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Stein 羅樂
場邊記者們分享了他們關于采訪馬刺主帥時的“恐怖”故事。
漫長的六年。距離“四冠王”蒂姆·鄧肯上次得到?jīng)_擊總冠軍的機會,已經(jīng)過去六個年頭了。這同樣意味著,格雷格·波波維奇站在籃球世界的最高舞臺上對著場邊媒體發(fā)飆的場景也已經(jīng)很久沒上演過了。
鄧肯、波波維奇以及圣安東尼奧馬刺自從2007年來就從沒打進過NBA總決賽。關于全國性電視轉(zhuǎn)播比賽中,交戰(zhàn)雙方教練需要接受采訪的規(guī)定是從2007-08賽季正式開始實施的,這么看來你很快就可以意識到,那個周二夜晚將注定是歷史性的一刻,波波維奇,這位5冠教頭將迎來他的第一次,被迫在比賽進行當中面對便攜麥克風而強迫回答兩個場邊問題的情況。
某種程度上,他與桃麗絲·伯克、大衛(wèi)·奧爾德里奇以及克雷格·薩格爾之間的互動已經(jīng)成為至今為止NBA力所能及的最令人期待的電視轉(zhuǎn)播畫面之一。
我們可以從細節(jié)出發(fā),看看記者們對此的心情到底怎樣,看看波波維奇的心情又如何……
在比賽進行中,場邊記者們與波波維奇的約會恐懼癥,幾乎是圈內(nèi)一致公認的現(xiàn)象。我們調(diào)查了一大批至少有過一次經(jīng)歷從媒體席畏畏縮縮走向馬刺替補席去問那兩個問題的記者。他們有男有女,但幾乎每個人都公開的坦承,當時鐘走向首節(jié)或第三節(jié)末尾時他們內(nèi)心的恐懼,因為那意味著他們距離48秒的地獄之旅又近了一步。以下是他們自己的描述。
“每一次當我必須對波波維奇做首節(jié)末的采訪時,絕對都達到了焦慮癥的水平,”伯克說。而她在ABC對NBA的總決賽直播中,恰好擔任了球隊雙方的場邊記者。“我心里就一個想法:別惹火了他?!?/p>
ESPN的麗薩·索爾特斯則說:“這真是傷腦筋的事。我從不覺得他是故意想讓你出丑——他不是針對誰的,因為他本人就是那樣——你要知道的是,他是那種尖酸刻薄的類型。所以你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但還是忍不住會多慮:‘我可不想在全國直播中丟人?!?/p>
奧爾德里奇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報道NBA,他的入行時間與1988年起在馬刺時任拉里·布朗助理教練的波波維奇差不多一樣久。在1996-2004年間效力ESPN之際,他擔任了NBA報道工作中的很多角色。而他相應的經(jīng)歷卻是如此令人怯步。“沒有什么事能像我在馬刺的主場,在第三節(jié)后采訪波波維奇更令人消化不良的了,”他說,“當馬刺在客場,我在第一節(jié)后采訪他時,那會更簡單點。如果他們是在主場……哦!老天!”
“整個上半場,整個中場休息,整個第三節(jié),我的胃都會翻滾。這場比賽的局勢是什么樣的?什么是顯而易見的事?什么是隱藏在后的事7我對作為教練的他充滿敬意,我也知道讓他(和其他所有教練)從自己的思緒中走出來跟我談話,這是一種強迫。你想想,這個家伙是贏得4枚總冠軍戒指的人,我不可能問出什么高級問題,能讓他情不自禁地說出:‘大衛(wèi),這可真是個好問題,我還真沒想到過……”
1月對陣達拉斯的時候,波波維奇因流感而缺席。馬刺的助理教練麥克·布登霍爾澤替代他接受了場邊采訪——索爾特斯感動得在鏡頭前就給了他一個熊抱。原因?正因為他不是波波維奇。
所以你不難想像,當那些菜鳥場邊記者準備向波波維奇進行第一次采訪時,他們頭腦中會建立多么糟糕的景象。從ESPN轉(zhuǎn)投TNT的瑞秋·尼克爾思就成為了其新同事雷吉·米勒和克里斯·韋伯等人的笑料。
“所有人一整天都是在翻來覆去的嘲笑我,”尼克爾思回憶說,“當時我要在第一節(jié)后采訪波波維奇,他們就跟我說,希望我在半場的時候還活著?!?/p>
ESPN的克里斯·布拉薩德是另一位場邊新人記者,在馬刺對陣宿敵湖人時,他亮相了?!百惽?,好多球迷朝我喊話說,‘布拉薩德你準備好了嗎?你準備好應付波波維奇了?你知道他會對你多狠嗎?”
名人堂成員克里斯·穆林在90年代的金州時期就與波波維奇合作過,當時波波維奇是助教,而穆林則是全明星球員。穆林說,他永遠不會忘記為ESPN工作時,那個12月曾與特里·加努恩一起解說馬刺比賽,那意味著他和加努恩中必須有一個人去站在臺前采訪。“特里好像是說,‘伙計,你比我熟悉他,你該接了這活兒,”穆林說,“我不敢說當時沒盯著時鐘看,沒對自己說‘他們可千萬別落后15分??!”
查爾斯·巴克利在11月29日的邁阿密曾經(jīng)想在第二節(jié)前問波波維奇第三個問題,結果,他只聽到了一聲責罵。在后來的電話采訪中,當我們問他是否會為此焦躁懊惱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緊張?該死的,才不是呢。我怕他踢我屁股嗎?我一直說,他是在跟那些記者們找樂兒。我覺得他把采訪也當成了一種比賽。
2月時,瓊·巴里在對波波維奇的采訪中死里逃生。“那時候他們以25比35落后布魯克林籃網(wǎng),我在走過去的時候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到最后,我覺得自己算是熬過去了,只是我真的再也不想重復一遍了?!?/p>
比爾·西蒙斯在一篇2009年給ESPN寫的文章中說,“人質(zhì)事件視頻中的那些人,都比在比賽中接受強制采訪的波波維奇顯得快樂?!?/p>
問題在于:為什么會這樣?
為什么這個事情如此煩擾他?為何波波維奇覺得要用這種方式面對采訪?
奧爾德里奇形容,他在波波維奇身邊就為了得到僅僅1分鐘左右采訪的那些年,“對我來說是愚蠢的語無倫次的混亂,對他來說則是幾乎忍無可忍的默從?!?/p>
于是我們要繼續(xù)追問:為什么場邊采訪如此富有爭議?
這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他只是覺得比賽時不該做這樣的事,”ESPN的麥克·布林說他也是場邊記者中的幸存者,“而且我猜這是他小小的抗議,因為他或許是聯(lián)盟中(鏡頭之外)最好的賽前記者會教練?!?/p>
“在賽前的記者會上,他能夠回答出絕妙的答案。我都等不及鉆進他的辦公室,而且你永遠不會想要離開,因為你可以從這個家伙身上學到好多東西。他是夢幻級的。可是在比賽期間,他就會全身投入比賽?!?/p>
TNT的克雷格·薩格爾是NBA場邊記者中的大佬,他干這份工作已經(jīng)25個賽季了。他的工作之久,甚至久于任何關于場邊采訪的構想出現(xiàn)之前。這份最新的構想是: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間采訪客隊教練兩個問題,主場教練則要在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之間做同樣的事。
如今,多虧了他職業(yè)生涯25年中的這最近5年,薩格爾成為了廣為人知的頻繁出現(xiàn)在波波維奇身邊的場邊記者,甭管這是否源于他那花哨的打扮習慣……“他就坐在那兒,腦海中思考著所有的事兒,考慮他要做出的調(diào)整,和他的助理討論,想他該如何把信息傳遞給球員。而后,他不得不停下訓話,開始跟我聊天,”薩格爾解釋說,“這都是電視合同要求的,不過對他而言,我可是個侵入者,我是個令人討厭的家伙。所以不管我從他那里得到了什么,我都樂于接受。如果那不是我們所真正尋找的,也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也不會責怪他。在他做自己工作的時候,他不想被打擾?!?/p>
“波波維奇教練和我討論了很多次節(jié)末采訪的問題,”ESPN的希瑟·考克斯說,“他表達了對此的不適,要他轉(zhuǎn)換節(jié)奏是多么困難,這我能理解。他說,他不想被問題牽著鼻子走,也不在乎記者告訴他發(fā)生了什么,他只想提供他自己的評估?!?/p>
在這件事上,記者們唯一的盟友是波波維奇的太太艾琳。很多記者都分享了這個觀點,甚至波波維奇自己在2012年10月的一次電臺采訪中也承認了。
“艾琳已經(jīng)因為他對我們太粗魯而生他的氣了,這就是我為什么如此感謝他太太的原因,”奧爾德里奇說。
“有時候在賽前,他也會說,‘我會試著別成為一個……”薩爾特斯介紹說,“不過我們都知道這取決于比賽。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一旦他心煩意亂了,那你就有可能只得到一個單詞的答案?!?/p>
前ESPN的場邊記者里克·布赫曾經(jīng)是勇士的隨隊記者,當時波波維奇恰好在該隊的唐·尼爾森手下?lián)沃斫叹殹K援敳己赵诙嗄旰髶螆鲞呌浾邥r,他可真是要為這20年的工作關系而燒香拜佛了,布赫能夠在直播前就與波波維奇進行坦率的閉門會議。
“我會在賽前去找他,”布赫回憶說,“我會問他,‘當我們今天采訪時,我們該怎么辦,才能不讓你像吃了玻璃一樣?”
薩格爾很無奈,時至今日波波維奇還會為他那句“為什么麥格雷迪今天會如此火爆?”的問題而惱怒。這是他在2004年12月的一場賽后直播中問的問題。那一天,休斯頓的特雷西·麥格雷迪在33秒內(nèi)砍下13分,帶領不可能勝利的火箭在最后一分鐘內(nèi)逆轉(zhuǎn)了馬刺。
薩格爾希望雕琢自己的問題,以適合波波維奇的口味,“他說,‘你只問我關于第一節(jié)的想法如何?我說行啊,我來試試。但是當我真的去采訪他,問他‘你喜歡自己球隊比賽的哪個方面?他卻說‘沒有。于是我問‘你要做什么調(diào)整?他說,‘很多。我真的努力了,可事實證明這沒用?!?/p>
伯克在西區(qū)決賽第三場時,挑戰(zhàn)了波波維奇。她問了兩個標準問題,第一個是圣安東尼奧的進攻問題,第二個是孟菲斯早先的防守成功。在這兩個方面,波波維奇的回答都只有個詞兒:“失誤。”
波波維奇故意而巧妙的躲過了閃光燈,在這方面,聯(lián)盟中沒有哪位冠軍教練能比他做得更好。而這些場邊記者似乎對他都有一種極高的崇敬。
“當你在報道波波維奇時,仿佛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你開始愛上了俘虜你的人,”圣安東尼奧的隨隊記者杰夫·麥克唐納說。而薩格爾的總結更簡單,因為波波維奇“像我在其他所有運動中遇見過的好教練一樣優(yōu)秀”,因此這是一份敬仰。
奧爾德里奇則說:“如果我的孩子足夠優(yōu)秀,能夠達到NBA的水平,如果波波維奇是他們的教練,我會非常驕傲的。我覺得,他是位在這個充滿了裝腔作勢,江湖騙子的聯(lián)盟中出奇正直的男人?!?/p>
“我的感覺是,波波維奇教練讓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問了愚蠢的問題,我們就會得到愚蠢的答案。評估情況,擬定采訪,了解我們要采訪的人,針對具體情況準備好最合適的問題,這是我們的工作。如果我們提出了個有誘導性的問題,一個懶惰的問題,一個yes/on就能回答的問題,或者一個陳述性的問題,波波維奇會讓我們立刻意識到。我尊重他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