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喹諾酮類藥物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通過與細菌DNA促旋酶、拓撲酶發(fā)生交互作用,影響細菌DNA合成而起到殺菌、抑菌作用,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和耐藥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1]。筆者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第四人民醫(yī)院近5年來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其不良反應和合理用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喹諾酮類抗生素處方1573張進行統(tǒng)計分析,喹諾酮類抗生素品種涉及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氟羅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
所有處方中來源于呼吸科274張,占17.42%;消化科582張,占37.00%;婦科385張,占24.47%;泌尿科332張,占21.11%。注射給藥512張,占32.55%;口服給藥1061張,67.45%。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如同一患者治療期間同時發(fā)生多種不良反應,數據統(tǒng)計時僅以癥狀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統(tǒng)計一次。
對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喹諾酮類抗生素處方1573張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發(fā)生不良反應16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37%。其中胃腸道反應78例,占47.85%;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應42例,占25.77%;皮膚及光敏毒性23例,占14.11%;肝腎毒性9例,占5.52%;血液系統(tǒng)毒性11例,占6.7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分布一覽表(n=163)[n(%)]
喹諾酮類抗生素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癥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一般患者可以耐受。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應以頭暈、頭痛、失眠、譫妄、精神萎靡為主,多為可逆性,停藥后可恢復,由于用藥后可誘發(fā)癲癇,合并精神病、癲癇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皮膚及光敏毒性主要表現為皮疹、丘疹。戛納腎毒性以一過性谷丙轉氨酶升高、間質性腎炎為主。血液系統(tǒng)毒性表現為白細胞計數降低、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2]。
在臨床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時應注意合理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用藥前嚴格掌握適應證,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避免使用,如細菌僅對喹諾酮類抗生素敏感,則應權衡利弊后使用。有研究發(fā)現,喹諾酮類藥物對幼年動物軟骨有一定的損害作用,因此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應慎用或禁用。喹諾酮類藥物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引起驚厥、抽搐,因此既往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應慎用。喹諾酮類藥物具有一定的肝腎毒性,因此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高齡患者在正常用藥劑量下可引起血藥濃度升高,因此糖脂代謝紊亂的患者慎用,如必須應用時必須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糖變化[3]。
此外在聯合用藥時需注意,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不宜與Ⅰa類、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三環(huán)抗抑郁藥物等延長QTc間期藥物聯用。喹諾酮類藥物可抑制氨茶堿、咖啡因、華法林等藥物在肝臟的代謝,如必須聯用,則應嚴密監(jiān)測血藥濃度,以防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喹諾酮類藥物與尿堿化劑聯用時,其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形成結晶尿而產生腎毒性。
經靜脈滴注給藥時應控制滴速,不宜過快,靜脈滴注時間不少于1 h。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能在含氯離子的溶劑中使用,因此臨床應用時采用葡萄糖溶液作為溶劑。
本研究結果表明: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較為常見,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注意合理用藥,在取得良好療效的同時注意降低不良反應。
[1] 戴麗.喹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163-164.
[2] 張楠,夏文斌,楊悅.喹諾酮類藥合理應用評估與干預研究.中國藥房,2012,23(2):117-120.
[3] 冉啟文.喹諾酮類抗生素臨床應用態(tài)勢及合理用藥.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