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衛(wèi),陳 杰,李珊俊,高清洋
(長沙理工大學 a.外國語學院;b.水利工程學院,長沙 410004)
伴隨著我國水利事業(yè)的現(xiàn)代化、國際化建設與發(fā)展,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越來越受到重視。長期以來,對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的研究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其文體特征的研究。周志浩等[1]認為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被動句和復雜的長句是水利英語的三大主要特征。王麗等[2-4]分析了水利英語中的常見結構。這些研究對于水利英語為何呈現(xiàn)這些文體特征并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解釋和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對其翻譯的原則、方法與技巧的研究。李楠等[1,5-7]提出了詞類轉換、語序轉換和語態(tài)轉換,等等。這類研究是相關學者和技術人員基于自身多年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翻譯的經(jīng)驗所做出的總結歸納。停留在語篇詞匯和句法層面的認識以及經(jīng)驗總結式的研究導致目前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研究存在有限性和盲目性。
Halliday[8]對大量科技語篇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語法隱喻多出現(xiàn)在書面語言,尤其是科技語篇中。科技語篇的特點是邏輯性強、語言簡潔、專業(yè)術語多、客觀性強。這些特征在詞匯和語法層面以大量使用語法隱喻的形式體現(xiàn)。語法隱喻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名詞化隱喻(Nominalization)、形容詞化隱喻(Adjectivation)和動詞化隱喻(Verbalization)。這幾種語法隱喻表現(xiàn)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科技語篇的文體特征,即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頻率高、名詞化現(xiàn)象頻繁、非謂語動詞形式增多[9]。趙德全等認為,語法隱喻越多,文章隱含的意義就越豐富,理解的難度就越大[10]。據(jù)此,筆者認為語法隱喻的大量使用造成作為科技英語一支的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晦澀難懂。本文以英國水工規(guī)范標準Maritime Structures[11]及其中文譯本《海工建筑物》[12]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的方法探析其語篇中的語法隱喻并分析它們的語篇功能和翻譯方法。
語言系統(tǒng)由表達層和意義層構成。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層次是相對應的,其關系表現(xiàn)出一致性。即動詞用來表示動作/過程,名詞用來表示參與者,形容詞表示特征等。但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原關系的變化,人們可以把動詞、形容詞轉化為名詞,句子轉化為詞組。這個變化就是從一致式到隱喻式,而這種變化就被稱作語法隱喻。
通過對科技語篇的分析,Halliday[13]總結了語法隱喻的13種類型(如表1所示)。其詞匯語法表現(xiàn)形態(tài)包括名詞化現(xiàn)象,同時也包括動詞到形容詞(包括分詞),介詞到名詞、介詞詞組或連接詞到動詞以及其他多種轉換。通常,我們把1至4項概括為名詞化,第5、6、7和13項概括為形容詞化,第8和9項概括為動詞化。
語法隱喻從語法層面上看降低了句法級階(down in rank),但是具備重塑人類經(jīng)驗的語篇功能(discourse function)。將句子“打包”(pack)或壓縮,使次一級的單位可以起和上一級單位一樣的語義功能,這樣可以濃縮句子,大大增加句子的信息,使科技語顯得抽象、客觀、簡煉、技術性強。
表1 Halliday的語法隱喻類型表① 轉引自Halliday,1996:44。
Maritime Structures即《海工建筑物》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外國標準之一,是很多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依據(jù),其內(nèi)容涵蓋水利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典型性和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對Maritime Structures的分冊進行分層抽樣,從各章中隨機抽取一段100字的文字分別編上序號①~⑤組合成樣本,對這個樣本的詞匯密度、語法隱喻類型進行統(tǒng)計,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 《海工建筑物》詞匯密度分析表
表3 《海工建筑物》語法隱喻分布表
Halliday認為詞匯密度是區(qū)別語體正式程度的一個標準,非正式的英語日??谡Z語篇的平均詞匯密度為1.5至2,書面語篇的平均詞匯密度為3至6。同時,概念語法隱喻的使用增加詞匯密度。也有研究者[14]通過實證研究證實概念語法隱喻、語篇語法隱喻與詞匯密度正相關。表2顯示《海工建筑物》的平均詞匯密度為7.5,密度遠高于正式語篇平均值。因此,Maritime Structures使用了大量的語法隱喻。
表3顯示Maritime Structures中語法隱喻類型主要有7種。其中,第1、2和4項屬于名詞化,在樣本中占全部語法隱喻的67.6%,比重最大;第5、13項屬于形容詞化,在樣本中占全部語法隱喻的24.3%,比重次之;第10和11項是關于連接詞的隱喻,在樣本中占全部語法隱喻的24.3%;第8和9項屬于動詞化,在樣本中沒有出現(xiàn)。
名詞化是將過程(其詞匯語法層的一致形式為動詞)和特性(其一致式為形容詞)經(jīng)過隱喻化,使其不再是小句中的過程或修飾語,而是以名詞形式體現(xiàn)的參加者[15]。名詞化是創(chuàng)造語法隱喻的一個最有力工具。同時,它也被視為水利英語的最主要特征之一[1,16]。
Maritime Structures中名詞化的詞匯一部分通過加綴的方式轉換詞性,有些形式不發(fā)生變化。名詞化的典型結構包括名詞迭加,如:threshold stability(穩(wěn)定塊重);表示動作意義的名詞+of+名詞 +修飾語,如:The use of rubble mound,or mound of concrete armour units will…表示情態(tài)意義的名詞+of+名詞+修飾語,如:The reliability of wave spectra obtained from site records should be…
國內(nèi)對語法隱喻的研究主要涉及名詞化而很少觸及其他級轉移與語法隱喻的關系[17]。而從表3可看出,形容詞化顯然是水利英語語篇中的一種重要語法隱喻形式。形容詞化是指通過用形容詞替代其他詞類來表達一般不是由形容詞表達的意義[18]。
Maritime Structures中形容詞化的詞匯由動詞或者名詞轉化為形容詞,如:undesirable,coastal。形容詞化的典型結構有名詞+be動詞+形容詞+修飾語,如:…because these are virtually impervious to the transient effect of wave action.
連接詞的隱喻形式有3種:或從連接詞轉變?yōu)閷嶓w,或從連接詞轉化為質(zhì)量,或從連接詞轉化為環(huán)境。從表3看出,這類隱喻也是水利英語語篇中的一類重要語法隱喻形式。其典型形式有occurs,under conditions of,the phenomenon of等。
語法隱喻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認識世界的認知方式和途徑,能夠幫助人類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塑周圍的世界。它通過名詞化手段能夠把原來動態(tài)的范疇轉化為靜態(tài)的實體范疇,我們的知識就能夠以非常有序的方式在人的大腦中儲存起來。水利專門術語就是典型的產(chǎn)物。水利科技人員將復雜難懂的技術過程實體化,生成了一個一個有別于其他學科的專業(yè)術語以幫助讀者建構對水利專業(yè)的專門的認知。在Maritime Structures中專門術語比比皆是,例如:breakwater(防波堤),overtop(越浪),offshore(離岸),等。這些詞匯都由語法隱喻化而成水利專門術語。
科技文本的作者作為科技知識的傳播者和推廣者,為了維護自己在讀者心中的權威或在讀者心中激起對自己的敬畏之情,在篇章中大量使用語法隱喻,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和凸顯自身的權威地位。此外,因為語法隱喻化過程的實現(xiàn)會因詞匯密度的增加導致詞匯密度增大進而導致理解難度加大,同時也會導致部分信息的丟失。這些缺乏信息的“高度隱喻化的語篇把專家與一般讀者區(qū)分開來”[19]。
采用語法隱喻可以將小句打包壓縮成名詞,把“原來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句表達的概念語義通過一個小句完整地表達出來,從而使語篇的句數(shù)減少,但每句的信息量卻相對增大”[20]。Maritime Structures的詞匯密度之高表明語法隱喻所具備的這種強有力的承載信息功能。這與水利科技語篇的精煉、信息高密度性的特征是吻合的,因此語法隱喻是水利英語語篇實現(xiàn)其文體特征的有力方式。
構建隱喻化句子,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從簡單的小句被“打包”成詞組,或者從兩三個小句“打包”成一個小句。這樣,有時可以直接翻譯,更多的時候要經(jīng)歷一個“拆卸”(unpack)的過程,從語法上去隱喻化(grammatical demetaphorization)的過程。
名詞化結構,不論是動詞名詞化還是形容詞名詞化,直接譯成名詞,或者進行詞性的逆轉換,翻譯成動詞。
方法一:譯成名詞
例1 Wave overtopping and transmission and their effect on harbour layout and response are determined by the design of the breakwater structure.
譯文:防波堤的結構設計決定了波浪的越頂與透射作用以及它們在港口的布置與響應方面的影響。
句中overtopping和 transmission分別由動詞overtop和transmit加上后綴-ing和-ssion轉換而成名詞。直接譯成(word-for-word)“越頂”與“透射”。漢語和英語不同之處就在于漢語中的動詞可以直接當成名詞使用,形式上沒有變化和區(qū)別。這句話在漢語中由名詞的偏正結構“波浪的越頂與透射”來顯示它們的名詞屬性?!皌he design of the breakwater structure”中的“design”同樣直譯成名詞。“the+N1(名詞化的詞)+of+N2(名詞)”(后可再附帶修飾性成分)結構通常情況下可以直接譯成“N2的N1”或者“N2N1”。
方法二:譯成動詞
例2 Breakwaters are structures which provide protection to harbours and structures such as sea intakes against wave action and this Part of BS6349 gives guidance on the main types of breakwater.
譯文:防波提是用于防護港口及諸如海水進水口等建筑物免受波浪沖擊的建筑物。英國標準的BS6349的本分冊僅對幾種主要型式的防波堤給與指導。
名詞化結構后有邏輯上的賓語時,將其譯成動詞,能把整個句子順譯成主謂賓結構,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方法三:譯成小句
例3 With some types of construction the vertical face can be either plane or curved in plan.
譯文:直面墻可以設計成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
當名詞化結構特別長的情況更傾向于此種譯法。
形容詞化結構類型雖不少,但翻譯時基本是譯成名詞或者動詞即可。
方法一:譯成名詞
例4 Settlement of the breakwater foundation needs to be assessed and for a vertical face breakwater very little settlement is usually tolerable,so that such structure are usually employed only in good ground conditions.
譯文:應分析防波堤地基可能產(chǎn)生的沉降,對直立堤而言其容許值很小,因而此類結構通常僅在地基良好的地點建造。
方法二:譯成動詞
例5 As construction proceeds,the sea bed at the exposed end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subjected to particularly severe scour,comparable with that at the end of the completed structure.
譯文:與竣工后的情況相比,在施工過程中建筑物暴露的端部可能受到嚴重的沖刷。
方法三:譯成小句
例6 The use of a core protected by a very thick layer of relatively small primary armour which is reshaped by wave action into an S-shaped or berm type profile.
譯文:堤心外的護面層使用重量相對較小但厚度很大的塊石,在波浪作用下外坡將被沖刷成為S形或帶平臺的斷面。
抽樣樣本中雖沒有動詞化類型,但在《海工建筑物》是存在的。Halliday的分類中,動詞化包括第8、9項,是分別將be/go+介詞和連詞轉換成動詞。但在《海工建筑物》中,動詞化主要是由名詞轉化而來的,因而具有該名詞的意義,翻譯時直接譯成動詞充當謂語或者升級譯成動賓(補)結構的小句。
例7 Breakwater can also be required to protect an approach channel form littoral drift to stabilize or train the alignment of a tidal entrance.
譯文:防波提也可用于防護進港航道不受沿岸漂砂影響或增強潮汐通道的穩(wěn)定與順暢。
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大量使用語法隱喻,導致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的理解難度大增。這是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的重要特征。語法隱喻在水利工程專業(yè)英語語篇中有典型的詞匯和句法結構,且發(fā)揮著認知功能、人際功能和承載信息功能。其翻譯過程是將語法隱喻拆析(unpacking),從語法上去隱喻化(grammatical demetaphorization)的過程。不同的語法隱喻類型翻譯方法不同,同一種語法隱喻也有不同的翻譯方法。
[1] 周志浩,蔡璇.水利科技英語中語言結構的特點和漢譯原則探討[J].科技信息,2009(17):529 -624.
[2] 王麗.水利科技英語常用結構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05(7):446-448.
[3] 蔣昭俠.水利科技英語行文特點簡析[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03,9(1):68 -69.
[4] 蔣昭俠,王麗.再論水利科技英語常用結構[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05(9):27-29.
[5] 李楠.基于水利專業(yè)科技英語翻譯的技巧[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8(2):98 -99.
[6] 邵慍修.水利水電專業(yè)英漢翻譯的技巧[J].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學報,2008(2):96-101.
[7] 石寶杰.淺論水利水電資料翻譯中的“直譯”和“意譯”[J].人民長江,2004(4):57-58.
[8] Halliday M A K.New Development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M].London;New York:Pinter,1988.
[9] 張德祿.功能文體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10]趙德全,寧志敏.解讀報刊英中的語法隱喻[J].國外外語教學,2005(1).
[11]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Structures Standards Policy Committee.BS 6349-7-1991Maritime structures-Part7:Guid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reakwaters[S].
[12]中國港灣建設總公司.BS 6349海工建筑物第7分冊:防波堤設計和施工指南[S].
[13] Halliday M A K.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Martin J R,Veel R.Res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ces of Science.London:Edward Arnold,1996.
[14]黃琪.語法隱喻、詞匯密度和語法密度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技信息,2008(29):467-472.
[15] 胡壯麟.語法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4):1.
[16]趙江葵.水利水電英語翻譯中的難點及翻譯方法[J].水利水電快報,2011,32(11):38-41.
[17]靖安典.國內(nèi)語法隱喻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8(5):119 -124.
[18]方義桂.語法隱喻的形容詞化類型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17(2):34 -37.
[19]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S.l.]: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94:253.
[20]董宏樂.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8,19(7):108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