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新
口腔修復手術中麻醉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最為常用的兩種麻醉方法是單純局部麻醉法及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法。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河南省鄭州市中心醫(yī)院收治了80例口腔修復患者,臨床給予不同的麻醉方法,現(xiàn)對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18~51歲,平均32.2歲。觀察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19~53歲,平均31.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臨床癥狀等方面對比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給予兩組患者心理疏導,舒緩患者情緒,術前6 h禁水,測量并記錄患者血壓、血飽和度、脈搏及呼吸頻率,檢查氣道通暢性。對照組給予單純地局部麻醉,觀察組給予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觀察組使用 Digital MDM-4200型麻醉機經(jīng)鼻罩行笑氣-氧氣吸入麻醉,麻醉起效之后,行局部浸潤麻醉[1]。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和術后呼吸頻率、血壓、血氧飽和濃度、脈搏和心電圖,將記錄結果與患者術前臨床生理指征進行比較。
1.3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包括視覺模擬疼痛標準及改良牙科焦慮量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壓的變化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壓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血壓(mm Hg)心率(次/min)組別 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對照組 收縮壓74.5±2.8 73.1±2.4 127.2±3.6 122.9±3.2 74.3±4.1 76.4±3.5舒張壓 76.4±3.4 78.4±4.1觀察組 收縮壓 125.3±4.5 121.3±4.4 75.4±4.3 70.5±3.6舒張壓
2.2 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評分 觀察組麻醉時,疼痛評分1至5分,平均為1.6分,術中疼痛評分為1~6分,平均為3分。對照組麻醉時疼痛評分為3~8分,平均為5分,術中疼痛評分為4~8分,平均為6分。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情況比較 對照組9例患者,占22.5%,術后焦慮程度降低;觀察組35例患者,占87.5%,術后焦慮程度降低。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口腔修復主要指對牙齒缺失及缺損之后進行的相關治療工作,口腔修復作為口腔醫(y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修復技術體現(xiàn)了目前口腔臨床醫(yī)學口腔修復的水平及治療效果。麻醉作為口腔修復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與口腔修復水平及最終治療效果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口腔修復麻醉方法有局部麻醉法和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谇痪植柯樽砗喎Q局麻,是利用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藥暫時切斷機體某區(qū)域神經(jīng)末梢及纖維的感覺傳導,使得患者疼痛感消失,一般來說,局麻只是消除患者疼痛感覺,觸覺和溫度感覺等等依然存在,患者依然處于清醒狀態(tài)[1]。笑氣常溫狀態(tài)下是無色帶有甜味的氣體,可以壓縮液化,血氣分布系數(shù)0.47,血液中狀態(tài)穩(wěn)定,不與血液中的物質(zhì)結合,能迅速穿過肺泡-動脈實現(xiàn)平衡,極易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發(fā)揮作用,一般臨床吸入笑氣3~5 min即會出現(xiàn)臨床效應。臨床將吸入笑氣和氧氣同時應用于口腔修復麻醉中,可起到明顯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吸入低于50%濃度的笑氣可促進患者鎮(zhèn)痛、鎮(zhèn)靜,有效地控制患者焦慮和恐懼心理,同時,情緒放松也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痛閾。對口腔修復患者給予吸入笑氣-氧氣麻醉不會影響患者的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機體正常的保護性反射依然存在,臨床給予單純地吸入笑氣-氧氣麻醉鎮(zhèn)痛效果不明顯,常輔以局部麻醉。相關資料[3]報道,吸入笑氣-氧氣合并局部麻醉臨床效果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臨床口腔修復過程中采用吸入笑氣-氧氣合并局部麻醉時要嚴格控制笑氣的濃度,臨床資料表明,50%以下的濃度不會影響患者的血壓、呼吸率、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臨床不良反應如呼吸困難、心動過緩等發(fā)生率極低。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本院對收治的80例口腔修復患者分別給予單純局部麻醉和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臨床麻醉效果顯示,所有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及血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單純局麻對比,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后疼痛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單純局麻對比,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患者術后牙科焦慮評分明顯降低,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笑氣-氧氣吸入麻醉結合局部麻醉能夠明顯降低口腔修復手術的危險性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口腔修復手術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 姚宇偉.不同麻醉方法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研究.臨床醫(yī)學,2011,2(38):382.
[2] 張鐵軍.不同全麻對口腔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2011,4(23):421.
[3] 鮑莉.無痛口腔麻醉儀在拔牙術中的應用觀察.醫(yī)學研究雜志,2012,3(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