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容
(廣東省陸豐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 陸豐 516500)
全子宮切除術為婦科最基本的手術方式,傳統(tǒng)手術方式為經(jīng)腹手術,只有少數(shù)合并子宮脫垂患者經(jīng)陰道手術。近十多年來,由于手術器械的改進,非脫垂子宮經(jīng)陰道切除術在國內(nèi)逐步開展,手術適應癥的范圍逐步擴大,陰式子宮切除(TVH)與腹式子宮切除(TAH)相比有獨特的優(yōu)勢。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施行非脫垂子宮經(jīng)陰道切除術86例,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并進行總結。
1.1 一般資料:TVH組:選擇自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有子宮切除手術指征的患者86例,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48歲,均有陰道分娩史,子宮體積孕6~12周大小。86例中子宮肌瘤46例,子宮腺肌病26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6例,子宮內(nèi)膜不典型增生3例,宮頸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TAH組:取同期經(jīng)腹子宮切除術90例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兩組年齡、子宮大小相比差異均無顯著性。
1.2 手術方法:經(jīng)陰道非脫垂子宮切除術(TVH)方法如下。
1.2.1 術前準備,同一般開腹手術,查三大常規(guī),了解心、肝、腎等功能,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或診刮術排除惡性病變,術前3天行陰道沖洗,術前行清潔灌腸等。
1.2.2 麻醉方式:行硬腰聯(lián)合麻醉。
1.2.3 手術操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導尿,暴露宮頸,①在準備切開宮頸陰道交界處黏膜下注入0.9%氯化鈉腎上腺液,于膀胱溝水平1~3mm處環(huán)形切開陰道黏膜;②銳性和鈍性分離膀胱宮頸間隙和子宮直腸間隙,達腹膜反析;③分別鉗夾、切斷雙側子宮主骶韌帶,縫扎殘端,分別剪開前后腹膜反折,并用細絲線縫扎作牽引;④分別鉗夾、切斷雙側子宮血管,雙重縫扎殘端;⑤用謝氏固有韌帶鉤行鉗牽引附件[1],分別鉗夾、切斷、縫扎雙側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及圓韌帶,⑥取出子宮,對大于10孕周的子宮經(jīng)陰道完整取出有困難者,采用切斷宮頸、剖開宮體宿小子宮體積后取出;⑦將盆腔前后腹膜和陰道前后壁4層一次連續(xù)縫合(以兩側角開始向中間連續(xù)縫合,于中間打結);⑧陰道塞碘紡紗壓迫止血,留置導尿管。
1.2.4 術后處理:術后3~5天給抗生素預防感染,適當補液、對癥治療,24小時后取出陰道塞紗,48小時內(nèi)拔除導尿管,術后3個月門診隨訪,檢查盆腔、陰道情況。
2.1 TVH組86例手術,除1例因盆腔粘連中轉開腹,其他85例均成功經(jīng)陰道切除子宮。術中無一例膀胱,直腸及輸尿管損傷。兩組術中、術后情況見表1:
表1 TVH組與TAH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由上表可見TVH組與TAH組術中、術后5項指標觀察結果相比,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術后住院天數(shù),肛門排氣,拔尿管時間其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術后病率,TVH組術后體溫≥38oC 8例(占9.3%),TAH組16例(占17.8%),兩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TVH組中1例術后第7天出現(xiàn)膀胱陰道瘺,予留置導尿管4周后自愈。
2.3 隨診,術后3個月兩組各隨訪40例,經(jīng)B超及三合診全部陰性,陰道殘端愈合良好,未見陰道頂端脫垂。TAH組有2例陰道殘端息肉,TVH組中3例出現(xiàn)輕微下腹疼痛,而TAH組12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痛。
3.1 近10年余來,有關子宮切除手術途徑的探討多有報道,而且國內(nèi)外均已逐步向微創(chuàng)手術方向發(fā)展[2],TVH是一種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以往僅用于子宮脫垂的患者。目前已廣泛用于無生殖器脫垂又有子宮切除手術指征的患者。TVH手術時,胃腸道基本不受干擾,并具有術中出血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術后病率低及住院天數(shù)短,體表不留瘢痕等優(yōu)點[3]。本文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的差異無顯著性,可能以術者陰式手術操作不夠熟練有關。隨著該病例的不斷增多,手術操作的進一步熟練,相信手術時間會縮短、術中出血量會減少。
3.2 本術式與傳統(tǒng)陰式手術不同之處在于:不常規(guī)翻出子宮后處理附件,采用謝氏固有韌帶鉤行鉗牽引,直視下切斷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及圓韌帶。非脫垂子宮切除,各韌帶殘端不必相互打結,不必重建盆底支持結構[4],陰道殘端愈合良好,未見陰道頂端脫垂患者。本術式前后腹膜與陰道殘端黏膜采用連續(xù)一層縫合,不留殘腔,減少術后陰道殘端出血的可能性。
3.3 本組TVH 86例中1例術后并發(fā)膀胱陰道瘺,與該病例子宮較大(孕12周大),且有盆腔粘連等情況有關,在縫扎止血時可能縫及膀胱所致,發(fā)現(xiàn)后及時采取留置導尿管,并嚴密觀察等處理,4周后自愈,病人避免第二次手術。TAH組2例在術后隨訪時發(fā)現(xiàn)陰道殘端息肉,經(jīng)局部處理后治愈。
3.4 適應證及禁忌證[4],陰式非脫垂子宮切除術不能完全氏替開腹手術,要求術者陰式手術操作熟練,臨床經(jīng)驗豐富,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故選擇病例很重要。本文選用手術適應證:子宮活動度好,盆腔無嚴重粘連,曾有足月分娩史,子宮小于12+孕周的良性病變。手術禁忌證:嚴重盆腔粘連,闊韌帶肌瘤,盆腔惡性腫瘤。本文對子宮大于13孕周,有腹部手術史,或者無陰道足月分娩史等病例尚未行經(jīng)陰道切除子宮。筆者認為,隨著手術技能的熟練及技術性的提高,相信日后經(jīng)陰道非脫垂子宮切除術(TVH)的適應證會不斷的擴大。
TVH手術器械簡單、便宜,適宜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謝慶煌.經(jīng)陰道子宮手術技巧[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7,23(1):6~8
[2]華克勤等.非脫垂子宮切除四種術式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82(23):1599~1063
[3]張潔如等.改良式經(jīng)陰道非脫垂子宮切除術92例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7,23(10):635~636
[4]林靜等.非脫垂子宮陰式切除200例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7,23(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