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康 周丹
(懷化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系,湖南 懷化418008)
5-硝基水楊醛合成方法的研究進展
艾小康 周丹
(懷化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系,湖南 懷化418008)
本文綜述了5-硝基水楊醛的合成方法,如Duff反應法,金屬離子催化法、硝化法等,綜述了它們的優(yōu)缺點,對Reimer-Tiemman反應法、硝化法存在的不足之處列舉了一些改進辦法,并對今后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5-硝基水楊醛 Duff反應 Sommelet反應 金屬離子催化法 Reimer-Tiemman反應
隨著5-硝基水楊醛及其衍生物的催化、殺菌、抗腫瘤等生物活性被發(fā)現(xiàn)以來,對其的研究和報道越來越多。但某些希夫堿具有水溶性差、產率低的缺點,而溶解度研究表明,在水楊醛的5位上引入硝基可有效地增大其溶解性,可提高藥效[1]。此外,水楊醛在3,5位存在吸電子取代基時有利于底物與催化劑配位,提高產率[2,3]。目前,合成5—硝基水楊醛的方法大致分為兩大類:甲酰化合成法和硝化合成法。
Duff反應,又稱“六亞甲基四胺甲酰化反應”,是酚類化合物與六亞甲基四胺(烏洛托品)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 然后經無機酸處理在羥基的鄰位引入一個甲?;姆椒?。YujiSuzuki 等人[5]對Duff 反應進行了改進, 通過改變酸性介質, 與對硝基酚和六亞甲基四胺在一定溫度和時間下反應, 高收率地得到5-硝基水楊醛。基本操作過程為對硝基苯酚、六亞甲基四胺和75%的多聚磷酸,攪拌并加熱一定時間,加冷水攪拌冷卻,抽濾,干燥得粗品。加入稀堿溶解,結晶,抽濾,得5-硝基水楊醛的鈉鹽,重結晶,稀鹽酸酸化,去沉淀,水洗,干燥即得成品。反應式如下:
此方法具有反應時間長的特點,但反應簡便、快速,且產品純度較高,因而應用廣泛, 是有機合成反應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
3-硝基-6-羥基氯甲基苯在六亞甲基四胺作用下發(fā)生Sommelet反應,制備了5-硝基水楊醛的方法,產率達57%。反應式如下:
此方法的特點是以醋酸為溶劑進行水解時, 加熱時間控制在1 h 收率最佳, 加熱時間不足或太長都會降低收率。該合成方法副反應相對比較復雜,不是理想的合成路線。
金屬離子催化甲酰法是以對硝基苯酚為原料,甲醛做甲?;噭瑧肕gC12為催化劑,三乙胺為縛酸劑,使對硝基苯酚與甲醛進行定向鄰位甲?;姆椒āS么朔椒ㄖ苽?-硝基水楊醛,產率為12% 。反應式如下:1.4 Reimer-Tiemman反應法[9]
Reimer-Tiemman法是合成水楊醛的一種經典方法。該方法合成5-硝基水楊醛的基本過程是以對硝基苯酚和氯仿為原料, 在NaOH的水溶液中,氯仿首先轉化為二氯卡賓, 與對硝基苯酚鈉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芐叉二氯, 然后迅速水解為醛, 再用鹽酸酸化得到5-硝基水楊醛。實際上, 該方法是合成水楊醛的一條較早的工藝路線, 用于合成5-硝基水楊醛時收率僅為3%。反應過程如下:
Reimer-Tiemma.合成法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原料易得,但是產率較低、焦油生成量多,需氯仿過量,未反應的原料不易回收。為提高產率,可對Reimer-Tiemman合成法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改進[10]。
(1)使用對Reimer-Tiemman反應有催化效果的相轉移催化劑。如季按鹽、叔胺、表面活性劑等,可以加速反應,減少副反應產物。
(2)改變反應的溶劑,以醇或芳烴替代水為溶劑,可提高羥基苯甲醛的收率,減少焦油的產生。
(3)聯(lián)合相轉移催化和微波技術使Reimer-Tiemman反應易于在室溫下進行,可縮短反應時間,提高收率。
硝化法是最直接、經典的合成5-硝基水楊醛的方法,傳統(tǒng)的硝化合成法存在廢酸和異構體,分離提純困難,且易污染環(huán)境,不適應綠色化學劑和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張維慶等人[11]研究表明用混酸(濃硫酸+濃硝酸)代替發(fā)煙硝酸合成5-硝基水楊醛,反應的程度得以提高,且混酸的蒸汽壓很低,不易發(fā)煙,安全性高,硝化能力較發(fā)煙硝酸強。當濃硝酸與濃硫酸物質的量比為1:2.5時,在合適的溫度和時間下反應,5-硝基水楊醛的收率可達56.5%?;静僮鬟^程為水楊醛和冰醋酸作為原料,以混酸作為硝化體系,攪拌,升溫,冰水浴,得硝化產物(3-硝基水楊醛和5-硝基水楊醛的混合物),抽濾,干燥,分離純化,可得5-硝基水楊醛。反應式如下:
此方法仍存在產率低、選擇性差的問題,而且產生大量廢酸液,導致環(huán)境污染。因而有待尋找高效、綠色的水楊醛硝化方法。吳錦明等人[12]研究表明將腐蝕性小、酸性更強的雜多酸H6PMo9V3O40負載于硅膠,制成硅膠負載型H6PMo9V3O40催化劑,用于催化苯酚硝化反應。該方法的最佳條件為: m( 水楊醛) ∶m( 質量分數(shù)65%硝酸) ∶m( 負載量20%H6PMo9V3O40/SiO2) = 2.44∶ 3. 00∶ 3. 00,以石油醚為溶劑,45 ℃反應2. 5 h,水楊醛的轉化率約為100%,5-硝基水楊醛的選擇性大于96%。該方法不但能夠顯著提高轉化率和選擇性,而且催化劑、溶劑均能回收重復使用,不產生三廢,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目前合成5-硝基水楊醛的方法中,硝化法具有快速直接的特點,然而硝化過程中生成異構體,給后期分離帶來困難,用甲?;ㄖ苽?-硝基水楊醛可以有效避免異構體的生成,減少了產物后處理的麻煩,但存在甲?;a率不高的缺點。由此可見,提高硝化法的硝化效率及選擇性、增強甲?;磻男适墙窈笱芯克紤]的重要因素。此外,為適應綠色化學試劑和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于環(huán)境有益的合成方法,如本文中論述的利用硅膠負載型H6PMo9V3O40催化劑催化硝化反應,改進Vilsmeier法等,都將是探索和研究方向。
[1](Mrs)Sudha Goyal. Fungicidal studies of manganese( II ), iron(III),cobalt( II) and copper( II)complexes of schiff bases derived from some sulpha drugs[J]. J Indian Chem Soc, 1989,66(7):477-479.
[2]孫偉,夏春谷等.手性Salen-Co(II)配合物不對稱催化苯乙酮硼氫化反應研究[J].化學學報,2001, 59(6):976-978.
[3]彭云貴,馮小明等.手性Salen-Co(II)配合物催化2-苯基環(huán)己酮的不對稱反應研究[J].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1, 2: 223-227.
[4]張維慶,鄒亮華,周詩彪等.改進Duff 反應合成5-硝基水楊醛[J].化工時刊,2006,12(20):37-39
[5]Yuj i Suzuki, Hiroshi Takahashi. Chem Pharm. Bull. 1983, 31( 5) : 1751-1753
[6]王伯英,烏錫康.有機人名反應集[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4, 428-431
[7]唐有根,成本誠,胡天覺.應用Sommelet反應制備水楊醛[[J].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1995, 26(4): 527-53.
[8]Niini U.Hofslokken,Lars.Convenient for the ortho-formylation of phenols[J]. Acta Chem. Scan, 1999, 53: 258-262.
[9]Ju-Hua Xu, Yu- Liang Li, Dao Zhu. Syntheisi of a new spiropyra beased on [ 60]fullerene unit [ J]. Synthet ic Communicat ions,2002, 31( 11) :1647~ 1652.
[10]A M Fahmy, S A Mahgoub. Photoformylation of phenols[J].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984. 23B:474-475.
[11]張維慶,王景炳, 周詩彪等.5-硝基水楊醛硝化法的改進[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8):31-32.
[12]吳錦明,湯艷峰,沈愛寶. 硅膠負載H6PMo9V3O40催化合成5-硝基水楊醛[J].應用化學,2012,5(29):545-550.
Reviews on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5-Nitrosalicylaladhyde
Ai Xiaokang ZhouDan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ihua University , Huaihua , Hunan 418008)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5-nitrosalicylaladhyde, such as Duff reaction, Sommelet reaction,metal ion catalysis reaction, Reimer-Tiemman reaction, nitrifying,et cetera are review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are summarized. The improving measures of the insufficiencies in nitration and Reimer-Tiemman reaction is listed,and future research is prospected.
5-Nitrosalicylaladhyde; Duff reaction; Sommelet reaction; Metal ion catalysis reaction; Reimer-Tiemman reaction
TQ245.6
A
T1672-8114(2013)06-005-03
艾小康( 1973- ),男,湖南邵陽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有機功能材料及功能配合物的研究