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昌 王海琴
社區(qū)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狀況調(diào)查
黃勝昌 王海琴
目的調(diào)查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狀況,為醫(yī)學干預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對社區(qū)76例老年腦卒中后遺癥患者進行自尊問卷調(diào)查,與76例社區(qū)健康老年人作為對照。結果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問卷總分(22.24±4.26)分,健康老年人總分(27.53±5.6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社區(qū)老年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狀況低。
腦卒中;自尊;社區(qū)
腦卒中(stroke)又稱腦血管病,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高等特點,是成人致殘率最高的疾病[1]。腦卒中存活者中約80%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2],如半身不遂、失語、癡呆、四肢抽搐等,以及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自尊是個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調(diào)查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狀況,為醫(yī)學干預提供科學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一分院主辦的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林科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所管轄范圍內(nèi)的經(jīng)上級醫(yī)院救治后出院的老年腦卒中患者,符合以下入組標準:(1)確診為腦卒中(參照中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3],經(jīng)頭顱CT證實),是當前影響患者軀體健康的第一診斷疾病。(2)年齡60歲以上。(3)病程6個月以上,有偏癱、失語、痙攣、攣縮畸形等不同程度后遺癥。(4)意識清晰,能獨立或協(xié)助下完成調(diào)查。(5) 排除文盲、失語、失用、失認、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不能配合患者。社區(qū)中共有符合入組標準患者156例,按2:1的比例隨機抽取76例進行調(diào)查,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齡(67±5)歲,病程(34±11)個月,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文化程度分別為11、24、33、8例。隨機抽取社區(qū)中76例年齡60歲以上,無重大軀體疾病的健康老人作為對照組進行問卷調(diào)查,對照組男39例,女37例,年齡(66±4)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文化程度分別為12、21、36、7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1.2調(diào)查工具 采用自尊問卷[4](Self-Esteem Scale,SES)作為調(diào)查工具,該問卷由 Rosenberg1965年編制,用于評定個體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量表由 10個問題構成,采用 1~4級評分, 第1、3、4、7、10 項按正向記分,第2、5、6、8、9項反向記分,總分范圍是10~40分,分數(shù)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3調(diào)查方法 利用到社區(qū)健康教育講課、義診、建立健康檔案等機會,由接受過統(tǒng)一培訓的醫(yī)護人員現(xiàn)場發(fā)放問卷或入戶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 156份,有效回收率為97.5%,無效問卷不納入統(tǒng)計分析。
觀察組與對照組SES總分比較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SES總分比較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t=6.547,P=0.000;觀察組與常模比較,t=8.782,P=0.000,對照組與常模比較,t=1.433,P=0.154
腦卒中經(jīng)過急性期、恢復期的臨床和康復治療6個月后進入慢性期,或稱恢復后期、后遺癥期[6],給患者造成軀體運動、言語功能與行為認知等諸多方面的障礙,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與急性期住院治療比較,恢復期也是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的重要階段,社區(qū)是患者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在疾病恢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尊是個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評價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7]。自尊是個體認為自己有價值的程度,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一種個人判斷,包括身體、社會、心理、道德、能力上總體的評價。高自尊的人對自己總體有積極的感覺,喜歡或接納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比低自尊的人更快樂、更獨立、更自信,也更能有效地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8]。
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存在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SCL-90測評中軀體化、抑郁、焦慮、強迫癥狀、恐怖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有情緒不穩(wěn)定及神經(jīng)質傾向,情緒容易焦慮、緊張、不安、易怒,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缺乏冷靜思考, 反應過于強烈,情緒激發(fā)后很難平靜[9]。本研究顯示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自尊問卷總分低于對照組與中國常模,提示受調(diào)查對象自尊狀況低于同在社區(qū)中生活的無該疾病的人群,與國內(nèi)學者對住院腦卒中患者自尊狀況調(diào)查結果相當[10]?;颊叱31憩F(xiàn)不喜歡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處處不如人、自卑等低自尊的表現(xiàn),預示著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較低。
有研究顯示自尊感情低與日常生活動作障礙有關聯(lián)性[10]。曹亞琴等通過對237例腦血管病患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自我形象紊亂、社會家庭角色喪失或弱化、獨立性喪失、社會及醫(yī)源性因素等是影響患者自尊水平的主要因素[11],但缺乏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支持。探討影響患者自尊狀況的因素,以及改善自尊狀況的方法,提高患者心理、生理健康水平,值得深入探討。
[1] Jones SP, Jenkinson AJ, Leathley MJ, et al. Stroke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ge Ageing, 2010,39(1):11-22.
[2] 李蓉,羅峰,崔明,等.腦卒中偏癱患者社區(qū)全程康復服務模式的探討.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4):362.364.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神經(jīng)外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 .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8-320.
[5] 王衛(wèi)敏,鮑文卿.緩解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自尊水平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5(3B):20-22.
[6] 李爭鳴,黃東挺. 腦卒中后遺癥期康復治療研究進展. 廣西醫(yī)學,2007,29(11):1728-1730.
[7] 張俊娥,鄭美春,蘇小茵,等.社會支持對結腸造口患者自尊變化的影響. 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 :489-492.
[8] 張俊娥,李津.患者的自尊水平及其 高方法. 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 56-57.
[9] 龐繼萍. 腦卒中偏癱行康復治療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1,23(6):58-60.
[10] 王巍,劉亞平,任珂南,等.腦梗死患者住院過程中自尊感情和日常生活動作關聯(lián)性的研究.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1):2293-2295.
[11] 曹亞琴,醋愛英. 腦血管病人自尊水平的維持和提高方法探討.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6,6(144):98.
Asurveyonself-esteemwithsequelaeofstrokeincommunityHUANGShengchang,
HUANGHaiqin.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thepeople’sHospital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Nanning530001,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the self-esteem situ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edical intervention.Methods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stroke in community were examine by Self-esteem Scale(SES), and 76 cases of community health elderly as a control.ResultsThe total scores of self-esteem Scale in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stroke was (22.24 ± 4.26),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health elderly was (27.53 ± 5.61),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P<0.01).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in community are low self-esteem condition.
Stroke;Self-esteem;Community
53000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一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