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金 王鋼成
進展期胃癌是指浸潤到黏膜下層,進入肌層或已穿過肌層達漿膜者。Goh等[1]用腹腔鏡D2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此后,多數(shù)國家開始研究和發(fā)展腹腔鏡D2根治術用于治療進展期胃癌。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yī)院自2009年以來開始利用腹腔鏡D2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進展期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28例。患者年齡35~74歲,平均為(62.8±7.5)歲。所有患者均經胃鏡、鋇餐及病理等檢查確診為胃癌。所有患者各臟器功能良好,能夠耐受手術。
1.2 研究分組 將68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4例。分別采用開腹胃癌根治術(對照組)和腹腔鏡下D2根治術(觀察組)進行治療。觀察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63.3±6.7)歲;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62.2±7.3)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均沒有差異,表明兩組基本情況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D2根治術。術前常規(guī)做好腸道和全身準備及營養(yǎng)支持。術前采用全麻,患者仰臥位,分開兩腿,在臍下緣做切口刺入氣腹針,放置10 mm Trocar為觀察孔,建立壓力為12 mm Hg的腹壓,左右鎖骨中線肋緣下6~8 cm插入12 mm Trocar,以左側為主操作孔,右側為輔助操作孔置入腔鏡下直線切割吻合器。參照2010年第3版日本胃癌治療指南[2]進行D2淋巴結清掃術。用超聲刀沿橫結腸邊緣游離并暴露大網膜,于橫結腸邊緣用超聲刀沿無血管區(qū)切斷大網膜,向左橫結腸脾曲,向右至胃網膜右動脈根部,按照自下而上、先大彎后小彎的順序進行淋巴結清掃。具體清掃順序是4sa、4sb和4 d淋巴結,6、14 v淋巴結,5、12a、8 淋巴結,7、9、11p 淋巴結,1、3 組淋巴結。在劍突下做一長度為5 cm的縱切口,放置切口保護器,取出已經游離的胃,切除近端或遠端胃,行B-Ⅱ式吻合;需要全胃切除的患者于腔內用管狀吻合器行食管空腸吻合、空腸輸出輸入襻側吻合。吻合口旁常規(guī)放置引流。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開腹胃癌根治術。術后兩組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療方案,即伊利替康或替加氟加草酸鉑類藥物。
1.4 觀測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有無差異。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手術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但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分組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排氣時間(d) 下床活動時間(d) 術后住院時間(d)觀察組 312.5±23.3 156.6±60.2 2.8±0.8 2.1±0.6 13.2±0.013 0.046 <0.001 <0.001 0.005 4.1對照組 298.8±21.0 189.4±72.5 4.5±1.1 3.7±1.5 16.5±5.3 t值 2.55 2.03 7.29 5.77 2.87 P值
本文對比了腹腔鏡下D2根治術和傳統(tǒng)開腹手術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腹腔鏡手術的手術時間明顯長于開腹手術,可見腹腔鏡下D2根治術對醫(yī)生的技術水平和身體條件要求較高,實施的難度大。但腹腔鏡下D2根治術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開腹手術,具體表現(xiàn)在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排氣時間短、下床活動時間短、術后住院時間短。
總之,腹腔鏡下D2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少和恢復快等優(yōu)勢,有條件的醫(yī)院建議優(yōu)選該手術方法。
[1] Goh PM,Khan AZ,So JB,et al.Early experience with laparoscop icradical gastrectom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4,11:83.
[2]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Th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Tokyo:Kachara Co,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