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數器質性心臟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是因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肺循環(huán)和(或)體循環(huán)淤血、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威脅著患者生命。常規(guī)治療以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抑制劑等藥物為主。近年來,心肌能量代謝異常在慢性心力衰竭發(fā)展中的作用以及通過改善心肌能量代謝這一途徑治療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已經日益受到關注。作為心肌能量代謝治療的代表藥物曲美他嗪,近年來逐漸應用于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實踐中[1]。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與厄貝沙坦片聯(lián)合的方式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評價其對心功能改善的療效及安全性。本院先后對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經心臟彩超,N端腦鈉肽檢查證實,同時采用NYHA分級,心功能Ⅲ~Ⅳ級,排除無法控制的高血壓、低血壓、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活動性肝炎、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風濕病、糖尿病、腫瘤等。患者被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80例,其中治療組男44例,女36例,年齡(58.46±13.45)歲,心功能:Ⅲ級44例,Ⅳ級36例;血壓:(122.55±14.23)/(72.86±9.27)mm Hg;心率:(86.75±12.42)次/min;LVEF:(0.34±0.06);對照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57.65~12.88)歲,心功能:Ⅲ級45例,Ⅳ級35例;血壓:(120.48±13.25)/(71.28±8.87)mm Hg;心率:(85.83±11.62)次/min;LVEF:(0.35±0.06)。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及洋地黃類等藥物,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 次/d;厄貝沙坦,75 mg,1 次/d,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后6個月按NYHA標準評定心功能,監(jiān)測血壓收縮和舒張末徑,計算左室射血分數(LVEF),以評估患者的心功能情況。
1.3 療效標準[2]療效判定:顯效:心功能(NYHA)改善2級或達到心功能Ⅰ級,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無效:心衰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44%,優(yōu)于對照組的70.51%(P<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LVEF均有好轉,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兩組治療前、后LVEF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VEF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VEF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數88 0.35±0.06 0.38±0.02 88 0.34±0.06 0.46±0.12對照數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均能耐受60 mg/d的曲美他嗪和75 mg的厄貝沙坦,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血壓、心率及肝、腎功能無明顯變化。
目前心功能不全的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液體負荷和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兩個方面。傳統(tǒng)的正性肌力藥物、利尿劑、地高辛等血流動力學治療可減輕液體負荷,改善癥狀,但不能提高生存率;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抑制劑及β受體阻滯劑抑制神經體液系統(tǒng)的激活及心臟重塑的改善,不僅可以緩解癥狀,也可改善預后。厄貝沙坦是一種高度選擇性血管緊張素II(AngII)I型受體(AT1R)拮抗劑,能夠有效抑制CHF患者神經內分泌的過度激活,阻斷CHF的發(fā)展過程,逆轉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3]。盡管心功能不全治療手段不斷多樣化,但其預后仍不理想,心功能不全藥物治療仍有很大的優(yōu)化空間。隨著對心功能不全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心肌細胞代謝的改變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能量底物利用障礙是導致慢性心功能不全進行性惡化的重要機制。曲美他嗪能降低(CHF)患者血漿腦鈉肽(BNP)[4]。具有改善心肌細胞缺血,優(yōu)化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增強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浸潤,減少心肌梗死面積[5]。本研究結果顯示:在CHF患者中使用曲美他嗪、厄貝沙坦,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左室射血分數,與傳統(tǒng)的抗心肌缺血和改善心功能藥物聯(lián)用,起到協(xié)同作用,與有關報道一致.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47.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3] 郭維軍,薛錦彤,嚴士榮,等.厄貝沙坦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17(6):562-564.
[4] 郭玲,王愛紅,呂琳,等.鹽酸曲美他嗪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山東醫(yī)藥,2007,47(2):71.
[5] 劉全,程莉,楊洋.冠狀動脈內皮細胞在缺血再灌注損傷時的變化和鹽酸曲美他嗪的保護作用.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6,25(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