減少,炎癥有很大程度減輕。
HBV具有明顯的種屬特異性,宿主范圍狹窄。已報道[5]的HBV模型動物主要有黑猩猩、樹鼩、土撥鼠、轉(zhuǎn)基因小鼠、地松鼠、旱獺、鴨等。相比之下,鴨具有來源廣、價格低、易于飼養(yǎng)、繁殖率高、重復(fù)性好等優(yōu)點。目前國內(nèi)用于篩選評價抗HBV藥物的動物模型主要以DHBV模型為主。
DHBV模型建立的方法分為先天感染和后天感染兩種。國內(nèi)先天感染模型通常采用大批量篩選DHBV陽性鴨的方法[6-7],所需樣本量較大,一般選用自然感染率較高的品種。前期調(diào)查研究[3]發(fā)現(xiàn),河南省櫻桃谷鴨DHBV陽性率為8.1%,自然感染率較低,適宜建立后天感染模型。后天感染主要通過給1~3日齡雛鴨注射病毒陽性血清造成慢性攜帶狀態(tài)。研究[8]表明,雛鴨體內(nèi)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容易形成免疫耐受,攻毒后病毒血癥持續(xù)時間長且穩(wěn)定。病毒血癥的水平與所感染的 DHBV 毒株毒力強弱有很大的關(guān)系。該模型中病毒株的來源為河南櫻桃谷鴨DHBV的一株分離株,其基因序列明確,易感性較高,經(jīng)脛靜脈注射后3日齡雛鴨感染率為100%。采用DHBV 1.6×106mL-1拷貝數(shù)陽性血清0.20 mL感染3日齡雛鴨,連續(xù)觀察42 d,發(fā)現(xiàn)可維持較高的病毒血癥而無明顯的自然轉(zhuǎn)陰現(xiàn)象, 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其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分別在14、21 d達到高峰,在42 d內(nèi)保持較高的水平。與鄧學龍等[9]報道的廣州櫻桃谷鴨模型相比,病毒血癥持續(xù)時間更長。胡權(quán)等[10]建立的湖北麻鴨乙肝模型,采用DHBV DNA重組質(zhì)粒轉(zhuǎn)染細胞上清感染雛鴨,第7天出現(xiàn)病毒血癥,第11天達到峰值,第33天開始逐漸下降,與該研究結(jié)果也有一定差異??笻BV藥物篩選動物實驗中,用藥時間一般為10~15 d,該模型血清和肝臟中DHBV DNA 連續(xù)觀察42 d均維持較高水平,能夠滿足實驗需求。
圖2 鴨肝組織病理切片(HE,×400)
該研究采用抗HBV藥物3TC對模型進行驗證,進一步證明了模型的可靠性。3TC是第一個用于治療乙肝的經(jīng)典核苷類藥物,1999年在中國上市。該藥物具有明確的藥理作用,能夠有效地抑制HBV DNA的復(fù)制[11],改善肝組織病理狀態(tài)。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與模型組相比,3TC組鴨用藥后血清和肝臟中不同時間的DHBV DNA拷貝數(shù)均有明顯下降,在用藥10 d后,血清和肝臟DHBV DNA抑制率分別達到86.5%和84.9%。而且可觀察到用藥10 d后3TC組鴨肝病理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因此,該模型可作為理想的DHBV后天感染疾病模型,為后期HBV的研究和抗HBV藥物的篩選和評價奠定基礎(chǔ)。
[1]Van Damme P, Zanetti AR, Shouval D, et al. Strategies for global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Adv Exp Med Biol, 2010, 659: 175
[2]孔祥平,劉光澤,易學瑞,等.復(fù)制型HBV轉(zhuǎn)基因小鼠的建立與應(yīng)用[J]. 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36(9):954
[3]Jilbert AR, Botten JA, Miller D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ge- and dose-related outcomes of duck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Virology, 1998, 244(2): 273
[4]劉揚科, 鄭立運, 常俊標,等.鴨乙型肝炎病毒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yīng)用[J]. 揚州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0, 31(3): 7
[5]張傳濤, 廖志航, 陳東輝, 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細胞與動物模型研究現(xiàn)狀[J]. 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 2010, 31(10): 1036
[6]張喜武,李永吉,方建,等.丁香苦苷固體脂質(zhì)納米??锅喴腋尾《镜膶嶒炑芯縖J].中醫(yī)藥信息,2011,28(2):107
[7]梁榮感, 蘇何玲, 宋蕓娟, 等. 桂林麻鴨先天性鴨乙肝病毒模型的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06, 16(11): 1654
[8]唐霓, 黃愛龍, 郭樹華, 等. 鴨乙型肝炎病毒體液免疫血清學指標的系統(tǒng)建立與應(yīng)用[J].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1, 9(1): 13
[9]鄧學龍, 劉妮, 郭興伯, 等. 亞乙型肝炎病毒實驗感染櫻桃谷鴨后在肝臟和外周血中的動態(tài)[J].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1997, 14(1): 37
[10]胡權(quán), 方瑗, 張正茂, 等. 湖北麻鴨乙型肝炎病毒體內(nèi)感染模型的建立[J].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08, 22(2): 113
[11]付喜花,梁蔚芳,吳小東,等.鴨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變株體外耐藥模型建立[J].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