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露,侯 帥,吳 靜,王羅新
?
聚甲醛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性能研究
劉露1,侯帥2,吳靜1,王羅新1*
(1 武漢紡織大學(xué)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3;2 安徽水利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10)
針對聚甲醛(POM)纖維增強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展開研究。以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作為對比,研究不同摻量和不同長度的POM/PP纖維對增強混凝土的抗折強度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6mm長的POM纖維在0.6kg/m3摻量時抗折性能最好,6mm長的PP纖維在1.2 kg/m3摻量時抗折性能最好。POM纖維摻量在0.9 kg/m3時,6mm和12mm長的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抗折性能,PP纖維摻量在1.3 kg/m3時,同樣在6mm和12mm長的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抗折性能。不同長度的POM纖維等量混摻增強的混凝土,以3mm和6mm混摻增強的混凝土抗折性最好。
POM纖維;增強混凝土;摻量;混摻;抗折強度
POM纖維作為最近幾年開發(fā)研究的高性能纖維之一,其具有高強高模、優(yōu)異的耐化學(xué)品和耐溶劑性能,結(jié)晶度高,抗張強度與鐵絲相仿且具有極好的分散性等特征。其優(yōu)異性能使其將來作為填充材料應(yīng)用到復(fù)合材料中的領(lǐng)域十分廣闊,已有相關(guān)文獻[1,2]提到將其應(yīng)用到混凝土中等領(lǐng)域會極大的改善現(xiàn)有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不足等現(xiàn)狀?,F(xiàn)有常規(guī)混凝土存在抗拉強度低、抗裂性差和抵抗形變性能差的缺陷,即韌性比較差,材料的脆性明顯[3,4]。用纖維來提高材料的抗拉強度以降低混凝土的脆性,自古有之,如稻草泥巴墻等[5]。從國外纖維增強混凝土材料的發(fā)展及應(yīng)用來看,上個世紀60年代,PP、PVC和尼龍纖維已在國外作為增強纖維來提高砂漿的抗沖擊性能[6]。目前合成纖維在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得到廣泛應(yīng)用,較常用到的領(lǐng)域有高層建筑、預(yù)制墻板、公路路面和橋面等[7-9]。本文針以PP纖維作為對比,研究了POM纖維不同長度、不同摻量和混摻對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影響。
POM纖維:四川省紡織科學(xué)研究院提供,性能參數(shù)見表1。
PP纖維:大連金竹化工有限公司,性能參數(shù)見表1。
水泥:P.O 42.5水泥,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粉煤灰:Ⅰ級灰,陽邏電廠粉煤灰。
礦粉:45微米篩余9.5%,活性指數(shù)S95。
減水劑:聚羧酸高效減水劑,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廠。
砂、石:市購,砂吸水率3.9%,飽和面干表面密度2.5g/cm3,細度模數(shù)2.67,含泥量2.36%。粒徑0-5mm的碎石,其吸水率1.87%,飽和面干表觀密度2.6g/cm3,含泥量0.73%。粒徑20-40mm的碎石,其吸水率1.42%,飽和面干表觀密度2.6,含泥量0.25%。
表1 POM纖維和PP纖維的性能
本實驗基準混凝土配合比見表2,在基準混凝土中摻加不同長度單摻及混摻的POM纖維或PP纖維,POM纖維的摻量為0.6、0.9、1.3和1.8kg/m3,PP纖維的摻量為0.6、1.3和1.8 kg/m3。
根據(jù)相關(guān)拌合序列對纖維分散性的影響的研究文獻[10],本實驗拌合工藝采取如下的步驟。對不摻纖維的混凝土,將所稱取的水泥、粉煤灰、礦粉、砂、石一次裝入攪拌機內(nèi),干攪1min后加入水,水加完后接著加入減水劑,控制加水和加減水劑過程在30s內(nèi)完成,減水劑加完后濕攪2min后出土。對摻纖維的混凝土,將所稱取的水泥、粉煤灰、礦粉、砂、石一次倒入攪拌機內(nèi),干攪30s后加入纖維,加入纖維后干攪1min后相繼加入水和減水劑,再濕攪3min后出土。新拌混凝土在100mm、100mm、400mm的模具中成型,成型24h拆模,放入標準養(yǎng)護室進行養(yǎng)護至等測齡期時進行混凝土抗折強度的測試。
表2 基準混凝土配合比kg/m3
按照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取樣。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的要求進行標準養(yǎng)護,測試抗折強度??拐蹚姸葴y試在武漢理工大學(xué)測試中心力學(xué)性能實驗室完成,采用Instron Corporation荷載-撓度曲線測試項目,依據(jù)JG/T 3064-1999,加載速率為0.1000mm/min。
每組測試三個樣取平均值。圖1為所采用的Instron Corporation儀器和所采用的測試方法。
圖1 采用的測試儀器和測試方法
混凝土抗折強度計算公式:F=PL/(bhh)。
換算系數(shù):0.85,其中P為斷裂時的荷載力值,L為支座間跨度,b、h分別為試件界面的寬度和高度。
圖2 POM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
圖3 PP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
如圖2所示為POM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POM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較素混凝土抗折強度有所增加,在POM纖維長度為6mm時,0.6kg/m3摻量的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強度最高。但當(dāng)摻量超過0.6kg/m3時,隨著POM纖維摻量的增加,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強度不斷下降,但直至1.8kg/m3摻量下獲得的最小抗折強度較素混凝土抗折強度要高。
如圖3所示為PP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PP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在PP纖維6mm長度時,PP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隨著PP纖維摻量的增加而增加,在1.3kg/m3摻量時PP纖維混凝土抗折強度值最大,但當(dāng)摻量達到1.8kg/m3時PP纖維混凝土抗折強度下降。當(dāng)PP纖維摻量為0.6kg/m3時的PP纖維混凝土抗折強度較素混凝土抗折強度值反而要小,說明只有在合適的PP纖維長度和摻量時,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才具有增強的效果。
綜合分析圖2和圖3可發(fā)現(xiàn),POM纖維增強混凝土在POM纖維較小摻量時即可較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強度,而PP纖維增強混凝土在低摻量時對混凝土抗折強度有負效應(yīng)影響。POM或PP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隨纖維摻量增加的變化趨勢不同,圖2中的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強度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趨勢,相比圖3中的PP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不太穩(wěn)定,關(guān)于其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還有待于展開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圖4所示為POM纖維長度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在POM纖維0.9kg/m3摻量時,POM纖維混凝土整體強度較素混凝土抗折性能提高。其中6mm和12mm長的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性能最好,而3mm和9mm長的POM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性能較沒摻纖維的混凝土抗性能影響較小。
圖4 POM纖維長度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
圖5 PP纖維長度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
圖5所示為PP纖維長度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在PP纖維1.3kg/m3摻量時,當(dāng)PP纖維長度小于6mm時,PP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隨著PP纖維長度增加而增加,在6mm長度時最大。當(dāng)PP纖維長度超過6mm時,隨著PP纖維長度增加,纖維混凝土抗折強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整體抗折強度小于6mm時PP纖維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其中9mm長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值較未摻PP纖維的混凝土要小,6mm和12mm長的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值相近。
綜合分析圖4和圖5可發(fā)現(xiàn),POM或PP纖維增強的混凝土的抗折強度隨纖維長度的增加展現(xiàn)了相同的變化趨勢。兩種纖維增強的混凝土均是在纖維長度為6mm和12mm時對混凝土的抗折強度有較大提升,但兩種纖維增強的混凝土抗折強度幾乎在同一水平時,PP纖維耗用量1.3 kg/m3較POM纖維0.9kg/m3大出許多。
圖6所示為POM纖維混摻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長度POM纖維等量混摻時,POM纖維混凝土整體抗折強度提高。但隨著POM纖維平均長度的增加,POM纖維混摻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呈下降趨勢。其中在0.9kg/m3摻量時,3、6mm長POM纖維等量混摻的混凝土抗折性能最好。比較3、6mm和3、9mm兩組實驗,發(fā)現(xiàn)平均長度較長的3、9mm這組實驗所測抗折強度值較小,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其相比3、6mm這組實驗,其所含纖維的根數(shù)要小。另比較3、12mm和3、6、9、12mm兩組實驗,其具有相同的平均長度,但后者的抗折強度較前者要高,其可能的原因在于更多不同長度的纖維混摻時具有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
圖6 不同長度POM纖維混摻對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影響
(1)6mm長的POM纖維在0.6kg/m3摻量時抗折性能最好,6mm長的PP纖維在1.3kg/m3摻量時抗折性能最好。
(2)POM纖維摻量為0.9kg/m3時,長度為6mm和12mm的POM纖維增強混凝土抗折強度較高,PP纖維摻量在1.3kg/m3時,同樣是在6mm和12mm的纖維長度時,增強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抗折性能,達到同一水平抗折強度需耗用更多的PP纖維。
(3)不同長度的POM纖維等量混摻增強混凝土,以長度為3mm和6mmPOM纖維混摻增強的混凝土抗折性最好。
[1] 李相明,覃俊,何勇,等.高性能聚甲醛纖維的研究進展與應(yīng)用[J].合成纖維, 2008,(12):5-9.
[2] 文珍稀,葉敏,彭剛, 等.聚甲醛纖維的制備及其力學(xué)性能研究[J].合成纖維, 2011,(1):24-27.
[3] 朱祖培. 淺淡水泥和混凝土[J]. 水泥工程,1996,(2):1-2.
[4] 杜婷, 郭太平, 林懷立,等.混凝土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應(yīng)用[J].混凝土, 2006,(5):7-9.
[5] 漢南特, 陸建業(yè). 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6.16-21.
[6] Tepfers R.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s with a high fiber volume fraction-a look in future[J].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0, 46(3):323-330.
[7] Corinaldesi V, Moriconi G. Mechanical and thermal evaluation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26(1):289-294.
[8] 楊成蛟, 黃承逵, 車軼,等. 混雜纖維混凝土的力學(xué)性能及抗?jié)B性能[J].建筑材料學(xué)報,2008, (1):89-93.
[9] Chen Y, Qiao P. Crack growth resistance of hybrid fiber-reinforced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J].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1, 24(2):154-161.
[10] Romualdi J P, Mandel J A.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affected by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closely spaced length of wire reinforcement[J].JournalofAmericanConcreteInstitute, 1964, 61(6):657-672.
Study on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Polyoxymeth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LIU Lu1, HOU Shuai2, WU Jing1, WANG Luo-xing1
(1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2 Anhui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Co.Ltd, Bengbu Anhui 233010, China)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polyoxymethylene(POM) fiber with different content and different l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PP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erves as a contra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6mm POM fibers reinforced concrete at the 0.6kg/m3content is the best and 6mm PP fibers reinforced concrete at the 1.2 kg/m3content have best flexural properties. POM fibers at the length of 6mm and 12mm reinforced concrete have good flexural properties at the content of 0.9 kg/m3. Also PP fibers at the length of 6mm and 12mm reinforced concrete have better flexural performance at the content of 1.3 kg/m3. The lengths of 3mm and 6mm equal mixing POM fibers reinforced concrete have the best flexural performance.
POM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Mixing Amount; Mix-Fibers; Flexural Strength
TU599
A
2095-414X(2013)03-0035-04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GZ0226);湖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人才項目(123029);武漢紡織大學(xué)校基金項目(113071).
王羅新(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性能纖維及其復(fù)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