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玉蓮
乳腺癌常見的女性群體中的惡性腫瘤。當患者患得乳腺癌時,患者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恐懼、緊張等,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到患者心理狀態(tài),影響手術(shù)配合甚至術(shù)后康復效果。乳腺癌多為擇期手術(shù),等待手術(shù)時間長會導致患者心理應激增加。手術(shù)治療固然重要,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同樣重要。本文觀察親情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乳腺癌手術(shù)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經(jīng)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等證實為乳腺癌。上述患者均同意參與本實驗。同時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患者、無閱讀和理解能力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年齡最小為29歲,最大為77歲,平均年齡為(48.1±7.2)歲;對照組患者40例,年齡最小為28歲,最大為75歲,平均年齡為(47.9±6.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實施手術(shù)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乳腺癌手術(shù)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chǔ)上給予親情護理干預:護理工作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角度出發(fā)來關(guān)心患者,充分理解患者焦慮感受,耐心積極的和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焦慮情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1-2]。在和患者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態(tài)度溫和,避免粗言惡語,要和藹可親,充分尊重患者,縮小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的感情距離,耐心聽取患者訴說和解答患者,讓患者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訴求。讓患者了解焦慮相關(guān)知識,囑咐患者積極配合藥物治療,讓患者充分了解抗焦慮藥物相關(guān)作用以及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保持患者所處病房環(huán)境清潔、安靜、溫馨,讓患者感覺到在家一樣。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溝通,讓患者家屬了解親情在焦慮癥患者康復過程中的促進作用,讓患者家屬參與到親情護理中來,充分患者患者體會到家屬親情的溫馨和幸福感,有利于緩解患者焦慮程度,提高患者戰(zhàn)勝焦慮癥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干預前和干預后進行焦慮狀況評分。兩組患者采用心理學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干預前和干預后進行評分。自設(shè)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分為3級: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比較 觀察組干預前和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62.1±5.4)分、(47.3±4.9)分;對照組干預前和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61.9±6.2)分、(54.3±3.8)分。觀察組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方面評分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27例、較滿意10例、不滿意3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5%。對照組滿意17例、較滿意12例、不滿意11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72.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時間 人際敏感 抑郁 焦慮 偏執(zhí)觀察組 干預前 1.75±0.49 1.87±0.62 1.79±0.55 1.69±0.51(n=40) 干預后 1.50±0.34 1.57±0.51 1.51±0.47 1.42±0.40對照組 干預前 1.74±0.52 1.86±0.55 1.78±0.44 1.68±0.47(n=40) 干預后 1.65±0.41 1.72±0.37 1.68±0.34 1.59±0.30
乳腺癌是婦女常見惡性腫瘤,對于惡性腫瘤來說,患者不同程度的產(chǎn)生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到患者手術(shù)配合,甚至影響到術(shù)后恢復效果[3]。除了臨床實施有效手術(shù)治療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來說也至關(guān)重要。親情護理是在護理工作中,以人性化為理念,為患者提高精神、情感扥各方面服務,目的是在護理服務過程中患者能夠感受到精神放松、心情愉悅,獲得心理滿足感,使患者更好的接受和配合醫(yī)療行為,有利于患者康復[4-8]。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在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方面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親情護理干預能夠改善乳腺癌患者術(shù)前心理狀況,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借鑒[9-11]。
[1] 曾穎,楊衛(wèi)東.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反應及護理[J].西南軍醫(yī),2008,10(5):150-151.
[2] 閻成美,王艷華,黃麗婷.乳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0):19-20.
[3] 王淑燕,姚紅,李銘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4):115-117.
[4] 武好文.乳腺癌改良術(shù)86例圍手術(shù)期常見問題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20(10):102.
[5] 譚愛梅,吳月鳳,王梅.康復訓練應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5,21(11):110.
[6] 張亞花.乳腺癌根治術(shù)后護理31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4(10):25.
[7] 楊賀慶.乳腺癌術(shù)后皮下積液6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20(16):22.
[8] 孫利人,邱久林,孟慶華.乳腺癌患者120例心理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21(10):22.
[9] 黃浩.乳腺癌患者心理特點以及護理對策[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8,7(3):50.
[10] 榮麗嬡.乳腺癌根治術(shù)后患者護理[J].局解手術(shù)學雜志,2006,14(1):10.
[11] 張兵.乳腺癌患者術(shù)后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