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玉
一、合理分組,明確責任
在組建小組時,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組建小組。人數(shù)上,一般以4至6人最合適。小組成員可以在尊重自愿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別等進行綜合評定。組建好的班級合作小組應力求小組間學習水平相近,不能有太明顯的差異。這樣在進行小組競爭時,可以保證公平、公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的成員要明確,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明確責任。比如,有的同學可以負責記錄,有的同學可以負責發(fā)表,有的同學可以負責整理資料等等。當然這種責任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采取隔一段時間變換小組職責的辦法,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組員的長處,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方面都得到鍛煉,得到提高。組長也要由小組成員公平選舉出來,組長一定要選用責任心強、協(xié)調(diào)能力強的學生,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
二、小組合作學習時間要充分
教學中,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討論和探究時間。要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小組合作,確實使學生從合作學習中有所獲、有所得。每提出一個問題,要給與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討論、探究、交流,充分發(fā)揮不同層次每一位同學的智慧。而不是當學生們的合作剛剛開始,思維剛剛活躍,表演、合作、討論活動就戛然而止,使合作只是一個空架子。作為教師,不能擔心由于過多討論而影響教學進度。事實上,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鍛煉的空間更大,發(fā)言的積極性更高,能讓學生實在地多獲得一點知識。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合作討論,不能為了完成自己預定的教學計劃而打斷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進行合作學習,即使在課堂時間內(nèi)完成了教師的預定教學流程,也是低效的。同時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chǎn)生敷衍學習的不良習慣。
三、合作學習內(nèi)容要恰當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內(nèi)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使學生能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nèi)容都適用于合作學習。作為教師,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課文的重難點,選擇那些有難度的、綜合性的、探索性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讓學生個體先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見解后,再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甜甜的泥土》時,在分析完課文的情節(jié)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討論題:“主人公王小亮最后沒有吃到糖,可他為什么笑了?”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個問題能充分激發(fā)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很有討論價值。事實證明,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很好,班級的6個學習小組中,有4個小組都正確有條理地發(fā)表了看法,很好地理解了課堂的主旨。
在漢語教學中,還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合作學習內(nèi)容。我在漢語教學實踐中,結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了一些表格,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教學《生死攸關的燭光》、《別了,不列顛尼亞》、《珍珠鳥》等文章時,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填表格的形式進行學習,不但課堂學習氣氛好,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很高,對課文的理解也很到位,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四、教師參與,有效提高
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不只是要巡視,還要適當?shù)貐⑴c到小組的學習中來,關注學生小組的學習活動,尤其是要關注那些比較性格內(nèi)向、成績不突出、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他們不見得是沒有自己的見解,也許只是性格使然,不敢發(fā)表。這時,教師要善于觀察這些學生,看他們是真的不會說,還是不敢說。如果覺得有可能是他們不敢說,就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讓他們大膽地表達。然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久而久之,就能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大膽,小組合作學習就會越來越好,學生能力就會越來越高。
五、正確進行評價
課堂教學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好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獲得前進的動力,同時也能激勵學生更好地去學習。合作學習中同樣需要正確地評價。我在教學中,非常注意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尤其重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不同,只要努力了,獲得提高了,就值得鼓勵和表揚。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不但要對個別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評價,還要對整個小組進行集體評價??梢圆扇?shù)據(jù)評分等措施,激發(fā)小組間的競爭意識。評價的內(nèi)容也要多樣化,可以評價學習的效果,也可以評價成員的參與情況,還可以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等等。評價不只是教師的事,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他人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認識到自己的短處,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