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花 何洋 張崢
口腔黏膜急性反應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常給患者帶來口腔黏膜糜爛、潰瘍等不良反應[1],使得患者進食困難,降低放療耐受性,甚至中斷放療計劃。為此,我科應用康復新液和蒙脫石散聯(lián)合防治急性放射性口炎,并與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防治對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將要行放射治療的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齡41~76歲。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試驗組:男21例,女19例;原發(fā)病頰癌6例,舌癌10例,上頜竇癌6例,鼻咽癌3例,牙齦癌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原發(fā)病頰癌5例,舌癌9例,上頜竇癌5例,鼻咽癌4例,牙齦癌7例。所有患者放療前均無口腔疾患;均采用常規(guī)分割放射治療方法,通過直線加速器照射,中位放療劑量治療組61.2 Gy,對照組60.4 Gy。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試驗組:使用康復新液(四川好醫(yī)生攀西藥液有限責任公司)10 ml與蒙脫石散(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4.0 g攪拌成稀糊狀,含漱2~3 min,然后咽下,4次/d(三餐后及晚睡前),使用后20 min內(nèi)禁食水。對照組:常規(guī)口腔護理后,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商品名金因肽,深圳華生元基因工程發(fā)展公司生產(chǎn))均勻噴涂于黏膜表面,張口保持3 min,4次/d(三餐后及晚睡前),使用后20 min內(nèi)禁食水。2組均自放療前3 d起用藥至放療結束后、口腔黏膜反應完全消失為止。
1.3 觀察指標 各級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損傷發(fā)生率:2組均自放療起至放療結束后、口腔黏膜反應完全消失為止,每周檢查2次患者的口腔黏膜。評價2組患者放射性口炎發(fā)展至各級別的發(fā)生率。放射性口炎分級標準[2]:0級為無變化;1級為充血或有輕度疼痛,無需止疼藥;2級為片狀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疼藥;3級為融合的纖維性黏膜炎或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藥;4級為潰瘍,出血,壞死。
1.4 恢復時間判斷標準 2組各級口腔炎損傷恢復至0級所經(jīng)過的天數(shù)。
1.5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各級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損傷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中患者黏膜放療損傷多為1級(65.0%),嚴重損傷3、4級發(fā)生率很低(7.5%),對照組發(fā)生的損傷多為2級(42.5%),嚴重損傷3、4級較試驗組明顯高(3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2組各級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損傷發(fā)生率
2.2 2組不同級別急性放射性損傷恢復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應平均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見表2。
表2不同程度的黏膜恢復時間n=40,d,±s
表2不同程度的黏膜恢復時間n=40,d,±s
組別 1、2級 3、4級6.9 ±1.6 14.3 ±2.6對照組 9.5 ±2.3 19.1 ±3.7 t值試驗組5.078 5.866 P值 <0.01 <0.01
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在外科手術治療后常需接受放射治療,在放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不同成度的急性放射性口咽部黏膜反應。有研究指出,97%的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常規(guī)放療后出現(xiàn)放射性口炎(RTOM);而接受超分割放療的患者100%會出現(xiàn)RTOM,56%出現(xiàn)嚴重的黏膜反應[3]。RTOM造成的潰瘍性病損,其典型癥狀是嚴重的疼痛會造成患者進食困難、影響機體營養(yǎng)攝入;更嚴重的是其造成的潰瘍性病損可成為全身系統(tǒng)繼發(fā)感染的入口途徑。目前,放射性口炎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放療區(qū)域的限制放療劑量的主要因素。
康復新液含有一種獨特的多元醇及肽活性物質(zhì),該液外敷或含漱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炎癥、水腫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加速機體病損組織修復再生[4]。蒙脫石散對多種細菌、病毒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可將它們固定在黏膜表面隨唾液排出口外。同時其具有修復損壞的細胞間橋加速潰瘍面愈合。另外其所含的鎂離子可降低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具有較好的止疼作用[5]。兩者聯(lián)用制成糊劑涂于口腔黏膜,因蒙脫石散有較強的黏膜吸附作用可延長康復新局部接觸時間,較好地發(fā)揮藥效。且這兩種藥物均可吞服,吞咽后會在全身起作用,進一步提高其治療效果。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多肽類生長因子,對多種細胞具有促進增殖作用,可提高創(chuàng)面愈合速度和質(zhì)量,對維持黏膜穩(wěn)定性有重要作用[6]。廣泛應用于治療RTOM。
綜上所述,康復新蒙脫石散糊劑防治放射性口炎的效果優(yōu)于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療效明顯,提高其對后續(xù)治療的依從性并改善生活質(zhì)量且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在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可作為預防和治療用藥。
1 Feller L,Essop R,Wood N H,et al.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duced oral mucositis:pathobiology,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SADJ,2010,65:372-374.
2 殷蔚伯,谷銑之主編.腫瘤放射治療學.第3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08.
3 Vera-Llonch M,Oster G,Sonis S.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reatment for head and neck carcinoma.Cancer,2006,106:329-336.
4 陳新謙,金有豫主編.新編藥物學.第1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88.
5 候春霞.復方思密達糊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療效觀察.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863.
6 Wu HG,Song SY,Kim YS,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on mucos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for head and neck cancer:a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prospective phase 2 multi institutional clinical trial.Cancer,2009,115:3699-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