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念的調查研究——以湖南省高校為例

      2013-10-19 09:25:54辜德宏劉偉一陳才發(fā)
      體育科學研究 2013年2期
      關鍵詞:體育課問卷價值

      辜德宏,劉偉一,陳才發(fā)

      (1.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上海 200438;2.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3.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價值是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之間的一種社會實踐關系,其結果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價值觀念是價值在頭腦中的反映?!保?]劉德佩認為[2],“人們對體育這一社會現象評價的總和即是人們的體育價值觀念?!碧坪曩F認為[3],“體育價值觀是人們以自身需要為尺度來評價體育這種社會現象的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觀念。”陳琦等認為[4],“體育價值觀是對體育價值及體育價值關系的整體的、根本的看法、觀點和態(tài)度,也就是對體育與主體發(fā)展的特定關系的根本認識?!笨梢?,最初學者們是把作為主體的人以及作為客體的體育事業(yè)均看作一個整體,來認識人們的體育價值觀念。不過,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不斷細化,學者們逐步注意到了主體的內部差異,由此也開始關注大學生這一特定群體的體育價值觀。許月云等認為[5],“健身娛樂、美育個性、情感促進、群體協(xié)作、知識技能提升5個因子維度構成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因子結構體系?!标愰_梅等認為[6],“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由教育、愛國、健身、休閑和交往價值觀組成?!蓖跷某傻日J為[7],“當代大學生具有‘追求自我功利性和取向多元化’的個人價值觀傾向,主張個性張揚,追求體育的時尚休閑化?!睂W者們從宏觀角度對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展開了研究,有助于認識大學生這一群體對于體育的整體價值觀。但是,作為客體的體育事業(yè)同樣也是由多個部分構成的整體,大學生對于其不同的構成會產生相異的價值觀念。因此,如果能同時從主體和客體兩方面細化,即從微觀層面探究某一人群對體育某一領域的價值觀念,將更有針對性地、有效地推動該領域的發(fā)展。正因為如此,加之鑒于筆者的研究目的在于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筆者將研究界定為大學生對于高校體育課的價值觀念(認識、判斷、取向)這一研究范疇,以期加強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訪談法

      首先,筆者利用體育課中學生的自主練習時間,對5個班級15名大學生進行了自由式訪談,了解他們對于體育課的相關看法。發(fā)現學生對體育課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其中引起筆者注意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有部分同學將體育課作為一種完成學分的課程任務來看待,非常重視體育教學內容是否好玩,同學們的參與情況等方面。其次,筆者對3名非體育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進行了結構性訪談,了解他們大學期間對于體育課的看法,發(fā)現他們也是對大多數體育課內容不感興趣,而且有很多以前學過的內容,難以引發(fā)學習興趣,上體育課的目的是玩或完成任務,而不是為了學習,體育知識匱乏,喜歡輕松的游戲,不喜歡累人的素質練習。最后,對所帶學習小組的6名社會體育專業(yè)本科生進行了簡單的訪談培訓,然后分發(fā)了結構性訪談問卷提綱,讓他們在暑假期間找1~2名同學進行了訪談。結果發(fā)現除印證了第一次自由訪談的結果外,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讓他們玩的課,部分學生提出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左右他們的學習參與。

      1.2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價值哲學、價值觀、體育價值觀等方面的相關書籍及科研論文,針對價值觀念的概念和內涵,將價值認識、價值判斷、價值取向作為觀察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念的三個維度指標,并把研究界定為大學生對于高校體育課的價值觀念。同時根據課題組查閱的文獻資料、課題組的8輪研討、專家的3次咨詢和修改,最終將體育價值認識劃分為對體育課功能、體育課地位、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三個下位的維度指標,將體育價值判斷劃分為對體育課價值的判斷、對體育課價值判斷的標準兩個下位的維度指標,將體育價值取向劃分為思維、行為取向兩個下位的維度指標。

      1.3 問卷調查法

      課題組查詢相關文獻,制定了初步問卷,經過8輪問卷的制定、討論、修改后,形成調查問卷的指標。之后采用特爾菲法,請了馬衛(wèi)平等20位省內專家對問卷指標的確定進行了2輪意見咨詢和修改。然后針對長沙市6所高校分發(fā)了100份問卷進行預調查,針對調查情況,對于多選排序題進行了刪減,從而形成最終調查問卷。最后,請這些專家對最終的調查問卷進行了效度檢驗。其中,16位專家認為問卷效度合理,4位專家認為問卷效度很合理。問卷調查于2011年4月10日至20日進行,選取了湖南師范大學等20個省內高等院校,每個學校分發(fā)問卷50份,合計1000份調查問卷,回收968份,回收率為96.8%。其中有效問卷943份,有效回收率為94.3%。為了檢驗問卷的信度,間隔10天再次從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和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調查對象中隨機選取了50人發(fā)放問卷,對兩次調查的客觀性進行相關系數的計算,求得平均相關系數為r=0.86,表明問卷的信度較高,可靠性較強。完全,故此處的樣本總量與有效問卷總量有所不同。

      表1 調查樣本個人基本信息一覽表

      1.4 數理統(tǒng)計法

      使用SPSS17.00統(tǒng)計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頻次和百分比分析的統(tǒng)計處理。對有效問卷的總體回答情況進行了頻次統(tǒng)計和百分比分析,計算了每一題目每一選項的被選頻次及其所占該題目選擇總人數的百分比,并根據頻次和百分比大小的排序對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念情況的進行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認識

      2.1.1 對體育課功能的認識

      按照學校體育中對體育教學的功能劃分,體育教學主要具有8項基本功能。它們分別為,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健美功能、健心功能、育德功能、娛樂功能、文化功能、促進人的社會化功能。[8,9]大學生對于體育課功能的認識是否全面將反映他們的認識水平。在我們針對湖南省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課功能認識的調查中發(fā)現,學生選擇了8項的人數為57人,選擇7項的人數為36人,選擇6項的人數為49人,選擇5項的人數為110人,選擇4項的人數為139人,選擇3項的人數為240人,選擇2項的人數為201人,選擇1項的人數為111人。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對于體育課功能的認識較為片面,顯然他們沒有對體育課的功能形成科學的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們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體育基本知識的傳授還很薄弱或者還存在較大缺陷。雖然,體育教學的功能主要是學者們研究的課題,但是它揭示的是體育教學對人的意義,而“價值問題就是客觀外界(包括人自身)的屬性對人的意義”[1]。學生對于體育課功能的認識是否全面、科學,將影響他們的體育學習態(tài)度、取向。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廣大體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對于體育的功能等基本知識的傳授。

      根據選項的頻次排序,大學生對于體育課功能的認識情況為,健身功能(806人,24.1%)、娛樂功能(518 人,15.5%)、健心功能(452 人,13.5%)、教育功能(428 人,12.8%)、健美功能(402 人,12.0%)、育德功能(275人,8.2%)、促進人的社會化功能(244 人,7.3%)、文化功能(207 人,6.2%)、其它(12人,0.4%)。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育德功能、促進人的社會化功能、文化功能認識較為薄弱,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體育功能的實現。

      2.1.2 對體育課地位的認識

      體育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是具有自身科學體系的一門學科,教育部已經明確規(guī)定體育學是歸屬于教育學下的一門分支學科。這就說明了體育學科應該是與其它學科有著同等地位的學科,體育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科目也應該是與其它科目有著同等的地位,這也應該是體育課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的認識基礎。大學生作為體育教學的受眾,他們對這兩個問題存在什么樣的認識,將直接影響他們對于體育課的心理認同度,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因此,通過調查大學生對于體育學的學科地位以及體育課地位的認識,能夠反映他們的體育價值認識狀況。

      根據選項的頻次來看,大學生對于體育課地位的認識情況為,大學生對于體育學科是否具有和其它學科同等的地位這一問題的問答情況為,肯定有(218人,23.1%)、有(442 人,46.9%)、不好說(184 人,19.5%)、沒有(80 人,8.5%)、肯定沒有(19 人,2.0%);大學生對于體育課是否具有和其它科目同等的地位這一問題的問答情況為,肯定有(159人,16.9%)、有(433 人,45.9%)、不好說(208 人,22.1%)、沒有(125 人,13.2%)、肯定沒有(18 人,1.9%)。從這兩項調查數據來看,整體上大學生對于體育學科和體育課已不存在明顯的偏見,這不僅驗證了多年來體育工作者的付出獲得了社會認同,而且提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需要從其它方面尋找原因。同時,仍然有不小比例的大學生對體育學科和體育課存在認識偏差,這將給體育教學造成不小的阻滯,體育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逐步轉變他們的認識。另外,通過對兩個問題的正向和負向的統(tǒng)計數據的對比,大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認同度比他們對于體育課的認同度要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體育教學還沒有達到學科教育的要求,體育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體育學科基礎性知識的傳授。

      2.1.3 對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

      按照學校體育中對體育教學目標的界定,體育教學主要具有11項教學目標。它們分別為,傳授體育知識、傳授體育技能、提高健康水平、發(fā)展身體素質、發(fā)展體育智能、培育體育精神、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培養(yǎng)體育鍛煉習慣、促進人的社會交往能力、愉悅人的身心、提供一種休閑享受。[89]大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目標認識的全面性將反映他們的認識水平。在我們針對湖南省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課教學目標認識的調查中發(fā)現,學生選擇了11項的人數為86人,10項的人數為43人,9項的人數為58人,8項的人數為65人,選擇7項的人數為79人,選擇6項的人數為82人,選擇5項的人數為122人,選擇4項的人數為126人,選擇3項的人數為136人,選擇2項的人數為94人,選擇1項的人數為52人。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較為片面,顯然他們沒有對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形成科學的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們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體育學習目標的明確性方面還存在較大缺陷。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為何學習,所學為何。雖然,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學者們研究的課題,但是由于教學目標就是學生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是否全面、科學,將影響他們體育學習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廣大體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對于學生體育學習目標的明確和引導。

      根據選項的頻次排序,大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情況為,發(fā)展身體素質(703人,13.5%)、提高健康水平(583人,11.2%)、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535人,10.2%)、培養(yǎng)體育鍛煉習慣(525人,10.1%)、傳授體育知識(493 人,9.4%)、傳授體育技能(490人,9.4%)、培育體育精神(445人,8.5%)、愉悅人的身心(445 人,8.5%)、發(fā)展體育智能(417人,8.0%)、提供一種休閑享受(329人,6.3%)、促進人的社會交往能力(251 人,4.8%)、其它(5人,0.1%)。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認識主要集中在身體健康的層面,而對于其它層次的教學目標在認識上有所不足,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2.2 大學生的體育價值判斷

      2.2.1 對體育課的價值判斷

      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判斷實際上就是他們對于體育課的評價,對于這一問題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學校體育課是否讓他們滿意,二是,學校體育課是否對他們產生積極作用。為此,我們對大學生的這兩個體育課價值判斷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選項的頻次統(tǒng)計來看,大學生對于大學體育課的滿意情況為,很滿意(92人,9.8%)、較滿意(382人,40.5%)、一般(389 人,41.2%)、較不滿意(61 人,6.5%)、很不滿意(19 人,2.0%);大學生對于大學體育課是否有對自身起到了積極作用的情況為,肯定有(175 人,18.6%)、有(455 人,48.3%)、一般(258人,27.3%)、沒有(41 人,4.3%)、肯定沒有(14 人,1.5%)。從調查結果來看,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對大學體育課持滿意以上的態(tài)度,對大學體育課的積極作用持認同態(tài)度,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評價總體上表現正向,這反映了總體上我們的大學體育課具有較好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尚有不小比例的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評價趨于負向,這也警醒我們需要繼續(xù)重視體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2.2.2 對體育課的價值判斷的標準

      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判斷的標準主要涉及他們會用哪些指標來對體育課進行好壞判斷,以及他們認為的對于體育課好壞判斷的較為重要的指標。為此,我們對大學生的這兩個方面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首先,針對大學生會用哪些指標判斷大學體育課的好壞,我們設計了10項指標(含其它),用學生是否選擇了該選項來判斷他們是否以它作為判斷指標之一。從調查結果來看,所有選項均可能作為學生的判斷標準,其中學生選擇了9項的人數為60人,8項的人數為20人,選擇7項的人數為41人,選擇6項的人數為65人,選擇5項的人數為144人,選擇4項的人數為168人,選擇3項的人數為253人,選擇2項的人數為143人,選擇1項的人數為49人。從這一結果來看,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判斷標準呈多元化趨勢,說明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有了更多的需求,這對我們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滿意度。其次,針對大學生對于大學體育課的判斷指標的重要程度,我們根據選項的頻次排序來確定。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大學體育課的判斷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為,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度(566人,14.7%)、體育技能的獲取度(546人,14.1%)、體育精神的感受度(458人,11.9%)、身體舒適度(428 人,11.1%)、體育知識的獲取度(419人,10.8%)、精神愉悅度(404人,10.5%)、集體參與度(392 人,10.2%)、體育心理的發(fā)展度(364人,9.4%)、體育智能的發(fā)展度(284人,7.4%)、其它(1 人,0.1%)。從這一結果來看,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體育技能的傳授、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仍然是體育教學中學生關注的重點,體育工作者在體育教學中,不僅需要滿足學生的多樣性需求,更需要保證這三項基本需求的實現。

      2.3 大學生的體育價值取向

      2.3.1 思維取向

      大學生的體育價值取向反映在他們的思想上,就意味著要觀察他們對體育課具有一種什么樣的意識傾向。一般來說,人的意識傾向主要通過目的、心態(tài)、感受、情感等來反映。觀察他們是一種什么樣的學習目的,什么樣的學習心態(tài),注重哪些方面的感受,關注哪些情感體驗,將反映出他們的思維取向。因此,課題組設計了學習目的取向、學習心態(tài)取向、學習體驗取向、情感體驗取向四個方面的題目來觀察大學生的思維取向。

      根據選項的頻次排序,大學生上體育課的目的依次為,鍛煉(717人,30.2%)、修學分(516人,21.8%)、放松(515 人,21.7%)、學習(350 人,14.7%)、玩樂(170 人,7.2%)、交往(102 人,4.3%)、其它(3 人,0.1%)。從這一結果來看,鍛煉仍然是學生上課的主要目的,說明大部分學生能夠接受體育課安排有適量的運動負荷。選擇修學分的人數占據了21.8%,說明有不少大學生是一種被動學習的應付狀態(tài),大學生上體育課的心態(tài)依次為,享受(536 人,33.7%)、期待(424 人,26.7%)、完成任務(398 人,25.1%)、忍受(102 人,6.4%)、痛苦(62人,3.9%)、折磨(43 人,2.7%)、其它(24 人,1.5%)。享受和期待屬于正向的學習心態(tài),兩者總和占60.4%,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然而,為數不少的同學持被動甚至消極的心態(tài),這將很大程度影響體育教學效果,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現實問題。大學生上體育課注重的感受方面依次為,身體(578 人,26.3%)、技能(550 人,25.0%)、精神(432 人,19.6%)、心理(266 人,12.1%)、知識(220人,10.0%)、智能(146 人,6.6%)、其它(8 人,0.4%)。從這一結果來看,大學生較為關注身體、技能、精神方面的感受,而對于知識、智能方面的感受缺乏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在主觀上把體育學習與其它學科的學習進行了明顯的區(qū)分,這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思維慣性和惰性,在體育學習中習慣于動身體而忽視動腦,給體育理論教學和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帶來了一定困難。大學生上體育課關注的情感體驗依次為,輕松感(521人,21.4%)、快樂感(517人,21.2%)、收獲感(456 人,18.7%)、趣味感(397人,16.3%)、成功感(201 人,8.3%)、興奮感(192人,7.9%)、新奇感(114 人,4.7%)、時尚感(31 人,1.3%)、其它(6 人,0.2%)。從這一結果來看,輕松、快樂、有收獲、有趣是大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較為關注的情感體驗,這也比較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特點,說明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注重教學的內容,而且需要注重教學的組織形式,充分重視現代青年的先有感情認同再有學習投入的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有所獲。

      另外,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關鍵是讓我們玩得開心”這一觀點的認同情況為,非常認同(130人,13.8%)、比較認同(392 人,41.5%)、一般(313 人,33.2%)、比較不認同(97 人,10.3%)、非常不認同(11人,1.2%),說明學生非常重視在體育學習中的心理感受;針對“如果為了讓我們玩得開心,需要減少體育課知識的傳授量以及降低體育技能的訓練度”這一問題,大學生的認同情況為,非常認同(81人,8.6%)、比較認同(256 人,27.1%)、一般(274人,29.1%)、比較不認同(279 人,29.6%)、非常不認同(53 人,5.6%),正向的比例為 35.7%,負向的比例為35.2%,說明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存在思維偏頗針對“如果把體育課劃分為體育學習、身體鍛煉、活動娛樂,那么它的關鍵在于哪個方面”這一問題,學生的回答情況為,體育學習(79人,8.4%)、身體鍛煉(423人,44.9%)、活動娛樂(124人,13.1%)、三者的結合(317 人,33.6%),說明學生較為注重體育對身體的作用,不太關注體育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偟目磥?,學生在思維上表現為將體育的學科知識邊緣化。

      2.3.2 行為取向

      大學生的體育價值取向反映在他們的行為上,意味著要觀察他們對體育課具有一種什么樣的行為傾向。一般來說,人的行為傾向主要受到自身行為習慣和所處特定環(huán)境的影響。觀察他們具有一種什么樣的行為習慣,會受到哪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從而做出相應的行為選擇,將反映出他們的行為取向。因此,課題組設計了行為習慣取向、行為選擇取向兩個方面的題目來觀察大學生的行為取向。

      根據選項的頻次排序,大學生最喜歡(或最習慣)的體育課堂行為的特點依次為,輕松性(689人,34.1%)、統(tǒng)一性(339 人,16.8%)、規(guī)范性(325 人,16.1%)、隨意性(316 人,15.6%)、標新立異性(195 人,9.7%)、個體性(154 人,7.6%)、其它(2人,0.1%)。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們在體育課堂中最習慣的是輕松性的行為,而體育教學的組織相對復雜,需要對教學過程實行一定的控制,這就造成了大學生體育課堂行為習慣與體育教學要求有一定的沖突,這提醒體育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另外,有部分學生習慣的是隨意性、標新立異性、個體性的行為,這提醒體育教師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包容學生的課堂行為。大學生認為最影響他們體育課堂行為的因素依次是,教師親和力(533人,18.8%)、教師工作態(tài)度(428人,15.1%)、教學內容的喜愛度(377 人,13.3%)、教師組織能力(272 人,9.6%)、集體的參與性(225人,8.0%)、教師教學能力(217人,7.7%)、教學方法的有效性(191 人,6.8%)、教師專業(yè)技能(186人,6.6%)、教學方法的科學性(156人,5.5%)、教學內容的難易度(106人,3.7%)、教學內容的辛苦度(61 人,2.2%)、教學評價的及時性(47人,1.6%)、教學評價的準確性(30人,1.1%)、其它(無)。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親和力和工作態(tài)度所占比重大,說明教師的人格魅力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需要建立在雙向平等互動的交流基礎上,這意味著體育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地位,有好地理解學生的個性,更多地與學生溝通,更策略地引導學生。教學內容的喜愛度、難易度、辛苦度占據了相當的比例,說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仍然是學校體育關注的重點。這意味著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需要更貼近生活,需要更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3 結論與建議

      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認識總體表現正向,但是他們對于體育課的價值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科知識素養(yǎng),重視傳輸體育運動的科學知識,明確體育對人的發(fā)展的價值,轉變學生的消極體育認識觀念,提升他們對體育功能、目標等學科基礎知識的科學認識水平。

      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判斷總體表現正向,他們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判斷標準在有所側重的基礎上呈現多元化發(fā)展的態(tài)勢。因此,體育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把握學生的合理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滿意度。

      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取向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他們對于體育課的價值取向雖然存在一定的偏頗,但也體現了青年群體成長中的個性心理特點。因此,體育教師要正視學生的思維和行為取向,對學生有一定的包容理解,提高教學藝術,發(fā)揮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在玩、學、練、健等方面的發(fā)展取向。

      [1]李連科.價值哲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00-101.

      [2]劉德佩.體育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變遷[J].體育科學,1987,7(3):5-9.

      [3]唐宏貴.體育價值觀念的嬗變與社會體育發(fā)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30(2):9-12.

      [4]陳琦,楊文軒,劉海元,等.我國當代體育價值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8):3-9.

      [5]許月云,林歷元.福建省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11):88-92.

      [6]陳開梅,楊威,董磊.大學生體育價值觀心理結構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3):124-128.

      [7]王文成,于海強.當代大學生體育價值觀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1(7):110-112.

      [8]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3-55.

      [9]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35-70.

      猜你喜歡
      體育課問卷價值
      體育課
      問卷網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上好期末三節(jié)體育課
      體育師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一堂遺憾的體育課
      體育師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
      小黑羊的價值
      石狮市| 崇信县| 崇文区| 西峡县| 沂水县| 林口县| 保靖县| 铜山县| 正镶白旗| 玛沁县| 大理市| 嘉黎县| 元江| 磐石市| 秦皇岛市| 蓬莱市| 鄱阳县| 卓资县| 商洛市| 高要市| 东丽区| 景东| 年辖:市辖区| 额尔古纳市| 合山市| 龙川县| 梅州市| 常熟市| 溧阳市| 承德市| 丹巴县| 三台县| 无棣县| 遂溪县| 波密县| 牟定县| 临夏县| 图木舒克市| 历史| 古蔺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