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 轉變學習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學生習慣于教師的耳提面命,過分注重背誦與識記,學習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的特點及發(fā)展需要,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使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芭囵B(yǎng)興趣”,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去接受嶄新學科和新鮮事物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慮,樹立自信,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動力。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英語以陌生的面孔,異樣的走進學生當中,他帶給學生全身的好奇感。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改變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生 英語學習 教學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完成英語教學和培養(yǎng)興趣的根本保證。情感是打動人的心靈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是人行為的內在力,是人際關系的基礎。 師生間接觸、看法,無不需要包含情感因素。沒有師愛生,生尊師,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順利進入角色。無論是對英語的興趣還是對教育者的喜愛。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一種威嚴的姿態(tài)站在講臺上。讓學生對你產生敬畏之情。而這樣的教師往往會使你的學生對你執(zhí)教的科目失去興趣。教師要改變觀念,走近學生。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采用與學生親密接觸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Let's talk中,教師首先與學生打招呼,T: Hello! Im Marry。 在說話的同時,伸出自己的右手與學生握手。學生先是害羞,握完手之后,臉上就露出喜悅與自豪之情。從沒有老師在課堂上與他握手,所以他感到很自豪、很幸福。此時班級的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由此可見,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fā)了。再如第一冊第二單元Let‘s learn部分時,當學生認真地讀完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便開始發(fā)指令: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eye。 Touch your face。 接著走到一個學生面前,教師發(fā)指令,他做動作。教師: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eye。 Touch my face。 這時學生不知道m(xù)y的意思,不知道該怎么做。教師就拉著他的小手輕輕地摸臉。這時,小男孩的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他覺得很自豪。因為,他可以摸老師的臉,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就在小男孩自豪與興奮的同時,他也理解了my的含義是“我的”意思。這樣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學習的積極性也很快提高。
二、活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快樂學習英語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以一副嚴肅的面孔走進課堂。學生坐的端端正正,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死氣沉沉。這樣的課堂教學壓抑了學生。學生很難對你所教的科目產生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躍起來。不管上課之前的心情是多么的糟糕,走進教室見到學生,教師總是面帶微笑的面對學生,與學生問好。其實,上課的教師都知道,好心情是一堂課好的開端。如果你上課那天心情不好,見到學生就想破口大罵,你怎么能夠讓你的學生對你的課產生興趣呢?例如:在教學Lets chant時,一些對音樂節(jié)奏非常敏感的學生就會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自由地舞動,自由的練習。讓學生在特殊的氣氛唱歌、學習英語。這不是課堂秩序的混亂,而是讓“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三、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主動的英語學習情境
抽象的語言學習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勞和厭煩,因此,教師要結合多種多樣的現代化教育技術,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真實化,增強語言交際的真實感。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多媒體輔助教學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方便,更多的情境。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制作有聲有色的動畫課件,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前可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CD光盤,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進入課堂,迫不及待的準備上課。利用多媒體為教學服務,不但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且還可以進行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情操,分辨真,善,美,辨別假,丑,惡。如在教學《New Welcome to English》Book2A Unit9 The helpful children這一課時,讓學生觀看本課的互動光碟之后,讓學生討論故事中兩個孩子的行為,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了在家里要養(yǎng)成體諒父母,熱愛勞動的好美德。
四、豐富英語學習情境,活化英語學習方式
英語教學不是母語教學,它不像語文那樣廣泛應用。英語也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脫離了實際應用,它只是一個空殼,沒有實在意義,也就沒有價值,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應用的情境,提高英語的使用率及應用價值,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如教師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英語進行對話,包括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Mr.Li, I want to ask you a question。(李老師,我有個問題想問你)。Li Qiang, may I use your pen? (李強,我想借你的鋼筆用一下)。Certainly(當然可以), Thank you(謝謝)。對于學生的英語對話或回答,對單詞或句法,教師不必過于苛刻,如發(fā)現學生應用有錯誤,及時耐心加以引導和糾正,并進行鼓勵,不能因其應用錯誤而責備,保護好學生的學習興趣,遠比讓學生記住一個單詞重要。鼓勵學生說英語,還可以用中英結合的方法,小學生英語掌握的數量有限,讓學生學會什么用什么,如學生學習了“香蕉”一詞,可以讓學生說:I吃banana。諸如此類,使學生活學活用,提高對單詞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