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廣華,李宏光,劉莉萍,曾祥革,陸予云
(1.韶關學院醫(yī)學院,廣東 韶關 512026;2.廣州醫(yī)學院從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925)
基于問題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首創(chuàng),1993年在愛丁堡世界醫(y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推薦,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的部分醫(yī)學院校應用[1-2]。它彌補了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能力,分析綜合問題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的缺陷,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諸多的研究結果顯示,PBL教學法教學效果好,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激發(fā)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訓練交往技術,提高表達能力[3]。為探討PBL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多門課程教學中的效果,采用PBL與LBL教學法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校2008級高職高專層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②班,2009級高職高專層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②、③、④班。各班級人數(shù):2008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班82人、②班89人,2009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班63人、②63人、③63人、④班62人。班級為入學時的教學分班,具有隨機性,即高考入學成績、性別與年齡、生源地均為無顯著差異,入學后前期課程學習成績亦無顯著差異。皮膚性病學、傳染病學課程教學各選2個章節(jié)內(nèi)容,在2008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②班進行P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對比研究,①班為實驗班(PBL教學法),②班為對照班(LBL教學法);醫(yī)學微生物學課程選取2個章節(jié)內(nèi)容,在2009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①、②班(合班上課,為PBL教學法實驗班)和③、④班(合班上課,為LBL教學法對照班)進行 P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對比研究。PBL班合計人數(shù)208人,LBL班合計人數(shù)214人。
1.教學。(1)PBL班:將所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編制成真實有趣的病例,病例中包含學生所要掌握的內(nèi)容,以電子版及紙質(zhì)版在課前1周時間發(fā)送至PBL班學生。學生隨機每8人為一學習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召集本組成員共同進行問題探索,尋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課堂上由各組代表重點發(fā)言,教師組織引導全班學生討論解決問題。每部分教學內(nèi)容討論課結束后即以閉卷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測試,并完成對PBL教學法評價的調(diào)查問卷。(2)LBL班:將教學內(nèi)容制成CAI課件,按傳統(tǒng)三段式講授教學法進行教學。每個部分教學內(nèi)容授課結束后即以閉卷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測試。教學效果評價試卷內(nèi)容與PBL班相同。
2.評價。(1)教學內(nèi)容效果評價:按教學大綱要求,主要知識點為考點,以選擇題形式,每個部分教學內(nèi)容設置30-40個測試題。兩個教學班均在所有進行研究的教學內(nèi)容學習完成后立即進行測試,考核方式為閉卷式。評價指標為測試成績分數(shù)。(2)學生對PBL教學法及效果評價:設計20個問題問卷。第1-5題為學習者對PBL教學方法及效果評價;第6-8題為學習者對教師在PBL教學過程中的態(tài)度、水平與主導作用評價;第9-16題為學習者對PBL教學法培養(yǎng)相關能力效果評價;第17-20題表達學習者對PBL教學法應用價值評價。調(diào)查問卷見附表。
問卷調(diào)查PBL班198名學生對PBL教學法滿意度評價,1-20題及回答“是”的人數(shù)構成比(%)結果如下:(1)PBL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印象?(82.3%);(2)PBL提高本門課程學習興趣嗎?(80.8%);(3)學習過程中你清楚學習重點嗎?(74.2%);(4)PBL使本次課內(nèi)容更易于理解?(86.4%);你是否掌握了本次課中的知識?(65.7%);(6)PBL教學中對教師水平滿意嗎?(87.9%);(7)PBL教學中對教師態(tài)度滿意嗎?(90.9%);(8)PBL中教師起到了主導作用嗎?(62.6%);(9)PBL學習中使用了參考資料嗎?(50.5%);(10)PBL能提高你的自學能力嗎?(88.4%);(11)PBL提高你的文獻檢索能力?(63.6%);(12)PBL能提高你口頭表達能力?(57.6%);(13)PBL提高分析綜合歸納能力?(79.8%);(14)PBL能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嗎?(76.3%);(15)PBL提高你解決問題能力嗎?(84.3%);(16)PBL能培養(yǎng)群體的協(xié)作能力?(55.6%);(17)PBL學習占據(jù)你的時問值得?(85.9%);(18)PBL也應在其他課程中應用?(75.8%);(19)PBL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88.4%);(20)PBL并非適合于所有的課程?(75.8%)。
附表 PBL班與LBL班不同課程教學效果評價比較
三門課程6個專題采用PBL與LBL教學法對比研究,除“皮膚性病學測試一”成績PBL班略低于 LBL班,其他5個專題PBL班成績均高于LBL班,其中2個差異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意義(P<0.01),2個差異有意義(0.05>P>0.01)。可以認為,PBL班成績總體高于LBL班,教學效果PBL法優(yōu)于LBL法。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一些較基礎或較抽象的理論知識不易編制出覆蓋較多知識點的案例,采用PBL教學法從知識掌握測試情況看成績并不高于LBL班。
PBL教學法結束后向?qū)W生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198份全部回收(PBL班共計208人,一些學生因請假未參與學習故不填寫)。學生對問卷所涉問題的回答顯示出學生對PBL教學法的態(tài)度:(1)對所有問題持贊同(是)觀點的學生比例除第12題外均大于持反對(否)觀點的學生比例,20個問題贊同率在50.5%-90.9%之間。(2)學生對反映PBL教學方法及效果評價的1-5題持肯定回答率在65.7%-86.4%,表明PBL教學法較受學生歡迎,能提高興趣、更易于理解、對知識有更深刻印象。(3)問題6-8主要反映教師在PBL教學中的作用,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水平給予肯定,但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肯定率為65.7%,詢問結果提示學生對“主導”有不同理解。(4)問題9-16為學習者對PBL教學法培養(yǎng)相關能力效果評價,肯定回答率在50.5%-88.4%(平均約69.5%),盡管持肯定回答為多數(shù),但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比較略偏低[1-5],顯示學生的回答還是很中肯的。學生普遍認為PBL小組學習中若組織較好,個體積極參與其中,對各方面的能力確有提高作用,但由于一直以來形成的學習習慣,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參考資料”不去閱讀、“文獻檢索”覺得麻煩、小組學習當“聽眾”,因而對于“問題 9、11、12、16”的肯定回答率都不是很高,有些學生在問卷上直言:“我贊同PBL學習法,但我更習慣坐著聽老師講課?!?5)對問題17-20的肯定回答率(在75.8%-88.4%)表明,PBL教學法得到學生認可,應該有選擇性地在更多課程(中的一些內(nèi)容)采用。
21世紀的高等教育要求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zhì)”并重的培養(yǎng),臨床醫(yī)學生——醫(yī)生,今后從事的是與“人”打交道的專業(yè)性強的職業(yè),終身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全面素質(zhì)培養(yǎng)尤為重要。我國大學生,一直都是在父輩祖輩的關懷下生活長大,在一切為了考試的“望子成龍”目標下,極大部分學生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事事由家長安排,除了學習考試,其他基本不會;踏入大學校門,遠離家長的監(jiān)管之后,不能進行自我管理。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造成學生“上課抄筆記、下課看筆記、考試背筆記”的被動學習習慣。因此,為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需要,必須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尤其是學會生存;必須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學習能力,在學習活動中應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主宰學習生活,積極主動探求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學能力,養(yǎng)成自主、自覺、自律的學習習慣。PBL教學法更重視學生主動地、有主見地學習:教師主導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良好結合,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與學生自己因材施學的良好結合。教師既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又是指導者、咨詢者和鼓勵者;學生既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又是學習的管理者和最終受益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他們從內(nèi)心認識到“我需要學習”,而不是如同中小學時期“為了考大學”必須“學習”那樣的厭煩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不斷從“被灌輸”學習轉(zhuǎn)化成“主動”學習,由自發(fā)學習轉(zhuǎn)化成自覺學習,最終具備終身自覺學習的能力,為生存和職業(yè)生涯打下基礎。本研究結果表明,PBL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多門課程中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多種能力訓煉,也得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接受和認可,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教學方法。
[1]陸予云,沈浩賢,傅廣華,等.PBL教學法在高職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6(5):398.
[2]陸予云,李旭文,仲其軍,等.WPBL教學法在醫(yī)學檢驗專業(yè)不同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6):105.
[3]陸予云,冼少龍,琳梅雙等.WPBL教學法應用于《寄生蟲學檢驗》教學的嘗試[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5(1):77.
[4]史俊巖,王 斯,王美蓮,等.PBL在病原生物學理論教學中的開展與體會[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8,3(11):873.
[5]梁慶威,王巖峰,李良滿,等.骨科教學應用PBL模式促進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