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路智軍 劉勇
他曾經是一名出色的人民警察,1987年被福建省公安廳、人事廳授予“全省優(yōu)秀人民警察”稱號并榮立個人三等功。他當過派出所所長、汽運公司副總經理、出租車公司總經理,2012年入主泉州公交后,先是認真調研,爾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提出了“幸福公交”的理念,立志把泉州公交打造成“大公交”,朝著“公交都市”的目標邁進。
他就是劉泉生,泉州公交發(fā)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還獲得“全國安康企業(yè)家”“全國交通企業(yè)創(chuàng)新人物”等榮譽稱號。
泉州公交發(fā)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經 歷 近50年的風風雨雨,目前有運營線路58 條,總營運車輛895 輛,萬人擁有公交車14.1 標臺(達B 類城市一等),營運線路58 條,市民出行分擔率17.9%(達B 類城市四等)。近年來,泉州公交發(fā)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了由普通線為骨干,以快速公交線路、區(qū)間短線等相結合的客運服務網絡。公司先后獲得“中國城市公共交通科技進步獎”“福建企業(yè)形象100佳”“省交通運輸系統‘雷鋒式’先進集體”“省道路水路和城市公交春運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度全國交通運輸節(jié)能減排優(yōu)秀貢獻企業(yè)”“泉州市和諧企業(yè)”等多項榮譽稱號。不久前,泉州與日本第三大城市橫濱、韓國第五大城市光州一齊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宗教博物館等支撐的泉州旅游業(yè)即將翻開新的篇章,這將給泉州公交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泉州公交倡導的建設“幸福公交”理念進展如何?日前,泉州公交發(fā)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泉生就泉州公交的發(fā)展現狀、理念及規(guī)劃等問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
《駕駛園》記者:您曾經是一名出色的警察,也經營過出租車公司,請介紹一下您的個人經歷以及泉州公交的發(fā)展及現狀。
劉泉生:我當了13年派出所所長,后來做長途汽車站站長,再去管理出租車公司,直到現在成為公交的“大家長”。我認為做事情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只要依靠廣大干部職工,依靠這個團隊,相信沒什么困難可以難住我們。當初從汽車站去出租車公司是個壓力,現在到了公交又是個新的壓力。但我覺得壓力才是最大的動力,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信心滿滿。無論做什么都是為人民做事情,只要盡心去做,就問心無愧!我始終一個腳步一個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好。
泉州公交有50 多年的歷史,真正發(fā)展還是在這兩三年,“公交優(yōu)先”的春風吹遍了公交大地,把公交吹活了。盡管有發(fā)展,但市政府財政有限,相比杭州、寧波、廈門等城市公共交通,泉州公交還是有差距。作為企業(yè)自身,我們要做的是取長補短、縮短差距。
《駕駛園》記者:公交的定位是公益性企業(yè),請介紹一下您管理公交的經驗。許多公交企業(yè)為了生存和減少對政府的依賴,都在搞多種經營,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劉泉生:隨著公交營運收入與成本倒掛的日益加劇,公交實行成本規(guī)制是大趨勢,全國許多城市公交已經各自展開。然而,在這方面,全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文件,各地執(zhí)行的情況不一樣,很難找到一個可供參考的成功案例。
各地的經濟建設在快速發(fā)展,我認為公交的虧損實際上與之有一定關系,因為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市民對公交的需求度越來越高。但現狀是,每多開一條線路,公交的虧損就加重一層。不開,又滿足不了百姓的需求,一直開,虧損只能越來越大??匆幌氯珖坏淖呦?,虧損是個比較嚴峻的問題,以后有可能還會虧損得更嚴重。盡管有些公交通過開展第三產業(yè)來彌補虧損,但公交虧損這一老大難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在第三產業(yè)的開展上,各地的政策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允許在車體上開發(fā)廣告,收入歸公交企業(yè)所有,再就是公交亭廣告也能帶來一些收入。泉州市政府給公交的定位是管理服務型企業(yè),與經營型企業(yè)不同,泉州公交基本靠政府財政補貼來支撐。
我的理解是,既然政策上不能改變,民生項目又不能斷,我們就要變壓力為動力。泉州公交的做法是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壓縮運營成本,其中,節(jié)能降耗是減虧的主要措施。另外,我們還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機構改革,把原來的18個部室精簡到10個,將機關200 多個管理人員壓縮到70 多個,同時組建車輛維修管理分公司和場站建設管理分公司,實現運修分離和站運分離,并對二級單位實行財務獨立核算,分工更明確,責權利更清晰。原則就是從源頭管控成本,提高效率。從效果來看,以節(jié)能減排為例,目前,駕駛員的意識開始提高,雖然車輛一年年老化,給節(jié)能降耗帶來一些壓力,但泉州公交的油耗不增反降,這說明措施是有效的。我們的各分公司都成立了節(jié)能降耗小組,實施油耗考核,評選節(jié)能降耗能手,對油耗高的駕駛員進行指導、約談,這個小組的主要職能是解決“油老虎”問題。我們從單車抓起,從線路抓起,這對公司的節(jié)能降耗起到很大作用,泉州公交2012年油耗成本同比下降了340多萬元。近期,我們還將組織一次分公司間的管理經驗交流會,每個分公司根據情況,推出一條在營運、安全、節(jié)能降耗、服務等方面都做得好的線路,互相借鑒、互相交流。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做到以點帶面,一條線路好了,一個車隊好了,一個分公司好了,整個泉州公交就好了。
《駕駛園》記者:您自2012年9月掌舵泉州公交后,便以“市民出行幸福指數”為核心,提出了“智慧公交、綠色公交、微笑公交”的發(fā)展思路,要打造“幸福公交”,請談一談您的“幸福公交”理念。
劉泉生:什么是幸福公交?我認為乘客幸福了、職工幸福了就是幸福公交。幸福公交,首先自己的員工要幸福,要讓馬兒跑首先得給馬兒吃草,否則就是不符合邏輯。善待駕駛員,善待干部隊伍,激發(fā)其工作熱情,公交才能發(fā)展,職工才有幸福可言。所以我們經常做的事情是,開展家訪,與駕駛員們心貼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實現他們的愿望,力所能及為一線員工提升福利待遇。我們還組建職工文藝隊,搞下基層慰問演出,挖掘文藝人才,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我們也組織各式各樣的外出學習和交流,舉辦對口培訓班,增長干部們的管理見識,拓展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我的觀點是,我們要做的公交是這樣的:百姓出行要便捷,上車就露出舒心的微笑,跟到家一樣。公交人把乘客當成自家人,乘客把公交人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才是幸福公交。我常常說要換位思考,如果駕駛員把乘客當成自己的親人,那一切事情都解決了。有乘客知道駕駛員沒吃早餐,跑幾站地去給駕駛員送包子,駕駛員多幸福!駕駛員送給上車的每一位乘客一個微笑,給有需要幫助的乘客找座、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乘客多幸福!
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我在汽車站時的一些經歷。每年趕上過年過節(jié),很多乘客連夜排隊買票,好不容易排到了,售票員一句“沒票了”,讓乘客幾乎陷入絕望。好幾次看到乘客聽說“沒票了”當場痛哭,因為沒票就意味著回不了家,吃不了團圓飯。我就告訴售票員,這個人如果是你親戚,你會這樣做嗎?如果沒票了,你也給他查一查,到他去的目的地附近的車票有沒有,有沒有換乘方案,幫他查一查,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處處像遇到親人一樣去幫助他人,讓乘客時時感到溫馨,乘客就會感到幸福。到了公交以后,我覺得乘客更需要這種幸福感,而我們就是要從這種點點滴滴的事情做起,讓每一個人都有幸福感。實際上,現在泉州的百姓能感受到,泉州公交是有變化的。
《駕駛園》記者:幾年前,泉州公交的票價比較高,在市民的強烈呼吁下,部分線路開始實行一元一票制。實際上,類似這種順應民意的例子在泉州公交還有很多,請您介紹一下,泉州公交是如何為民服務的?
劉泉生:這一兩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興起,全國各地涌現諸多通過網絡傳播的公眾事件,引發(fā)公共危機,帶給我們很大觸動,讓我們開始反思,所以我們專門成立了信息服務中心,在網絡輿情上化解了很多矛盾?,F在,我每天都看微博,就是為了及時了解社會輿論、解決服務上存在的問題。公交服務的滿意度,眾口難調,城市在擴大,邊邊角角都希望公交通車,從一定程度來說,對于百姓的各種需求,公交可能永遠都不可能完全滿足,但我們要讓百姓理解,理解我們在盡力把公交做好。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泉州公交在車輛的改善、服務形象、準點率、出行分擔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會的需求。我認為,管理公交這項工作永無止境,只能用一種誠心的態(tài)度,祈求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駕駛園》記者:在以前談到泉州公交的未來時,您提出:力爭在“十二五”期間,一要使泉州公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水平趕超國內同級先進城市;二要樹立“大公交”的大局意識,始終保持公交事業(yè)與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相匹配,助力城市品質的同步提升;三要緊緊圍繞“便民”這個主題,加快推進公交線網的完善、優(yōu)化和延伸,積極拓展公共自行車租賃、校園接駁和通勤客運等新興便民項目,實現社會公交資源的優(yōu)化升級和公共交通體系的無縫對接,并以此引導市民樹立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綠色健康的出行觀念。圍繞這些目標,泉州公交都在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劉泉生:泉州公交的目標是打造智慧公交、綠色公交、微笑公交、平安公交。其中,平安是基石,平安公交是根本。沒有目標,就很難跟上形勢的需要?,F在只能說泉州公交基本滿足了百姓的出行的需求,距離公交都市還很遠。當前我們要做的,是保住、鞏固百姓出行的基本需求,實實在在地把傳統的服務做好。
隨著泉州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交通結構的調整以及“公交優(yōu)先”政策的深入落實。不久前,泉州被評選為“東亞文化之都”,這讓泉州人感到自豪,這都給泉州公交的發(fā)展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這種形勢下,市政府提出了“大泉州”的概念,我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公交”的暢想。目前,我們有干線公交,也有支線公交,還有快線公交,并將線路拓展到石獅、晉江、南安、惠安等中心城區(qū)以外的地區(qū)。下一步,泉州公交的通勤車、校園接駁、自行車租賃等業(yè)務都會相繼開展,臺商投資區(qū)子公司將于月底成立,我們爭取在2015年具備“大公交”的能力。
接下來,泉州公交發(fā)展有限公司將抓住機遇,發(fā)揮優(yōu)勢,堅持“以人為本”,落實泉州人的公交事業(yè),強化公益性職能,繼續(xù)按照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打造“980 平方公里大公交”的目標要求,進一步以方便人民群眾出行、以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和滿意率為落腳點,加快客運服務優(yōu)化發(fā)展步伐。進一步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以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作為轉變發(fā)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不斷提高生產經營效率。進一步關心關愛員工,積極培育風正務實、艱苦奮斗、服務乘客、關愛員工的優(yōu)良企業(yè)精神,努力打造和諧企業(yè),更重要的是讓泉州人的“幸福公交”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