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紅波
“感恩、包容、分享、結(jié)緣”是第八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的主題,這次禪茶大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促進(jìn)了以茶為載體,通過茶與禪的融合來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禪茶文化的發(fā)展。我采訪了這次禪茶大會的主要策劃人——長興壽圣寺方丈界隆法師。
與他的聊天讓我受益匪淺,短短幾個小時,我看到了一位學(xué)識淵博,虛懷若谷,富有創(chuàng)造力,而且活潑風(fēng)趣的法師。他用大眾能聽得懂的語言解惑,用陽光快樂的方式傳法,用藝術(shù)美學(xué)點亮禪茶,“清、敬、和、美”“正、清、和、雅”,茶文化和禪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界隆法師和他的居士們共同努力下,在第八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的舞臺上得到完美呈現(xiàn),從舞臺劇“禪門一日茶”、“戒定慧三學(xué)茶禮”到“生活禪吉祥茶”會,特別是在《茶緣、禪心——禪門一日茶》表演中,界隆法師現(xiàn)場揮筆潑墨、待客吃茶,重現(xiàn)千年前的“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去吃茶”的禪門公案。法師神情淡然穿插于舞臺與賓席之間,打破了時空的隔絕,讓現(xiàn)場的觀眾仿佛觸摸到千年前趙州那碗溫婉澄清之茶。一時千載,千載一時,空谷里傳遞出來的是一聲輕語:茶潤人心,禪凈十方。使所有參會者在一杯茶里體驗禪門茶事的同時,回味 “無盡禪茶意,拈花一笑中”的圓明妙覺。
界隆法師,1970年,出生在上海,29歲至上海圓明講堂出家,禮上世下良法師出家,參學(xué)天童寺、阿育王寺。2000年在浙江杭州上天竺法喜講寺,依上木下魚大和尚受戒,后回上海圓明講堂常住。2003年依上圓下成法師常住長興壽圣寺,2008年任壽圣寺方丈。界隆法師先后嗣河北邢臺玉泉寺上凈下慧長老受臨濟宗法,北京法源寺上傳下印長老受溈仰宗法、大連蟠龍寺上照下誠大和尚受天臺宗法,并致力修持,以菩薩愿力,弘揚如來圣教。
住持壽圣寺期間,界隆法師在寺院建設(shè)、弘揚佛法、慈善事業(yè)、禪茶文化等方面做了諸多工作。壽圣寺也被評為和諧寺觀教堂創(chuàng)建活動全國先進(jìn)場所等。壽圣寺經(jīng)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慈善活動,例如為企業(yè)、大學(xué)舉辦短期禪修講學(xué),為失學(xué)兒童和敬老院捐款等,盡全力為社會輸出更多的關(guān)愛和正能量。
壽圣寺地處浙江省長興縣,“茶圣”陸羽的第二故鄉(xiāng),大唐貢茶院也建于此,壽圣寺與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界隆法師借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將禪與茶緊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以茶結(jié)緣,以禪悟道,使佛光普照。自2009年起壽圣寺每年都舉辦以禪茶為主題的“吉祥人生,快樂學(xué)佛”的夏令營活動。有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寧波、湖州等地的學(xué)生參加夏令營活動,在為期七天的夏令營里,營員們在界隆大和尚的帶領(lǐng)下參加寺院的早晚課、寺院巡禮、出坡等活動,聽法師教授佛教入門及相關(guān)儀規(guī)知識、念誦及抄寫《吉祥經(jīng)》、教唱“三寶歌”、禪堂坐香等;同時邀請書法家為全體營員教授書法、茶人講授茶道,在陸羽閣舉辦無我茶會,邀請?zhí)斓亻g拓展運動中心的老師帶大家勞作和戶外體育活動;參觀大唐貢茶院、揚子鱷村、金釘子地質(zhì)公園和古銀杏長廊。夏令營期間,界隆法師還會在長興圖書館開講座,讓孩子們聽聞佛法,培植善種,眾法師還帶領(lǐng)營員們進(jìn)行放生活動……
這樣的禪茶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在充實、歡樂的時光里感受佛教文化,理解如何用禪宗的精神來生活。試問這樣的禪修有誰會不被吸引?這也正是界隆法師弘法的創(chuàng)新之處,他改變了固有的被動、呆板的弘法方式,讓受法者主動的、歡喜而輕松的接受佛法甘露的滋潤。在這些禪茶活動中人們感覺到善良、智慧和美好,在幼小的心靈里播下愛的種子。界隆法師用心良苦,在當(dāng)下以利益為主的經(jīng)濟社會里,改變一個成年人的人生觀很難,但孩子可以影響父母。
在界隆法師的身上,我感覺到一種歡喜心的力量,陽光正氣的精神;他打造的陽光寺院吸引著來自八方的眾生;他把人們對茶的執(zhí)著,看成是一種信仰,他的思想不被條條框框的東西所禁錮,他說:“只要人們生活在信仰里就會很快樂,生活也會很充實,活在茶里,也好似佛在心中?!?/p>
他有個愿望,希望以后能云游四海,并以古塔為主題進(jìn)行攝影,記錄下這世間千百座美麗的寶塔,也記錄自己的足跡……□
“吉祥人生,快樂學(xué)佛”夏令營活動 攝/查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