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李 勇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輸血科,甘肅 蘭州 730000)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患者體內(nèi)抗體較多,并且對于抗原的檢測試劑不全,檢測方法多樣,導致檢查率出現(xiàn)差異。單一抗體檢測對于SLE的早期診斷及預后無法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jù)〔1~3〕。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SLE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8例,女72例,年齡20~60歲,平均(42.6±4.7)歲。另外選取同時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照組。叮囑受檢者晨起保持空腹,抽取肘靜脈血(非抗凝血)5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后將標本中的血清吸出,保存在-20℃的環(huán)境中。
1.2 方法 采取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核抗體(ANA),免疫印跡法檢測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金標免疫斑點法檢測抗雙鏈-DNA(ds-DNA)〔4〕。
1.3 判定標準 ANA陽性判定標準為>1∶40。抗ds-DNA抗體陽性判定標準為>1∶5。ENA多肽判定主要采用硝酸纖維膜作為標準板。如果硝酸纖維膜上顯色帶出現(xiàn)與標準板中相應的顯色區(qū),則為陽性〔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行χ2檢驗。
觀察組患者各類型抗體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學檢測結(jié)果比較〔n(%)〕
ANA主要指人體細胞內(nèi)所有抗原成分中自身抗體的總稱。傳統(tǒng)中,ANA的靶抗原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但是人體中除了細胞核含有ANA,整個細胞中也含有ANA,包括細胞核、細胞骨架、細胞質(zhì)、細胞分裂周期等。一般來說,只有SLE、風濕性疾病、干燥綜合征、硬皮病及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患者才會出現(xiàn)較高的ANA陽性率。一般來說,在SLE的血清學檢測中,ANA是一項活動性很高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于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血清學檢測中,ANA會出現(xiàn)假陽性及假陰性,所以在SLE診斷時,應該要考慮ANA作單項測定的特異性和敏感性〔5~7〕。
ENA多肽抗體主要是指在人體細胞中,能夠與細胞核中的鹽水發(fā)生反應,即與ENA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jié)合。ENA多肽抗體的研究是上個世紀80年代關于ANA研究中的一個重大進展,將ANA檢測的特異性及敏感性有效提高。在SLE的血清學檢測中,抗Sm抗體一直被認為是標志性抗體,并且患者血清中該抗體的含量不會隨著患者的病變進展而發(fā)生改變。因此,對于早期缺乏典型標志的SLE,或者回顧性分析診斷疾病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本組的檢測結(jié)果來看,在SLE患者血清中,ENA多肽的檢測特性較高,一般正常人體內(nèi)的ENA多肽抗體均為陰性。但是,觀察檢測結(jié)果中ENA多肽抗體譜中的各個檢測項目,單個檢測的敏感性較低,而聯(lián)合檢測則能將ENA多肽抗體的特異性及敏感性有效提高。另外,本組檢測中,有10例患者的ANA檢測結(jié)果呈陰性。但是,在給予患者ENA多肽檢測時,則呈陽性。導致檢測結(jié)果出現(xiàn)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已經(jīng)治療或者正處于非活動期。因此,血清學檢測時才會導致抗體滴度下降,影響ANA陽性率檢測結(jié)果。也充分說明ENA多肽與ANA之間互補。所以,在血清學檢測結(jié)果中,即使檢測結(jié)果陰性,也不能斷定患者非SLE,還應該叮囑患者定期復查,同時給予抗ds-DNA抗體及抗ENA抗體檢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保證患者能夠接受及時的治療〔8~10〕。
在SLE的血清學檢測中,抗ds-DNA抗體被認為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診斷指標,是SLE中的高度特異性抗體。抗ds-DNA抗體的陽性率雖然略低于ANA及ENA多肽抗體的陽性率,敏感性不高;但是,抗ds-DNA抗體的特異性與ENA多肽抗體的特異性相一致。對于SLE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抗ds-DNA抗體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該抗體對于疾病的監(jiān)視治療、預后、病情監(jiān)測等,均有著積極的意義〔10〕。
綜上所述,在診斷SLE時,一定要將ANA、抗ENA多肽抗體及抗ds-DNA抗體聯(lián)合檢測,從而有效提高確診率,對疾病的及時治療、控制病情,起著重要的作用。
1 陳興國,張小利,劉春燕,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抗dsDNA抗體的表達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1):6-8.
2 鄧學新,曲昌華.818例自身免疫病抗ENA與抗核抗體的對照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4):302-3.
3 陳曼丹,陳興林.抗核抗體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檢測及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3):302-4.
4 武建國,葉天星.抗雙股DNA(ds-DNA)和抗ENA抗體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85;15(1):19-20.
5 劉 敏,馮柏莊,俞純山.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自身抗體檢測方法的應用與評價〔J〕.陜西醫(yī)學檢驗,1997;12(1):33-4.
6 Chloraki-Bobota A,Megalakaki C,Repousis P,et al.Prevalence of autoantibodies(ANA,anti ds-DNA,ENA,IMF)and rheumatic syndromes in patients with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J〕.J BUON,2006;11(4):485-9.
7 鄒自英,李素華,陳 莉.13種自身抗體檢測對SLE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意義〔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7;23(5):443-6.
8 馬 悅,鄧春艷,徐國莉.抗核小體抗體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1):135-6.
9 潘 揚,華 江.抗SmDI抗體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2008;26(1):23.
10 Hoxha A,Ruffatti A,Grypiotis P,et al.Antinuclear,anti-dsDNA and anti-ENA antibodies in patients affec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uring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J〕.Reumatismo,2006;58(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