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血液科及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2013-09-21 07:22:16何錦文
      重慶醫(yī)學 2013年28期
      關鍵詞:血液科銅綠酵母菌

      黃 琳,何錦文

      (廣東省珠海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519000)

      血液科及ICU患者因疾病本身或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和其他損害免疫功能的藥物,容易導致并發(fā)感染的發(fā)生。由于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我國病原菌的耐藥性逐年增加,了解本院血液科及ICU科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特點,可以向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更有效的建議。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血液科及ICU和其他普通病房患者送檢標本分離的病原菌。

      1.2 方法

      1.2.1 質控菌株 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銅綠假單胞菌 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白假絲酵母菌ATCC10231。

      1.2.2 試劑與儀器 哥倫比亞血平板、麥康凱平板、沙氏平板、西門子Walk 96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ATB半自動鑒定及藥敏系統(tǒng)、藥敏紙片。

      1.2.3 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 2011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及ICU患者和其他普通病房住院患者送檢標本經(jīng)過培養(yǎng)分離出病原菌,應用西門子Walk 96全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ATB半自動鑒定及藥敏系統(tǒng)分別鑒定細菌和真菌的種類,該系統(tǒng)同時使用MIC法分析藥敏結果,采用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CLSI)推薦的頭孢哌酮\舒巴坦紙片篩選法檢測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產(chǎn)ESBLs菌株,采用頭孢西丁法檢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供的WHONET5.6軟件對鑒定和藥敏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菌種的檢出率及耐藥率采用χ2檢驗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主要分離病原菌的構成比 2011年本院分離病原菌前5位有3 712例,其中普通病房3 363例,血液科84例,ICU 265例,主要分離病原菌的構成比,見表1。

      表1 主要分離病原菌的科室構成比[n(%)]

      2.2 白假絲酵母菌的耐藥分析 血液科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對兩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好,對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低。ICU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率相對較高。其他普通病房患者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對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較低,見表2。

      表2 白假絲酵母菌的耐藥結果(%)

      2.3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分析 患者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喹奴普?。_福普汀、利奈唑胺、氯霉素這幾種藥物的敏感率都較高,未見耐萬古霉素的菌株,對青霉素及氨芐西林的敏感率最低,見表3。

      表3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結果(%)

      2.4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分析 患者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頭孢他啶、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抗菌藥物的敏感率較高,對頭孢曲松、頭孢噻肟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較低,其中ICU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普遍比其他病房要嚴重,見表4。

      表4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結果(%)

      續(xù)表4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結果(%)

      2.5 大腸埃希菌的耐藥分析 患者分離的大腸埃希菌對阿米卡星、頭孢西丁、頭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藥物的敏感率較高,未見對亞胺培南耐藥的菌株,對氨芐西林、甲氧芐氨嘧啶\磺胺、頭孢曲松的敏感率較低,其中血液科及ICU分離的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率要明顯高于其他普通病房,見表5。

      表5 大腸埃希菌耐藥結果(%)

      2.6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的耐藥分析 患者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阿米卡星、頭孢西丁、頭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藥物的敏感率較高,未見對亞胺培南耐藥的菌株,對氨芐西林的敏感率最低。其中ICU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氨芐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達100.0%,血液科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左旋氧氟沙星、慶大霉素及加替沙星的敏感率明顯低于ICU及其他普通病房,見表6。

      表6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耐藥結果(%)

      3 討 論

      3.1 細菌檢出率的差異性 文獻報道ICU的病原菌檢出以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為主,而血液科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縱觀本院2011年全年ICU以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其病原菌的耐藥譜與血液科接近,真菌的檢出率也高于文獻報道[1-6]??梢奍CU在治療感染前,應該重視對病原菌培養(yǎng)的藥敏報告,降低耐藥菌的產(chǎn)生和減少抗菌藥物的濫用,并且應該警惕真菌感染的比例上升。血液科以白假絲酵母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真菌的比例不僅高于ICU和普通病房,也高于血液科其他致病菌的檢出率,與文獻報道的不完全一致[7-8],應該引起血液科的重視,加強使用抗菌藥物的合理性。

      3.2 檢出細菌耐藥譜的差異 2011年本院血液科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比例高,該菌對兩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對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低,這與文獻報道不同,需要作進一步耐藥基因分析[9]。ICU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率相對較高。血液科分離的白假絲酵母菌的耐藥率普遍要高于ICU及普通病房,這可能與血液科患者放療/化療藥物、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或本身的病情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應該重視由真菌引起的感染[10-11]。血液科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低于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12],整體耐藥率也比ICU患者低,全院未見耐萬古霉素的菌株,對青霉素及氨芐西林的敏感率最低[13]。血液科及ICU和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分離的革蘭陰性桿菌對亞胺培南、頭孢他啶等抗菌藥物的敏感率較高,可以作為臨床治療與預防感染用藥。ICU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和耐藥性比普通病房和血液科要高,這與文獻報道相一致[14]。血液科及ICU患者分離的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率要明顯高于普通病房,與文獻報道基本相符[15]。血液科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慶大霉素及加替沙星的敏感率明顯低于ICU及普通病房。

      綜上所述,本院ICU分離的病原菌以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其耐藥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而血液科的病原菌以真菌為主,這種情況與ICU及普通病房均不一樣,在血液科患者治療感染,特別是經(jīng)驗用藥時,應該重視真菌耐藥性的增加。

      [1] 賈征夫.重癥監(jiān)護病房病原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758-1760.

      [2] 曹廣平,張志宏.ICU醫(yī)院感染病原菌調(diào)查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9):1013-1015.

      [3] 龍小華,曾泗宇,王金龍.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南藥學,2010,8(7):554-556.

      [4] 崔蘭英,路娟,宋熙瑤,等.重癥監(jiān)護室常見革蘭陰性桿菌分布及耐藥性 [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5):373-375.

      [5] 艾湘蕓,劉春林,李瓊一,等.重癥監(jiān)護室下呼吸道醫(yī)院感染病原體及其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3):220-222.

      [6] 朱永健,劉魯沂,梁亞鳳,等.綜合性重癥監(jiān)護病房10年醫(yī)院感染菌株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其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754-1757.

      [7] 陳香麗,王連才,郭建民,等.血液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418-420.

      [8] 張燕香,魏蓉,孟月生.惡性血液病合并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4):255-257,264.

      [9] 張肖,夏文穎,嚴佳斌,等.2007~2010年腫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4):5295-5298.

      [10]韓冰,邸海俠,周道斌,等.血液科2 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J].北京醫(yī)學,2007,29(6):327-329.

      [11]黃曉軍.血液?。瘣盒阅[瘤患者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修訂版)[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7,46(7):607-610.

      [12]范蕓,徐少全,常乃柏,等.1 659例血液病患者醫(y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6):787-790.

      [13]薛峰,李耘,馬序竹.2010年度衛(wèi)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報告:非ICU住院感染患者細菌耐藥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28-33.

      [14]張藝.重癥監(jiān)護室ICU細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2(12):146-147,149.

      [15]孟凡凱,陳中舉,朱旭慧,等.2006~2009年武漢同濟醫(yī)院血液科病房主要病原菌耐藥性變遷[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1,28(8):556-559.

      猜你喜歡
      血液科銅綠酵母菌
      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釀酒?
      我院血液科近幾年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分析①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血液科簡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血液科簡介
      槲皮素改善大鼠銅綠假單胞菌肺感染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1
      共代謝基質促進銅綠假單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PDCA循環(huán)管理在血液科基數(shù)藥管理中的運用
      讓面包變“胖”的酵母菌
      銅綠假單胞菌金屬酶及整合酶的檢測
      蜂蜜中耐高滲透壓酵母菌的分離與鑒定
      双流县| 霸州市| 绥中县| 葵青区| 遵化市| 邳州市| 七台河市| 冕宁县| 牟定县| 台东市| 岗巴县| 司法| 鄯善县| 禄丰县| 陇西县| 确山县| 南丰县| 黑龙江省| 木兰县| 鹤壁市| 玉环县| 邯郸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乐市| 高青县| 凤冈县| 洛浦县| 合水县| 沙坪坝区| 汝城县| 金乡县| 营山县| 孟津县| 长顺县| 牙克石市| 盐山县| 嵊州市| 渝中区| 武鸣县| 鹤岗市|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