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麗 蔡可寶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鄒塢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山東 棗莊 277000)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病變和十二指腸潰瘍病變兩種病癥,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失常而導致,即:二者分泌量過多,使得胃壁與十二指腸壁受到破壞,造成黏膜組織損傷,誘發(fā)潰瘍病變[1]。研究者認為造成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失常的因素,主要為幽門螺桿菌,其他也有情志因素、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治療時,多致力于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奧美拉唑、潘托拉唑等藥物,來消滅幽門螺桿菌[2]。然而,這些藥物種類繁多,作用機制與療效不一,需要臨床醫(yī)師不斷地開展研究,找到最為高效且安全的藥物。我院以潘托拉唑為45例病患施治,將其療效對比奧美拉唑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所選90例病患,為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男42例,女48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85歲,平均25.6±14.4歲,病程0.5年~7年,平均3.9年。入院時,有反酸、噯氣、上腹部疼痛等癥狀,經(jīng)胃鏡檢查及臨床醫(yī)師診斷,確診患有消化性潰瘍,潰瘍個數(shù)<2個,潰瘍面直徑不足2cm,其中,胃潰瘍44例,十二指腸潰瘍46例,接受本次治療前未接受其他藥物治療,未有消化道穿孔或出血者,未有孕產(chǎn)期婦女及腫瘤患者,對于潘托拉唑、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所用藥物均無過敏反應。
1.2 方法I組:潘托拉唑(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每片40mg,每次1片,每日1次,于早餐之前空腹口服;阿莫西林(海南海力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0g,每日2次;甲硝唑(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每次0.4g,每日2次。II組:奧美拉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兩種藥物用法用量與I組完全相同。用藥30d之后,來院復查,調(diào)查患者的自覺癥狀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以胃鏡實施檢測,統(tǒng)計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率,進行組間比較。
1.3 療效判定 痊愈:胃鏡檢查,潰瘍面全部消失或者愈合,有瘢痕形成,炎性反應徹底消除。顯效:潰瘍面愈合,原有潰瘍部位出現(xiàn)瘢痕,炎性反應依然存在。好轉(zhuǎn):潰瘍面直徑明顯縮小,縮小率>50%,有部分炎性反應存在。無效:潰瘍面無變化,或有所縮小,但縮小不足50%,炎性反應未改善,或者加重。痊愈、顯效、好轉(zhuǎn)皆記錄為總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統(tǒng)計軟件為SPSS17.0,以x2法處理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時,統(tǒng)計意義存在。
兩組病患用藥30d后,接受復查檢驗與療效評定,療效如下表1所示,I組與II組比較總有效率,I組比II組高,且P<0.05,有統(tǒng)計意義。兩組患者中均有2例出現(xiàn)頭暈癥狀,且未中斷治療,癥狀自行消失,II組中還有1例有失眠癥狀,接受地西泮治療,癥狀緩解,對本次治療影響不大,兩組不良反應率各為4.44%(2/45)、6.67%(3/45),兩組比較,P>0.05,無統(tǒng)計意義。
表1 兩組病患臨床療效比較[n(%)]
潘托拉唑作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藥物(第三代,最新研制),用于消化性潰瘍病等類似疾病的臨床治療,與奧美拉唑藥物有相同之處,可以通過驅(qū)動細胞H+、小管內(nèi)K+,對胃酸、胃蛋白酶二者的分泌活動加以抑制,使胃蛋白酶、胃酸二者分泌轉(zhuǎn)歸正常,進而達到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療效顯著。我院采用潘托拉唑?qū)?5例病患施治,總體有效率達到95.55%,與臨床報道的94.00%大致相似[3],且痊愈率64.44%,藥效確實較高。
據(jù)臨床觀察研究顯示,醫(yī)師采用潘托拉唑為消化性潰瘍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用藥安全度相對較高,用藥后僅有頭暈、皮膚瘙癢、皮疹等輕微不良反應,不會造成嚴重損害,且這些不良反應不影響治療,能夠自行緩解。我院以潘托拉唑為45例病患施治時,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4.44%,全部為輕微頭暈,自行緩解,為臨床報道結(jié)果提供了確證。
綜上所述,臨床醫(yī)師在為消化性潰瘍病實施治療時,采用潘托拉唑作為主要藥物,可有效確?;颊哂盟幆熜В够颊邼兠婵焖賹崿F(xiàn)愈合,并保證患者服藥的安全性,避免使患者受到不良損害,應當?shù)玫酵茝V。
[1]楊瑩瑩.觀察潘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100例的療效及安全性[J].吉林醫(yī)學,2013,34(07):1273-1274
[2]張軍.潘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評價[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07):811-812
[3]劉德衛(wèi).潘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探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2(0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